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虞爱华:弘扬好淮河文化的当代价值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01-02 15:1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淮河北邻黄河、南接长江,自古便是风云际会处、人才辈出地、文化大熔炉。淮河文化因创造中华文化大融合、大发展的高峰而光彩夺目,也因谱写战天斗地的治淮史诗而催人奋进。今天,我们开展淮河文化的研究,必须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淮河文化的当代价值发掘和提炼好、宣传和运用好,让淮河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活力、发挥独特作用。

1.民为邦本的民本文化

民本文化是淮河文化的重要组成和精髓所在。从皋陶“安民则惠,黎民怀之”,到管仲“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再到老子“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都强调民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决定一个政权的前途和命运。《淮南子》进一步提出“民者,国之本也”的民本思想,并从“安民”“利民”“富民”三个层面展开系统论述。出身于淮河流域的政治家曹操、朱元璋把民本文化运用到国家治理之中,主张爱惜民力、使民以时、节用裕民。可以说,淮河流域孕育的民本文化穿越时空,闪耀着人文光辉,对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建设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弘扬民为邦本的民本文化,就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形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强大合力。特别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围绕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问题做决策,杜绝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把全面小康体现在人民生活的改善上。

2.不屈不挠的奋斗文化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淮河流域曾经是富足的鱼米之乡,但是也长期为灾害所困。其“两头高,中间低”的独特地形,暴雨集中、历时长、强度大的气候特点,使淮河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难治理的河流之一,一度被老百姓称为“坏河”,凤阳花鼓里“十年倒有九年荒”的唱词,即是淮河灾害的真实写照。新中国成立后,党带领淮河两岸人民展开了不屈不挠、如火如荼的治淮斗争,推动了从“约束洪水”“控制洪水”到“管理洪水”“人水和谐”的转变,实现淮河安澜、人民安居乐业。在战胜灾难、治理淮河的过程中,锻造出淮河人民面对激流而奋发有为、历经磨难而自强不息的精气神。

弘扬不屈不挠的奋斗文化,就是要深刻认识困难与成绩总是相伴相随的,困难越大,战胜困难以后取得的成绩就越大,意义也越大,影响也越大。面对风险挑战,我们要坚定自信、坚守底线,坚决驯服“灰犀牛”,全面防范“黑天鹅”,用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在愈进愈难、愈进愈险中愈挫愈奋、愈战愈勇,闯出发展新路,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3.兼收并蓄的开放文化

淮河流域既是中国地理的南北分界线,又是开放包容的文化大熔炉。早在先秦时期,淮河流域就创造了中华文明史上学术纵横、群星璀璨的高峰,黄河中下游、中原地区和长江中下游的各类文化于此交流交锋交融,汝颍奇士、谯沛俊彦、邹鲁儒士、临涣文章、涡淮道家各展其长,管、老、孔、墨、庄、孟的思想光照千古,构筑了中华的“文化中原”,推动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盛景。历史充分证明: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让开放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弘扬兼收并蓄的开放文化,就是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继续保持海纳百川的胸襟,善于学习借鉴、博采众长,持续推进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以此引领创新、倒逼改革、催生动能、促进合作,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4.敢为人先的改革文化

被誉为“华夏第一相”的管仲,先于商鞅300多年启动行政、经济、军事等系统变革,使得齐国综合实力迅猛提升,一跃成为春秋强国。管仲变法极大地推动了思想解放,其“治国常富,而乱国必贫”“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等理念对后世影响深远,使得敢于改革、勇于创新成为淮河文化的重要特质。“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淮南子》阐述的改革理念,正是淮河人民改革精神的一贯体现。特别是41年前,淮河之滨的凤阳小岗村,以“大包干”的创举冲破思想桎梏,唤醒沉睡已久的大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开创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先河。

弘扬敢为人先的改革文化,就是要勇于突破传统的主观偏见和利益固化的藩篱,敢于“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敢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争当击楫中流的改革先锋。前进道路从来不是一片坦途,我们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越是面对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大考验,越是要敢于战风险、涉险滩、动奶酪、打硬仗,不移担当之志、不惧刀刃之痛、不停改革之步、不舍尺寸之功、不容虚晃之人,坚定不移将改革进行到底。

5.公平正义的法治文化

淮河流域的思想家、政治家很早就主张为政以德、治世以法、礼法相依、德主刑辅,积淀了丰富的法治思想。历史上,皋陶首开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先河,强调“惟刑之恤”“临下以简,御众以宽”,倡导严以用权、公平公正、刑罪相当,为实施德政提供有力保障。在淮河文化的有关著述中,法治思想屡见不鲜,为今天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有益借鉴。

弘扬公平正义的法治文化,就是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及时总结、提炼、推广基层创造出的行之有效的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治理手段,并将成熟的经验和做法上升为制度、转化为法律,进一步推动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坚持以法律为准绳、以道德为基石,强化他律和自律结合、道德教化和法治手段兼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让道德和法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国家治理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6.顾全大局的奉献文化

从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开始,泱泱淮水一直生动讲述着淮河儿女“顾大局、保大家”的奉献精神。以安徽为例,新中国成立以来,“千里淮河第一闸”王家坝一闸千钧,多次分洪保障淮河中下游安全,锻造了感人肺腑、令人景仰的王家坝精神。为拦蓄大别山区洪水,兴修佛子岭、梅山、磨子潭、响洪甸、龙河口五大水库,以此为主水源,建成灌溉1000万亩的特大型淠史杭灌区,几十万群众抛家舍业、迁徙他乡,为淮河治理作出了巨大牺牲。

弘扬顾全大局的奉献文化,就是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此作为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敢于担当作为、勇于奉献牺牲,不搞“急就章”“一刀切”,做到服从服务于发展大局不错位、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不缺位,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树立全面、整体的观念,坚持在全局中定位、在大局下行动,克服单打一思想,防止畸轻畸重、顾此失彼,切实拧成一股绳、下好一盘棋,形成同心扎实苦干、合力攻坚克难的生动局面,为中原经济的发展,为淮河生态经济带的建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不懈奋斗。

(作者:虞爱华,系中共安徽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本文系作者在首届淮河文化论坛上的讲话摘要)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虞爱华

【责任编辑:柳生】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