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答卷在“变与不变”中写就

来源:宣城日报时间:2024-01-10

开展巡回检察工作。

异地工作交流会。

全面推进数字检察。

开展法治宣传活动。

演讲比赛。

全力守护群众美好生活。

用心呵护未成年人成长。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注定不凡。

我市检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加快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更好服务新时代”为题挥笔疾书,在“变与不变”中写就不凡答卷——

全市检察机关检察侦查、知识产权保护、刑事诉讼监督、检察宣传等多项工作在全省性会议上作经验介绍,1个办案团队获评全国打击骗取留抵退税违法犯罪工作成绩突出集体,2件案件分别被最高检评为典型案例和优秀检察类案,2件文书被最高检评为优秀检察法律文书,1名干警荣获全国检察机关业务能手称号,2名干警分别当选全省检察业务专家和十佳公诉人,1名干警被确定为全省先进典型,52个集体和个人获得省级以上表彰。

变的是监督质效 不变的是履职尽责

一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始终保持奋勇争先的劲头,聚焦“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能动履职推动各项工作呈现新气象、取得新成效、实现新发展。

履职尽责的担当是一以贯之的,但能动司法的理念和方法绝非一成不变。全市检察机关持续推进自我更新,一直在以更新理念深耕法律监督的道路上探索、前行,“宣城检察”的名牌不断被擦亮。2023年,1个基层院建设经验、1个基层院工作品牌受到省检察院通报表扬。

党建引领,是坚定不变的方向;党建业务融合,是持续创新的实践。一年来,全市检察机关高站位部署、高起点推进、高标准落实,党建工作结出“硕果”。市检察院荣获市直机关第二批“建设模范机关先进单位”,1件案例入选全省第二批检察机关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十佳典型案例,1部作品和1篇论文分别获省级奖项。

一年耕耘,成绩斐然,很多“更深”“更强”“更靠前”的工作为2023年留下有力注解。

一年来,全市检察机关坚持和拓展“在监督中办案,在办案中监督”,强化对刑事立案、侦查活动监督。监督立案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率和纠正漏捕、漏诉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率以及刑事抗诉采纳率均为100%。2023年,宣城刑事诉讼监督质量位于全省前列,工作经验在全省检察工作会议上作专题介绍。

一封来自宣城监狱内检察官信箱里的申诉信,让宣城、阜阳及湖北汉川三地司法机关跨省协作联动。从两页申诉信到三本监督卷宗,市检察院持续跟进精准监督,检察官多次赴宣城监狱对服刑人员徐某某问询,最终为其找回了34天自由。

一年来,全市检察机关强化刑事执行活动监督,深入推进监狱、看守所派驻检察向“派驻+巡回”模式转变,监督纠正“减假暂”不当21人,监督纠正财产刑执行184件。从2023年5月起,市检察院成立由全市检察机关刑事检察业务骨干组成的巡回检察组,在辖区深入开展针对社区矫正、财产刑执行、看守所及驻所工作的巡回检察系列专项行动,提升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质效。

一年来,全市检察机关受理民事监督案件674件,同比上升24.6%,办案规模持续扩大。秉持精准监督理念,组织开展民事检察监督质效攻坚年行动,民事抗诉案件均得到法院改判支持,民事再审检察建议采纳率大幅上升。

在最高检组织的“走近一线检察官”强制隔离戒毒行政检察监督微博直播活动结束后,反响热烈,全国部分地市检察院来电询问我市工作经验。2023年4月,市检察院督促市公安局落实强制隔离戒毒制度监督案社会治理检察建议获评最高检2022年度优秀行政检察法律文书。一年来,全市两级检察机关把监督办案作为行政检察的重点,受理行政监督案件291件,同比上升46.2%。持续擦亮强制隔离戒毒检察监督“宣城名片”,常态化开展入所重点监督。

一年来,公益诉讼保护工作亮点频现:办理首例认购碳汇替代修复案,“双碳”司法保护实践基地挂牌成立;旌德县检察院“碳汇+检察”工作被国家级、省级媒体聚焦推介;在首个全国生态日,全市首例破坏生态环境异地补植落地宛陵林场。2023年,全市两级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共立案559件,同比上升11.6%。敢于以诉的形式推动类案治理,提起诉讼的112件案件全部获得法院支持。扎实办好芜申运河航道安全公益诉讼系列案件,助力航行安全、岸线治理。积极稳妥拓展公益诉讼领域,紧扣个人信息安全、英烈权益维护,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31件,督促协同相关职能部门修缮、保护革命遗址、纪念设施等104处。

一年来,全市两级检察机关发挥一体化办案优势,建立检察侦查人才库,统筹调配全市侦查业务骨干力量。强化内外部协作,畅通线索移送渠道。聚焦涉黑涉恶犯罪“保护伞”等重点领域线索,坚持深挖细查、系统攻坚,办案规模、案件质量连续两年保持在全省前列,多次在全省性会议上做经验介绍。

变的是发展态势 不变的是大局意识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检察工作的中心任务是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一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都坚持将各项工作置于党和国家事业大局中思考、谋划、推动。

把握力度精度,啃下“硬骨头”、铁腕保平安——

2023年7月,市检察院张某凌特大虚开骗税专案办案团队被中国人民银行等国家十部委评为全国打击治理洗钱违法犯罪工作成绩突出集体。此前,该办案团队还被授予安徽省经济犯罪检察业务条线2022年度优秀办案团队。该案涉案金额70余亿元,虚开税额6亿余元,是全市检察机关办理的最重大、疑难、复杂的经济犯罪案件。经过办案团队近两年艰辛刻苦的工作,一审、二审法院对检察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全部予以认定,取得了良好的政治、社会、法律效果。

这是在反洗钱、刑事诉讼监督、行政检察、公益诉讼等多项亮点工作获得荣誉和上级检察院肯定后,市检察院精进业务又添的一笔新彩。

追寻良法善治,下好“一盘棋”、春风护和谐——

矫正对象马某某是浙江安吉人,根据相关规定,其在社区矫正期间未经批准不得离开安吉。但马某某早年在宁国承包了茶厂,每年3月后会雇佣200余名茶农对承包的几百亩茶园进行采摘,需要经常跨地区往返。2023年2月底,宁国、安吉两地检察院和司法局就其异地矫正衔接工作召开跨区域协作座谈会,并赴其承包的茶厂进行了走访调查。经过各方共同努力,马某某最终顺利进行了异地社区矫正,不仅保障了茶厂的正常经营,也稳定了200余名茶农的就业。

全力助企纾困,检察区域协作,该起异地社区矫正案件中闪现的亮点,是全市检察机关争先赶“潮”、与时俱进留下的印记。

全市检察机关跟进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深化区域司法协作,与G60科创走廊沿线九城检察机关会签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打造“1+7+N”战略合作体系。加大《苏浙皖“三省六地”社区矫正工作跨区域协作机制协议》落实力度,宁国市、广德市检察院依法为辖区内从事跨区域生产经营的矫正对象进行社区矫正执行地变更,为企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旌德县检察院会同县林长办与南京市溧水区检察院联合会签《“司法碳汇异地认购”生态检察机制》,促进旌德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动能。溧阳、郎溪、广德两省三地检察机关建立跨区域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协作配合机制,统一司法标准,凝聚保护合力。主动服务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以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起诉流域内非法采砂等破坏环境资源犯罪43人。郎溪县检察院与上海市虹口区检察院建立企业合规跨区域协作机制,推动两地企业合规协作迈上新台阶。

找准区位,手握“金刚钻”、能动促发展——

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市委、市政府提出“追赶江浙、争先江淮”的口号,擂响现代化美好宣城建设的催征战鼓。紧跟发展新需求、紧跟检察新热点,宣城检察沿着最高检廓清的方向,融入全市“追赶江浙、争先江淮”的热潮,抢抓一体化发展的新机遇,在服务大局的坚守中创造新的精彩。

全市检察机关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破题,谋实谋细服务营商环境新举措,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2023年,市检察院出台《关于落实市委市政府持续深化“一改两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若干举措的实施意见》,着力聚焦市场主体、涉企服务等重点环节,从涉民企法治诉求渠道、涉民营经济刑事立案监督、涉民营经济案件追赃挽损、涉民企社区矫正对象行使经营权、涉民企刑事诉讼“挂案”清理、涉民企民事行政案件监督、涉案企业合规改革等方面部署落实,不断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改进提升。全面推开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助力企业“轻装上阵”。全力保护科技创新,以全市首批4个“商业秘密保护示范点”为先手,建立“企业主导、多方联动、行刑衔接”的商业秘密保护机制,强化知识产权检察一体化综合履职,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97人。

当前,检察机关正处在信息化到数字化的全面转型阶段,“数字检察”大有可为。宣城检察积极贯彻落实最高检、省检察院数字检察工作相关会议精神和工作部署,以“数字革命”驱动新时代法律监督提质增效,全力奔赴新“赛道”。

全市检察机关数字检察办公室成立,确立“业务主导、技术支撑、示范引领、创新突破”的工作思路,以数字检察监督模型竞赛、大数据法律监督专项行动为牵引,持续推进数字检察系统和机制建设。全市两级检察院建成运行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5个,其中宁国市检察院《非法改装货车虚假检测类案监督模型》获全省首届检察机关大数据监督模型竞赛一等奖。探索“数字赋能监督,监督促进治理”新模式,广德市检察院主动对接市场监督管理局、司法局,调取相关数据比对分析,梳理23条法定代表人违规执业线索;宁国市检察院通过大数据研判,办理督促治理社会抚养费征收检察监督系列案件。

变的是服务标准 不变的是为民情怀

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2023年,全市检察机关坚守为民司法的初心,回应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新要求,不断进行新探索,坚持以“一”流标准办好为民实事。

一抓到底守护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深入贯彻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持续推进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起诉危害食品药品犯罪23人,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34件。深入推进医疗美容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依法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药品、医疗器械行为。联合市邮政管理局推进落实“七号检察建议”,开展平安寄递专项行动,守护寄递安全。

一以贯之护航民生民利。2023年,市检察院持续开展“检察蓝”助力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专项行动,探索推进“支持起诉+调解和解+执行监督+司法救助”办案模式,办理支持起诉案件438件,同比上升70.4%。泾县检察院与县人社局建立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检察监督与劳动保障监察协作机制,绩溪县检察院深挖欠薪线索,成功追索劳动报酬130余万元。市检察院通过实施司法救助助推乡村振兴、救助困难妇女“皖风送暖”、残疾人司法救助等专项活动,进一步加大对特殊困难人群的司法救助力度,各项指标位居全省检察机关前列。

一往无前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蓝朋友树洞信箱”是我市检察机关开展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创新举措,2023年,这项工作开展得更加广泛深入,全市共设置树洞信箱218个。定期录制答疑视频,集中回应未成年人法治诉求,目前已录制10期,工作成效先后被法治日报、安徽政法等媒体平台推介。针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在校未成年人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向相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未成年人保护机制更加完善。

服务群众,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在常态化中做深做精,这是全市检察机关在为民办实事中的坚持和突破。2023年,市检察院重点实施了5个检察为民办实事项目,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检察环节难点堵点问题。

对公平正义的坚守是不变的,但社会发展对法治化环境的要求更高了;为民司法的初心是不变的,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更高了。

全市检察机关将继续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新要求新期待,以更严的要求、更新的理念、更深的情怀、更优的服务,依法能动履职,持续升温服务,推进各项检察工作创新发展,为人民幸福生活护航、为经济社会发展助力。

编辑:【鲁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