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每日一习话】树立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
来源:央广网 作者: 发表时间:07-12 08:44

习近平:面向未来,我们要敬畏自然、珍爱地球,树立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尊崇、顺应、保护自然生态,加强气候变化、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领域交流合作,共享经验、共迎挑战,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碧海、绿水青山。

这段话出自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演讲。它生动形象地向国际社会发出了推动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理念和方案。

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归根到底是要解决好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这是一个需要国家、社会、企业、个人各方共同努力、共同推动、共同实践、共享未来的过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场合强调,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今年,在给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的回信中,总书记提出殷切期望,“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中环产业园考察调研时,总书记再次强调要“推动传统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绿色能源。”

近年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各地积极践行生态优先理念,坚持绿色高质量发展。譬如,贵州采取“强化资金保障、创新支持方式、健全财政政策”等三大举措,推进全省国家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山西按下能源产业转型“快进键”,大力发展光伏、风电、氢能等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江苏着力整治沿江生态,累计关停化工企业3876家,腾退长江生产岸线81公里,长江干流江苏段水质已连续五年保持在Ⅱ类。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随着生态文明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人们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不断增强,“回收利用”“节能减排”等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越来越成为社会风尚。通过“光盘行动”,全社会节约粮食、尊重劳动的观念加深,文明餐桌蔚然成风;在每年“地球一小时”活动期间,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关上不必要的照明和耗电产品,为地球减负共同行动。自推行垃圾分类以来,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有297个地级以上城市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居民小区平均覆盖率达到82.5%,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实现较大提升。出行方面,人们对新能源汽车消费意愿持续升温,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四分之一以上。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新征程上,我们要动员全社会力量,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严守底线思维,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与国际社会一道,努力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共同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世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期解读:关灵子 央广网评论员


【责任编辑:鲁建东】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