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为家长也减减负

来源:东方网时间:2021-08-12

近年来,有关为中小学生和教师“减负”的呼声不断。近日,北京市教育部门声称,为中小学教师减负将酝酿实施“弹性上下班制”;中办、国办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也提出学校可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制”。在这一片“减负”声中,笔者以为,最该要“减负”的是学生家长。

诚然,而今的中小学生负担确实过重,从上幼儿园开始,肩包就鼓鼓的,上了幼儿园还要上各类培训班。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小小的年纪“负担”就越来越重,放学后或在节假期,不仅要上各类兴趣培训班,而且还要上各类学科补习班。像这样疲于上学、补习、培训等,一直要到高考过后,在这期间,绝大多数孩子很少有自己的童年空间,都被补习、培训所“绑架”。教师、尤其是中学阶段的教师,为了能有更多的学生考入名校也很努力,他们与学生吃住在一起,放弃了一个又一个休息日。因此,为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让他们快快乐乐成长;为了让教师保持旺盛的工作精力,安心做好本职工作;为他们“减负”,很有必要。

然而,在中小学生和教师的这些沉重负担中,比他们要付出更多的是学生家长。

首先是经济负担越来越重。现在,孩子上幼儿园每年至少1万多元,有的达到2万多元,三年幼儿园下来,起码需四、五万元,还不包括上各类培训班的开销。到了义务教育阶段,虽说学校不收钱,但上各类补习班要花费,一节课最少得四、五十元,多则一百多元,甚至更多,其中还不包括购买学习资料的经费。至于上高中三年,经济投入就更大。据了解,学生有的上一节补习课就需两、三百元。有的家长为了供孩子上学、补习,把辛辛苦苦打工挣来的钱全部投入了,甚至还不够。

再则是精力上的负担越来越重。现在,孩子上学接送、陪读已司空见惯。就陪读而言,牵制了家长的大部分精力。许多老师把学生家庭作业在微信里发给家长,孩子放学回家后,家长要陪孩子做作业,批改作业。加上送孩子上补习班,往往要陪读到深夜。由于绝大多数孩子的爷爷奶奶对教育、监管孩子学习已无能为力,许多家长为了孩子的学习,只好放弃外出务工,“一心一意”的在家陪读。

由上可知,家长负担比教师、学生的负担更重。教师的负担表现在教学、教研上的,大凡有责任心的教师都是这样;学生的负担只不过是学业上的,少了自由活动空间而已;而家长的负担,则承受着经济和精力上的双重压力。由此可见,要为学生家长减减负。要为学生家长“减负”,窃以为,需做好一下工作。

学校、教师要切实担当起教书育人的责任。学校是学生学知长识的主阵地,让学生在校能完成好学业,德、智体全面发展,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承载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重任。为此,学校要加强管理,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积极向上的教育教学氛围,让教师全身心投入教书育人工作。要做到,在学生作业上,不带回家,在校完成;在教学效果上,不让学生一知半解,在校解答。对少数教师“课上不讲课下讲”,甚至办有偿补习班,或诱导学生上补习班的,要坚决予以处罚。学校、教师要把学生上补习班当成是失职,一种耻辱。同时,加强对住校生的管理,使学生集中精力学习。如果学校、教师都尽心尽责了,家长就不会再把孩子送到补习班去了,也不要没日没夜的陪读了,这无疑将是对他们在精力和经济上的“减负”。

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现如今,校外培训机构越办越多,遍布大街小巷。这些校外培训机构,绝大多数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什么“提升班”、“一对一”等,学生每节课少则七、八十元,多达百把两百元,至于对学生培训效果如何,很少有人问津。要真正做到家长不花冤枉钱,学生在补习班能达到成绩提升的目的,需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一要把好办学关。对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师资格等要严格把关,对不符合办学条件的坚决不予审批。二要考核培训效果。有关部门要对校外培训机构的培训效果实行抽查考核,对只收培训费而不顾培训成绩的培训机构要予以取缔。三要把好培训生的准入关。恕我直言,有的学生通过补习学科成绩有提高,而有的学生由于缺乏学习兴趣,再补习也无济于事,校外培训机构对报名补习的学生要综合考核,不能只认钱,不认人,让学生家长拿钱打水漂。另外,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收费要进行审核把关,不能由他们狮子大开口。


编辑:【朱青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