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担当作为再出发】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来源:安徽日报 作者: 发表时间:04-25 00:00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天培

下好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这盘棋

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开局之年,即将在芜湖市召开的2019年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是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的首届峰会。安徽承担轮值工作,使命光荣,责任尤其重大。

“面对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国内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新形势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安徽具备特色优势条件,可以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大局,为新的历史使命作出更大贡献。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天培认为,在安徽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多方面不懈的努力,安徽原始创新活跃、源头供给强劲,通过长三角科技创新联手,可以为抢占全球创新制高点贡献安徽智慧。生态资源良好、环境保护有力,可以通过长三角生态环境联防联治,为践行“两山”理论作出积极探索。产业特色鲜明、要素联系紧密,通过长三角产业合作发展,可以为共建世界级产业集群提供有力支撑。人口众多、城镇化潜力巨大,通过长三角区域联建,可以为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增添强劲动力。区位交通便利、市场腹地广阔,通过长三角基础设施互联,可以为长三角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发挥枢纽作用。

长期以来,“东向发展”、融入长三角一直是我省一个重要的区域发展战略导向。张天培告诉记者,近年来,安徽省致力于推进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在一市三省中率先成立高规格的省推动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扎实推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制定印发安徽省责任分工,携手沪苏浙加快落实交通、能源、信息、信用、创新、环保等重点领域合作,一体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贯彻落实中央立足全国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给我省发展带来重大历史机遇。 “安徽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对接上海、携手苏浙,立足省情、扬皖所长,引领带动全省高质量发展。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中的主攻方向是:坚持创新引领优势互补,共建国际创新高地;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打造践行‘两山’理论新样板;坚持分工协作集群发展,联手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坚持对标提升主动融入,共建世界级城市群;坚持精准对接服务创新,积极参与上海科创板建设;坚持平台升级机制创新,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坚持基础设施互联共建,提升战略枢纽地位;坚持普惠共享高端嫁接,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张天培表示,安徽将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为依托,促进创新协同发展,推动创新要素集聚、创新成果迸发。以国家生态补偿机制示范区建设为牵引,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质量效率,探索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新路径。积极推动价值链分工协作,努力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集群。以合肥滨湖科学城(合肥滨湖新区)建设为引领,推进区域板块联动发展,携手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抢抓上海证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机遇,积极谋划,主动对接,带动和促进金融创新,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借梯登高,挺进开放最前沿。推动长三角基础设施和市场体系协同共建,为优化经济布局、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供支撑。创新采取品牌输出、合作共建等方式,引入优质公共服务资源,推动公共服务互认共享。体现安徽效率,办好安徽事情,贡献安徽力量,共同下好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这盘大棋”。

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阮青

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标志着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按下“快进键”,迎来崭新发展阶段。

“原来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三省一市在国家支持下开展的区域合作,主要是自下而上地推动。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后,要更多地体现国家意志和战略意图,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地推进。在国家战略中,三省一市将通过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使长三角成为全国发展强劲活跃的增长极,更好引领长江经济带发展,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阮青表示。

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的开局之年。 “长三角要代表国家参与全球合作与竞争,我们要有更宽的全球视野,在推进‘三年行动计划’320项细化任务的基础上,主动对标国际一流水平,认真研究长三角还要策划推动哪些体现国家战略、抢占全球竞争战略制高点的重大事项。 ”阮青表示,我们要有更大的格局,主动站在国家改革开放空间布局和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角度谋划长三角的发展,国家将在协调机制、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我们还要有更广阔的胸襟,站在长三角一盘棋的角度整体谋划,对国家发展有需要的、三省一市有共识的、老百姓关切的、具体操作能落地的事项,坚决去做。

2018年1月,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挂牌。一个常设机构,17名工作人员,三省一市协同;一个行动计划,144项具体工作,稳步有序推进。在三省一市创新机制成立这个专职机构以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步伐坚定有力。

“总书记要求我们,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海要进一步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苏浙皖要各扬所长,凝心聚力抓好国家战略的贯彻落实,提升长三角地区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为解决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贡献长三角的智慧和力量。 ”阮青表示,上海该怎样为长三角提供公共服务,设在上海的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或许是一个缩影。今年以来,长三角办在继续推进近期工作要点各项目标任务落 地落实 的同时,抓紧启 动2019年度工作计划编制、重大标志性事项策划和主要领导座谈会签约项目筹备等工作。开放、创新、包容已成为上海最鲜明的品格,也是上海为长三角一体化做好服务的应有态度。

共同编制实施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新一代通信技术、电网、交通等领域的一批重大建设项目……从产业发展到监管协同,从民生工程到生态保护,长三角地区同频共跑。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最终还要落到老百姓的获得感上。 ”阮青说,目前得益于长三角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出现了一批在主要城市之间通勤的上班族;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养老服务政策联动也正有序推进;上海、杭州、宁波、南京、合肥等城市将逐步完成扫码互联互通,实现一码异地通行。城际铁路建设、民航发展、成立技术交易市场联盟、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5G先试先用、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等一系列具体措施,将深化完善长三角共享资源网络,形成长三角经济发展新动能。总之,我们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担当、更好的服务、更实的措施,切实推动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城乡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孔令刚

协同推动形成城市群发展新格局

“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阶段特征分析,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要实现‘四高’:一是在资源禀赋差异和技术进步基础上的产业协同发展,实现经济发展的高质量;二是中心—外围等级结构向多中心—网络化结构的战略升级,实现空间结构的高优化;三是要素流动畅通,市场网络完善,实现市场机制的高效率;四是区域合作由事务性合作向制度性合作的转化,实现区域合作政策的高集成。 ”安徽省社科院城乡经济所所长、研究员孔令刚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群地区已成为当前和今后经济发展格局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核心地区。 “城镇化是我国最大的潜在内需和发展动能,以大都市为领头羊的城市群已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是支撑经济增长、促进经济转型的主要空间载体,是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平台。长三角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安徽整体融入长三角,扩展了长三角地理空间和发展空间,增强了长三角发展后劲。 ”孔令刚认为,作为长三角西翼腹地,随着安徽新型城镇化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一圈一带三区”布局不断优化,合肥作为长三角城市群西翼腹地中心城市及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战略地位不断提升,全省巨大人口基数消费潜力不断释放,将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2016年4月24日至2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安徽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三日不见当刮目相看”,对安徽未来发展提出“一大目标、五大任务”的要求,希望安徽“敢于做一些领跑的事情”,从现有层次的梯队中往上走,加强改革创新,努力闯出新路。

“安徽是位于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建设重要节点上的大省,是长三角西翼重要腹地区域。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赋予安徽更加重要的使命,也为安徽展现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孔令刚认为,新时代安徽要进一步找准在长三角区域的战略定位与功能作用,以主角身份、主体心态,主动作为,建设国际一流、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科学前沿研究的长三角知识创新中心,建设长三角科技成果产业化试验区和产业创新合作示范区,为形成研发链、产业链分工协作的“区域创新长三角模式”作出安徽贡献,与沪苏浙共同努力,协同推动形成功能分工合理、区域定位清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群发展新格局。

·声音·

我是安徽潜山人,1992年到上海创办杰事杰新材料,填补了我国工程塑料领域多项空白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经过多年耕耘,杰事杰新材料如今已成为我国新材料领域和上海市自主创新代表性企业之一。 2006年我回安徽投资,目前在皖投资的项目已经覆盖到6个地市。之所以选择回安徽投资,一方面是为了回报乡梓,另一方面是因为安徽近年来快速崛起,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安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众多,原始创新活跃,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是一方投资热土。不过在营商环境优化上,还有较大提升空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个重大利好,希望安徽能主动作为抢抓机遇,奏响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强音。

——上海安徽经济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上海杰事杰新材料集团董事长杨桂生

作为科技服务企业,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除了安徽本地业务,我们与上海证尔智能科技、苏州岸洁科技和浙江中汰科技等公司均有业务往来,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会带来不少政策红利,促使一些重大项目加快落地,一批优质企业加快涌现。长三角地区交通愈发便捷,这大大降低了我们与沪苏浙等地客户进行业务洽谈时的交通成本。为抢抓一体化发展机遇,科技服务业的业务领域将进一步拓宽,适时推出一些专门服务长三角企业的创新业务。我们也会利用这样的机会,将我们知识产权服务、技术服务等推向新高度。

——合肥新尔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孔佑文

我省在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不仅需要大力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创新协同发展、产业深度融合等,更重要的是要加快投资和营商环境一体化,共同构建要素自由流通的区域统一市场。一方面,我省要积极借鉴上海、江苏和浙江在改善营商环境方面好的经验做法,切实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另一方面,要加强与沪苏浙合作,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加快建立同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提升对外开放层次,携手打造全国乃至全球投资和营商环境最优的区域之一。

——安徽省经济研究院投资与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王斌

我常年在六安与苏州之间跑运输,原来必须绕道南京,沿途要经过三四个收费站,自从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开通后,马鞍山就有了过江通道,也连通了江南、江北沿江高速,成为合肥通往苏浙沪地区的最佳通道。从桥上走可直接上常合高速,中间就1个收费站,至少节省1个小时,过路费也比原来少了。随着越来越多省际道路互联互通,我们跨省出行越来越方便。

——六安市大货车司机李红雨

(记者 郑莉 范克龙整理)

【责任编辑:徐健】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