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周莹:以爱育人 用心引航

来源: 宣城新闻网
编辑: 王正
更新时间: 2025-06-04 08:35:53

郎溪县第四小学的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周莹老师,从乡村小学走来,以赤诚初心耕耘少先队工作十二年,用爱点亮无数孩子的梦想,用行动诠释新时代少先队辅导员的责任与使命。

扎根乡村讲台

以赤子之心守护童年

2013年,周莹从师范院校毕业,主动申请到郎溪县凌笪中心小学任教。面对农村教育基础薄弱、孩子心理相对敏感等现实问题,她把“关注每一个孩子”作为自己的教育初心。刚工作不久,一次队前教育课上,周莹发现一个孩子总是躲在角落,低着头,拒绝参与绘画活动。通过家访得知,孩子因外貌问题常遭同学嘲笑,性格极度自卑。

周莹没有选择“通报”或“批评”,而是蹲下身子,用一个点、一道线,引导孩子重新握起画笔;她在课余时间单独陪他画画,给他布置一些“小任务”,慢慢地,孩子在她的鼓励下敢于表达自己,重拾信心,终于戴上了那条梦寐以求的红领巾。后来,这名学生在初中阶段还成为班级文艺委员,表现优异。

她常说:“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只是花期不同,我们要做的,是为他们找到适合生长的土壤。”六年的乡村教学生涯,周莹用心守护了无数“迟开的花朵”。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什么叫“把孩子的成长放在心头”,也为自己积累了丰富的一线辅导经验。

守正创新赋能

用红色精神点燃童心

2019年,周莹调入郎溪县第四小学,担任校级少先队大队辅导员。面对700余名少先队员、百余名新队员的日常教育管理,她迅速进入角色,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2020年疫情突发,正常的少先队组织生活受到影响,周莹第一时间组织召开线上队干部会议,布置“红领巾‘战疫’行动”,组织学生录制防疫知识宣传视频,写信给抗疫英雄,开展“云升旗”“线上主题队会”等活动,将疫情期间的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队日生活。

为推进红色教育制度化、体系化,她设计了“红领巾奖章”成长手册,将每个年级的德育目标、争章内容与少先队基本任务融合,打通“入队—争章—成长”的实践路径。她还与教师团队共同开发“茶宝少年学四史”主题课程,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本土资源、茶文化特色结合起来,让红色教育“润物无声”。

“少先队教育不能只靠喊口号,要让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在体验中成长。”在“十岁遇百年 童心悟初心”成长仪式上,她精心设计队员宣誓、献词、亲子互动等环节,整个活动庄重而温馨。一位家长在活动结束后给她发来信息:“孩子今天回家说想早点长大,像爷爷那样去当兵保卫国家,谢谢您让他感受到成长的意义。”

在周莹的带领下,学校被评为“安徽省优秀少先队集体”。她本人也多次受邀与其他少先队辅导员分享心得,成为少先队区域培训的“种子讲师”。

紧扣“双减”脉搏

开拓素养成长新天地

随着“双减”政策落地,如何让孩子“减负不减质、提质不提难”成为德育工作新课题。周莹迅速响应政策要求,将少先队活动与综合素养提升有机融合,探索“队课+社团+项目式学习”三位一体的活动路径。她创设“和美纸艺社”“超模学院”“小茶艺师”等多个特色中队社团,把红色教育、美育劳动教育有机融入课堂。

纸艺社开课第一天,一个性格内向、常年戴着口罩的男孩悄悄坐在角落。因为这孩子从不主动开口,周莹特意安排孩子担任社团工具管理员,并多次赞扬他的纸艺细节做得特别好。几个月后,孩子主动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脸上第一次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老师,我想参加学校艺术节演出!”他开心地说。周莹在日记里写道:“或许这就是我存在的意义。”

她还以学校“茶宝小菜园”劳动项目为基础,开展“劳动小标兵评选”“家庭劳动记录册”等活动,让劳动教育从“做一做”变为“做中学”。学校开展的“生活小能手”劳动教育活动被评为“宣城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品牌”。她指导中队开展“啄木鸟行动”“家风家训我来讲”等社会实践活动,组织队员参与“社区小主人”服务岗位,既提升了学生综合能力,也提升了学校育人合力。

执教育之笔 绘就少年

成长与个人奋进双画卷

她是教育沃土上执着的耕耘者,更是少年成长路上温暖的引路人。周莹作为小学教师与少先队辅导员,2023年凭借《教育星火的守望者》主题宣讲,在安徽省“中国梦·劳动美·安徽篇章——凝心铸魂跟党走 团结奋斗新征程”宣讲比赛中摘得二等奖,用赤诚讲述教育初心;同年11月,她以妇女代表身份站上安徽省妇女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的舞台,展现新时代女性教育工作者的担当。2024年,她荣获郎溪县“十佳教育工作者”、宣城市“师德师风先进个人”称号,还带领优秀少先队员参与宣城市少代会,并当选中国少年先锋队宣城市第三届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今年,她指导中队在安徽省第八届校园读书创作活动“红色黑板报”中勇夺一等奖,以美育与红色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少先队员点亮信仰之光。

郎溪县第四小学的校园里,红领巾迎风飘扬,童声朗朗。周莹仍在默默耕耘,用温暖和光亮,守护着每一个孩子的梦想。(全媒体记者 余庆)


主办:宣城市新闻传媒中心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宣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皖公网安备34180002000206

新闻热线:0563-2619030 投稿/举报邮箱:xcrb2831872@163.com 广告联系:0563-2619030 网上侵权假冒信息举报电话:0563-2619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