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县宣纸:穿越千年的“纸中国宝”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时间:2020-01-24

铺开红纸,研磨挥毫,书写春联,是传统中国临近春节颇具东方文化特色的一大景观。而书写春联的笔墨纸砚,与人一样,有着它的前世和今生,有着它的肉体和灵魂。它们组合而成的交响,为中国人提供了超乎物质层面的精神享受。

春节将至,《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推出特别策划,为您讲述笔墨纸砚的前世今生——一张宣纸

一方薄薄的纸,却以它的“千年之寿”,承托起中国漫长历史中数不清的书籍、绘画、工艺品……让这些珍宝在今天依旧清晰可见,永续相传。

它便是宣纸。

“薄如蝉翼千年寿,漫掩高天万朵云。”如今,越过历史长河,古老的宣纸依旧安静地传承着。它精妙的制作工艺和独特的书写特性,早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张名片,而凝结其上的工匠精神、文化气息,也在不断求进中保持着鲜亮。

穿越千年,惊艳时光

54岁的捞纸工周东红永远也忘不了2008年8月8日的晚上,当他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电视直播里,看到那幅浓缩了五千年文明的中国画卷,从以宣纸制作过程为背景的序幕中徐徐展开时的心情。

碓房、捞纸、晒纸……让世人惊叹的宣纸制作工艺以唯美静谧、大气磅礴的画面亮相世界,让周东红激动又骄傲。因为这一切,早已融入了他35年来每一天的工作生活。这也是他的家乡,宣纸原产地安徽宣城市泾县,千百年来献给世界的一份惊艳之礼。

微信图片_20200120113141

捞纸车间里,周东红在进行捞纸。新华社记者汪海月摄

宣纸是中国传统手工纸的杰出代表,文房四宝之一。它“始于唐代,产于泾县”,因唐代泾县隶属宣州管辖,故因地得名“宣纸”,迄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与其他纸张相比,宣纸“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在品质上质地精细、纹理清晰、绵韧而坚、百折不损,在使用中光而不滑、吸水润墨,宜书宜画、不腐不蠹,凭借着“纸寿千年”的特性,更被称为“纸中之王”。

“故宫博物院和不少国外的博物馆都存有宣纸作品,流传至今的大量古籍珍本、名家书画,也大都用宣纸保存。没有宣纸,中国千百年来大量文书典籍、佛道经文、书画珍品等都难以传存至今。”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宣纸研究所所长黄少松说。

从《历代名画记》《旧唐书》《新唐书》等文献中对宣纸的记载来看,从唐代起,宣纸就已盛名天下,成为高档纸的代表,其品质远远超越同时期的窗纸、钱纸、楮纸、构皮纸、蚕茧纸、侧理纸、染黄纸、剡纸、玉版笺等,跻身“贡品”之列。

清嘉庆年间编纂的《宁国府志》也有载,唐时“纸在宣(城)、宁(国)、泾(县)、太(平)皆能制造,故名宣纸”,而“泾人所制尤工”,佐证了宣纸如何名甲天下,并提示了其产地泾县造纸重镇的地位。

潜心研究宣纸历史和传承数十年的黄少松告诉记者,宣纸之所以能名扬天下,不仅与其独特的功能密不可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宣纸的营销,而在这方面古代商帮功不可没。

据考证,清初中期有不少宣纸厂都在北京开设了纸号。嘉庆十一年(1806),北京泾县会馆《捐修义园文》中有载,参与义捐的宣纸纸号就有六吉号、永聚号、义合号等12家。

“从留存至今的史料分析,在宣纸文化功能得到开发后,更加刺激了产业的发展。为寻求更大的市场,可能在清代初中期,泾县就开始出现以家族、同业为纽带,逐步在外地销售宣纸的‘宣纸商帮’。”黄少松说,“如果没有历代泾县商人对宣纸的营销,宣纸的影响可能没有这么大。”

于是,在商帮的马车上,在漕运的船只上,在一间间纸号的柜台上,宣纸就这样走遍了大江南北。而从来自五湖四海的“用户反馈”中,聪明的商帮领袖们又将宣纸的品类一再拓展、升级,逐渐形成了宣纸文化,一些品类的宣纸本身就成为世所罕见的文化珍宝,其制作工艺工具如竹帘,与融合其中的绘画、雕刻等,同样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据明代吴景旭所著《历代诗话》记载:“宣纸至薄能坚,至厚能腻,笺色古光,文藻精细,有贡笺,有棉料……有白笺,有洒金笺,有洒金五色粉笺,有金花五色笺,有五色大帘纸,有磁青纸……”这说明,当时的宣纸品种已经非常丰富,既有高档的贡纸,也有普通的棉料,还有特殊品种“夹宣”和“加工纸”。

2006年,宣纸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宣纸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宣纸产品开发能力也继续增强,品种增加到200多个,先后研发生产了“千禧宣”“三丈三”等超大规格宣纸和一批特种纪念宣。同时,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领域也迅速拓宽,泾县早在2002年就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微信图片_20200120113133

晒纸工毛胜利正在晒纸。新华社记者马姝瑞摄

“天”“人”合一

解开“千年不腐”的秘密

宣纸的起源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东汉造纸“鼻祖”蔡伦去世后,其弟子孔丹见师傅的画像因天长日久逐渐变色,且遭虫蛀,十分痛心,决心造出一种能抗老化、防虫蛀、不走形、洁白如玉的上等佳纸,重新为师尊蔡伦画像以示缅怀。

在经过无数次努力未获成功后,孔丹来到了皖南泾县山区,偶见一株倒伏在山溪流水中的青檀树枝,经年流水冲洗、浸泡,树皮已发白。他灵机一动,决定用此原料来制纸。自此后,他定居在此,终于造出洁白如玉的“宣纸”。

“从这个传说就可以看出,早在古代,聪明的造纸匠人就已经发现了宣纸的品质与自然环境、特殊原材料之间的关系。”黄少松说。

嘉庆十一年(1806),由经学家洪亮吉编纂的《泾县志》上写道:“游马山,在百花尖山北……相连有桃花洞,上悬绝壁,下临清泉,甘坑、密坑二水出焉,达乌溪。甘坑所造纸为泾县之最,盖取甘水所制,莹洁而耐久,远近传之。”从中同样可以看出,古人已充分认识到了宣纸与泾县山水、土壤、气候的关系。

宣纸的核心产区,泾县小岭村,丘陵地貌,车行蜿蜒,进入青山深处,常常水汽氤氲,一片迷雾。如今,根据正式划定的宣纸“原产地保护地”标准,只有“利用产自安徽泾县及周边地区的沙田稻草和青檀皮,在泾县范围内,用泾县特有的山泉水以及传统工艺精制而成”的纸,才能称之为“宣纸”。

非物质文化遗产宣纸制作技艺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曹光华出生于宣纸世家,在他看来,正是泾县特有的青檀树皮、沙田稻草,造就了宣纸无与伦比的“长寿”。

如果说“天时、地利”给了宣纸诞生的土壤,那么传承至今的工匠技艺、工匠精神,就是成就宣纸最不可或缺的“人和”要素。

走进挂着“保密重点单位”牌子的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泾县宣纸厂内,可以看到工人们至今仍沿用着明清繁盛时期生产宣纸的全部108道纯手工工序,著名的“红星”牌宣纸就在这里诞生。

推开“碓房”的房门,师傅们正通过舂碓分别敲打着青檀树皮、沙田稻草,其中的纤维经过这样“千锤百炼”被打碎,再按比例和好,通过布袋的细缝把杂质、灰尘过滤掉,最后布袋里剩下的洁白的纸浆才能进入后续步骤,即配浆、捞纸、晒纸等……

微信图片_20200120113130

在安徽泾县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名工人在进行碓皮工序,以大木锤对皮草反复舂捣打压。新华社记者韩晓雨摄

自1985年开始学习捞纸,周东红就扎根在纸浆池边,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每天数百甚至上千遍这样的动作:抬起竹帘、入池轻划;伴随着浆水经过竹帘时细密的哗响,游离在水中的纸浆被他手中的竹帘抄捞而出,结成一张有形薄纸,附着在竹帘之上;将竹帘轻轻揭开,一张宣纸的雏形便铺陈开来。

“每一个品种的宣纸都有不同的尺寸、薄厚要求,光是纸浆的配方就有100多种,而要完成最传统的捞纸,需要两名工人配合,一位抬帘,一位掌帘,至少三五年才能培养出一名成熟的捞纸工。”周东红一边操作一边说。

按照规范,纸浆池每加一次浆,能捞出约100张常规宣纸,每张长138厘米、宽69厘米,重量为每张30克;每刀纸(100张)的总重量误差仅为±2克,且抖出任何一张,都要产生“骨肉匀停”的极致手感。

微信图片_20200120113127

宣纸加工厂捞纸车间。新华社记者马姝瑞摄

在捞出这100张宣纸的约50分钟时间里,捞纸工面前的纸浆浓度在不断地变化。越往后捞,纸帘在浆池中“过水”停留的时间就要更长一些。这其中微妙的变化,全凭捞纸工经年累月的经验,无法言说,一双手却自有“记忆”。

纸寿千年

在困境中求取“新生”

漫长的岁月里,传统宣纸的生产曾一度停滞。新中国成立以后,宣纸生产恢复,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加速发展,宣纸生产企业也成为全国文房四宝行业中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企业。

1989年,周东红有了第一个徒弟,30多年间,他陆续带出了20多个徒弟。现在,宣纸厂已有100多名捞纸工,其中高级技师7名,学历最高的已经是大学本科,全厂的产能也从1986年的年产300吨,扩大到如今的年产600吨。

自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宣纸的传承和发扬愈加受到中央和地方各级的重视,和周东红一样的传承人不仅获得了津贴,还被鼓励招收专门学生并亲自授课,以培养宣纸技艺传人,让宣纸制作技艺代代相传。

“坦白说,捞纸不是一个光鲜亮丽的职业,辛苦劳累,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不大。从前像我一样的工人主要是为了谋生,才抱着学手艺的心态选择了这一行。但现在,希望有更多有文化的年轻人是因为热爱而入行。”周东红说。

其实,在一些环节,宣纸的工艺已有了必要的改进,如纸浆的初步搅拌、晒纸环节贴纸墙的加热等,这些过去劳动强度大、工艺制作周期长的简单初级工序已被机器替代,以缩短制作周期,减少低端的劳力需求。

“如制浆部分,大约1950年以前的青檀树皮制浆要经过人工反复三次晾晒,前后需要一年时间,才能得到白色的檀皮,再用快一年时间才能变成纸浆。后来改为常压蒸煮,把青檀树皮放在锅里用烧碱进行蒸煮,24小时就可以变成纸浆。”曹光华补充道。

他还告诉记者,在多年的发展中,宣纸的工艺、品类、用途等,也都有新的拓展。

“原先宣纸生产出来后做什么,要先看成品是什么样子,是人去适应纸,这是因为成品宣纸的特性中不可控的因素很多。但现在能把纸的晕墨性控制起来,如纤维处理,想长一点就长一点,想短一点就短一点,这样画山水、画焦墨、泼墨、花鸟等不同用途的宣纸,都可以在造纸过程中就控制、分类好。”曹光华说。

随着电商的发展,很多宣纸文创产品更是成了网红、爆款,得益于宣纸火爆的线上销售,泾县丁家桥镇李园村还成为安徽省第一个淘宝村。

90后小伙子丁利强在李园村有着一家年销售额达千万的宣纸制作加工厂。从他接手父亲的宣纸厂开始,就用“互联网思维”把宣纸带到了线上,同时做起了文创加工。

“从纸扇到纸灯,从裱好的对联、日历、定制纸,到描红、临摹、抄经、创意画的小册子,宣纸的应用越来越广,也越来越受欢迎。”丁利强说。今年的“双十一”,他的网店销售额达到了38万元,远超平时的日均1.8万元。

微信图片_20200120113123

泾县一处宣纸加工厂内使用宣纸制作的折扇正在晾晒。新华社记者马姝瑞

然而,与其他传统手工业一样,宣纸行业也面临着企业招工难、原材料收购难、技艺传承难等发展难题。特别是随着沙田稻草等重要原材料的产量下降,老一代匠人们年纪渐长,逐渐退出生产一线等,给宣纸的保护和传承带来了更多的挑战。

在原材料获得上,只有产于泾县的青檀树皮和稻草才能制出宣纸。但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檀皮和优质稻草越来越少,收购价也不断上涨,宣纸的品质和产量都受到了影响,不少假冒伪劣宣纸趁机“面世”。

到了加工环节,青檀树皮和沙田稻草又需要经过蒸煮、踏洗、石灰浸渍等几十道工序,才能制成“皮胚”进行摊晒,这项工作更是劳动强度巨大、耗时耗力,在摊晒的10个月时间里,经历风吹、日晒、雨淋、雷电的反复作用,才能有自然漂白的效果。

与此同时,年轻工匠们的缺失也让传承人和从业者们忧心。

“手工艺的操作全凭工人经验,每道工序都要三五年才能培养出一个娴熟的工人,且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苦,导致宣纸行业招工难度越来越大,一线工人老龄化,四五十岁还在干主力。”丁利强说。

“宣纸的可持续发展至少需要有三个条件,一是传承好传统,无论是材料还是工艺,不能打折扣;二是在传承中要不断创新,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三是要有产业政策、社会环境的配合支持,比如补贴沙田稻草等重要原料的生产,保护老匠人的待遇等。总之,‘断代’不能有、市场不能乱。”曹光华分析说。

在这些热爱了宣纸一辈子的“老匠人”们看来,即使是在今天,宣纸也“不宜规模化量产”,只有坚守传统技艺,留住那些深具匠心的生产者,“不走捷径”地专心造纸,才能保证宣纸在“千年不腐”中走向“新生”。

编辑:【许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