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狮灯“舞”进校园 非遗技艺“活起来”

来源:宣城日报时间:2023-10-27

火狮灯非遗传承人景礼祥。

火狮灯表演吸引游客和村民驻足观看。

火狮灯舞起来。

景礼祥正一丝不苟地指导孩子们练习火狮灯。

“舞狮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节奏,脑子里记住下一步怎么做,双手动作时脚法也不能乱……”日前,在广德市四合乡中心小学练习室,73岁的非遗传承人景礼祥正一丝不苟地指导孩子们练习火狮灯。

火狮灯发源于四合乡宏霞村,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是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灯尾、龙灯身、长马耳、狮子头”——火狮灯有着明显区别于其他地方舞狮文化的独特魅力,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但随着时代更迭,也曾一度陷入沉寂。

“现在愿意学火狮灯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我们最担心的就是这项技艺后继无人。”作为火狮灯非遗文化传承人,景礼祥对于火狮灯的传承问题曾一度忧心忡忡。好在近年来,随着各级部门对于非遗文化的重视,火狮灯表演逐渐在各类舞台上频频亮相、大放异彩,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今年4月份,在广德市教体局和市文化馆的推动下,四合乡中心小学正式成立了“少年火狮队”,16名小学生的加入为火狮灯的传承注入了蓬勃生机,让传统非遗文化在校园里“活”了起来。

“火狮灯是我们四合的文化瑰宝,保护和传承这项非遗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从娃娃抓起,才能真正实现火狮灯文化薪火相传。”四合中心小学校长张东万告诉记者,目前,火狮灯非遗项目已经融入了校园文化,接下来,学校还将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将非遗特色做成学校品牌。

每周五下午,四合乡中心小学练习室内都会格外热闹,“少年火狮队”的孩子们在景礼祥的指导下兴致勃勃地学习火狮灯技艺,这些孩子从“零基础”起步,现在已经学得有模有样了。

五年级的李铭赫是“少年火狮队”的成员之一,通过近半年的学习,他进步飞快,已经跟随队伍几次登台表演,对学习“火狮灯”有着极大兴趣。“我很小的时候就跟着长辈一起看火狮灯表演了,慢慢地就产生了兴趣。现在自己亲身学习,就更能体会到火狮灯的文化魅力。”李铭赫说。

“学习火狮灯既费体力,又十分考验耐力和反应能力。这些孩子们能坚持到现在,真是不容易。”景礼祥表示,真正想要掌握火狮灯的表演艺术,还需要年复一年的学习。但是看着孩子们主动学习、不怕吃苦的劲头,景礼祥对于火狮灯的传承仍然充满了希望。

“将非遗项目引进校园,成立专业队伍,让传承人亲自授课,是我们探索非遗传承的有益实践。”广德市文化馆馆长彭晓磊表示,下一步,该市文化馆将组织编曲写词,让“少年火狮队”表演更加融入时代生活、散发绚丽光彩。

编辑:【鲁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