皖南旱船的表演现场
宣城新闻网讯 2月12日,元宵节。晚上6点30分,市区北门老街人头攒动,热闹非凡。随着一阵铿锵有力的锣鼓声响起,民俗展演正式开始。汉服队伍的古风雅韵与马灯、旱船的民俗气息完美融合,点亮了老街的夜空,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驻足观看,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充满传统韵味的元宵节表演。
游行结束后,皖南旱船的表演者们或手持竹竿,或站在“旱船”里翩翩起舞。船身装饰着五彩斑斓的彩带,在灯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绚丽。表演者们通过模拟水上划船的动作和优美的唱腔,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充满传统气息的艺术盛宴。他们时而弯腰划桨,时而旋转跳跃,动作流畅而富有韵律感。表演者们的唱腔还加入了现代元素,使得整个表演更加生动活泼。
旱船舞负责人、孙埠镇文化站站长崔尔春告诉记者,旱船舞在2020年被列入宣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年来,表演队一直努力训练,希望能够将旱船舞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传承下去,让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
北门老街的另一侧,皖南跑马灯表演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表演者们穿着精美的戏服,伴随着锣鼓声快速跑动,形成各种队形变化,场面壮观而富有活力。跑马灯在皖南地区已有数百年历史,是本地春节期间不可或缺的民俗活动。
“每年春节期间,我们都会组织跑马灯表演,既是为了庆祝节日,也是为了传承文化。”跑马灯负责人、宣州区五星乡文化站站长郑宝在表演结束后说道。跑马灯作为宣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在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下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郑宝还特别提到,现在的表演队伍中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为这项传统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市民张亮特意带着家人一起来观看表演。他表示,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不仅让大人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孩子们了解了家乡的历史。“我小时候就看过旱船舞和跑马灯,现在带着孩子来看,感觉特别亲切。”张亮的女儿在一旁兴奋地补充道:“我最喜欢跑马灯,他们的服饰和动作都很漂亮!”来自外地的游客刘欣则表示,这是她第一次在现场看到旱船舞和跑马灯表演,“这些节目非常有地方特色,让我对宣城的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
元宵夜的宣城,在民俗文化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温暖而充满生机。这场文化盛宴不仅为节日增添了浓厚的氛围,也为我市的文化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