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后要让素质教育提上来

来源:东方网时间:2021-09-07

从孩子上初中起,我便有意识地逐渐减少他校外培训班的数量,直至完全不上。这并不是因为孩子有多出色,也不是因为我们有超凡的眼光,最直接的原因是,我觉得那样提前学、超量学,没有意义。虽然可能会换来出色的成绩,但是,无法培养孩子的主观能动性。我更希望孩子能带着主动探索的兴趣去学习,而不是被动填鸭式地学习。(9月6日《光明日报》)

这是一位家长对素质教育的“亲历者说”。关于素质教育一直在提倡,一直在用实践证明是育人必修课。素质教育与学科学习不应对立,学科学习成绩的取得,也有学习能力培养问题。这种学习能力更加注重提升思辨能力,更加注重品质修养的形成。因此,“双减”后要让素质教育提上来。

提升素质教育,要注重方法引导。最近从《新华每日电讯》上看到一篇报道,华东师范大学附属进华中学的8位新晋初三学生,利用暑假走进了一个社区,对旧城改造进行社会调查。8位初中生不仅尝试了调研的过程,而且通过调研,看到了“旧改,并不容易”,更重要的是明白了“旧改”解决的不光是居住问题,背后更深层的是“为了人的尊严”,这恐怕是课堂上课本中得不到的收获。有了这样的认知,将来再接触社会看问题,就会眼界更宽,对问题的认知会更深。

“双减”既要减负担更要增能力。“欲事立,须是心立”。“双减”政策之下,既要做好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减法”,也要做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加法”,让教育回归“立德树人”的初心,赢得国家的未来。组织中学生开展旧改社会调查,就是强素质、增能力的务实之举。这项特殊的社会调查用行动回应了“双减”政策下开展社会实践的必要性,其意义远远超过社会调查课题本身。

社会实践是更生动的素质教育。中学生调研的旧改课题难得的是,他们深入到社会这个大课堂之后,认识了“旧改”,看到了城市的善意,内心不仅撞击出了火花,更对“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城市”等以往似懂非懂的概念,增添了真挚的感悟。显然,这个旧改调查是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使这些平时专注学习十四五岁的初中生,在调查中接受了宝贵的思想政治教育,相信也会使他们的思想境界有个极大的提升。

实践表明:“双减”不仅给孩子减负,更是在给中国的明天做加法。在减负过程中加强社会实践锻炼,更有助于使学生发挥兴趣和特长,引导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真正体会到学习的愉快、童年的幸福,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编辑:【朱青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