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隔离”,高质量配套服务须跟上

来源:东方网·东方快评时间:2022-12-09

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指出要优化调整隔离方式。感染者要科学分类收治,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离,其间加强健康监测,隔离第6、7天连续2次核酸检测Ct值≥35解除隔离,病情加重的及时转定点医院治疗。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密切接触者采取5天居家隔离,也可自愿选择集中隔离,第5天核酸检测阴性后解除隔离。(12月7日央视网)

国务院此次调整隔离政策,优化调整隔离方式,可以说是契合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的一次颇为人性化和科学化的调整。相比集中隔离,有序实施居家隔离,可以节约大量防疫成本,让医务人员将有限资源投入到相对紧缺的重症治疗方面,缓解公共隔离床位紧张的难题。另外,此次《通知》还明确,轻症及无症状感染者可以选择居家隔离,也可以自愿选择集中隔离。这就意味着,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隔离方式。显然这些都属于更为人性化的防疫举措。

不过,话分两头说,实施居家隔离的初衷虽好,相关配套服务措施也须紧紧跟上。首要的一点,涉及到用工单位和职工权益方面,都需把话说在前面,要出台相关具体要求,明确居家隔离既是一种义务,也是一种权利,用工单位不得在劳动保障方面给职工“穿小鞋”。

同时,可以居家隔离,也意味着社区的担子更重了。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及时协调充实基层力量,适时校准防疫措施,在隔离人员日常生活保障、基层防疫工作人员队伍上下一番功夫,如此才能让抗疫充满温度,凝聚相向而行的力量。

此外,一个不得不重视的问题,要对居家隔离人员多一些未雨绸缪的后续保障。一旦居家隔离人员病情加重,要有快速便捷的通道进行转诊。社区医院等基层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有必要迅速制定配套服务方案,提供相应的服务。另外,并非所有确诊及密接人员都适用于居家隔离,如果有居民需要进行隔离,也要提前考虑到这一点,为这类人群提供足够的集中隔离床位,供其选择。与此同时,如果一个小区采取居家隔离的人较多,还要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加大对一些老年群体和基础疾病患者的交叉感染风险。

居家隔离好比防疫链条的一个点,唯有每一个居家隔离的群众都能自觉坚守、安守本分、严守规矩,才能让“居家隔离”真正落到实处。毕竟,我们需清醒地认识到,现在出台的防疫政策是在“优化”不是“弱化”,也不是完全放开,更非“躺平”。奥密克戎致病力毒力虽明显减弱,但仍有较强的传播性。所以,政策不断优化之后,更需要我们每个人切实做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充分认识到面对疫情新形势,防疫责任仍然不能丢。事实上,相对于“集中隔离”,“居家隔离”关键在于监测对象的自觉性和约束性,更多要靠自身对防疫大局的认识程度和价值观念。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防疫走到今天,我们从疫情初始的紧张不安,到现在的从容应对,离不开每个人对防疫大局的理解和支持。现在面对即将回到春暖花开的美好生活,我们有理由为此欣喜,但也要更为严格地遵守最新防疫要求,而在推出居家隔离等防控优化方案的同时,相关部门也应用更加细致可行的配套措施,为新的防控方案保驾护航。如此才能让疫情防控能够稳步迈向胜利终点,让生活尽快烟火如常,从而为经济社会注入蓬勃生机。

编辑:【鲁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