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三角 共筑强劲活跃增长极】协同创新 构筑"创新共同体"
来源:安徽日报 作者:桂运安 发表时间:05-22 08:54

2017年9月29日,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正式开通。科研人员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量子通信“京沪干线”总控中心工作。 (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在创新驱动发展征程中,协同创新是攻克“卡脖子”技术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省秉承开放创新的理念,在基础性、战略性上下功夫,聚八方要素推进协同创新,搭建创新平台、汇聚创新资源,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制度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并与沪苏浙规划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G60科创走廊、产业合作示范基地,为探索区域创新协作“长三角模式”作出了安徽贡献。

争做创新“赋能者”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

“今年以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小宇宙’爆发了,重磅成果一项又一项地推出。 ”《中国日报》记者朱立新感叹道。 “重磅成果的井喷,是多年积累的结果,也是协同创新的力量。 ”中科大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杨保国坦言。

今年前4个月,中科大已在《自然》《科学》《细胞》三大顶级期刊的正刊上发表了6篇论文,5月上旬又接连发表了2篇。 5月2日,该校潘建伟院士团队联合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范桁等理论小组,开创性地将超导量子比特应用到量子行走的研究中,成果当天在线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上。5月9日,该校乔振华课题组与南方科技大学张立源课题组等合作,首次在毫米级的碲化锆材料上观测到三维量子霍尔效应,成果当天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上,标志着一个崭新的材料体系诞生。

当前,跨越国界省界和专业领域的协同创新,已成为我省科技创新的一种常态。 2018年12月14日,国际聚变能联合中心在合肥成立。在“开放共享、发展共赢”的理念下,该中心瞄准核聚变领域关键科技问题,集聚世界主要核聚变研究力量,建立更稳定、更包容、更灵活的合作架构和交流机制,共同开展科技攻关。而在合肥,“合肥光源”“人造太阳”“稳态强磁场”三个大科学装置,已经成为我省乃至长三角、全国协同创新的重要平台,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专家前来研究,催生了一系列重要原始创新成果。

“悟空”飞天,“墨子”传信,“京沪干线”开通……这一项项国之重器的诞生,背后无不显示着协同创新的力量。 “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是我国空间科学卫星系列首发星,由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中科大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单位联合研制;“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由中科大牵手中科院上海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等多家单位研制;“京沪干线”量子通信保密干线,由中科大牵头建设,连接北京、合肥、济南、上海等多个城市。

构筑“创新共同体”,攻克“卡脖子”技术,必须依靠协同创新,单打独斗很难实现大突破。为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我省正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以开放的胸怀汇聚各方创新力量,着力提升协同创新能力,争做创新“赋能者”。

培育壮大“新动能”打造产业创新引领区

4月24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新能源和网联汽车产业联盟成立大会暨创新成果发布会在合肥举行,G60科创走廊9城市的80家企业相聚巢湖之滨,共商新能源和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大计。 “我们将积极开展与长三角以及国内国际相关高校、科研机构、专业技术研发公司、高端人才等对接与合作,围绕新能源和网联汽车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积极开展联合攻关和技术创新,不断推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新能源和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发展。 ”该联盟理事长、江汽新能源乘用车公司总经理夏顺礼表示。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拔节壮大,离不开协同创新的力量。 2018年1月8日,安徽环球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合作研发的“国家1.1类新药盐酸安妥沙星”项目,荣获201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盐酸安妥沙星的研制成功,填补了我国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领域40多年的自主创新空白,是1993年我国实施药品专利法以来我国科学家创制的第一个化学创新药物,对推动我国医药工业从仿制到创新的历史性转变作出了积极贡献,被评为“十一五”《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重大标志性成果。地处蚌埠的中国兵器工业第二一四研究所,是兵器工业集团所属唯一的微电子技术专业研究所。该所与中科院苏州医学生物工程技术研究所开展了“数字诊疗装备”研发项目,目前该项目已被纳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搭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桥梁,我省已建设了中科大先研院、中科院创新院、合工大智能院等20家首批新型研发机构,打造创新资源汇聚、高端人才集聚、先进技术集成、科技改革试验平台,让成果与市场“精准对接”,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在长三角创新平台方面,安徽陶铝研究院(上海交大)、马鞍山高新技术研究院(南京大学)、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常州)等一批合作平台,均已取得重大成果。目前,全省已有超过80%的工业企业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关系,合肥利夫生物、中科普瑞昇、合动智能等一批新型中小科技型企业正在茁壮成长。

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要培育壮大经济增长“新动能”。 “打造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要进一步提高区域产业技术水平,引领长三角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加快向创新驱动转型。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所长王容川表示,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必须强化创新协同,发挥好上海龙头带动作用,苏浙皖各扬所长,加强合作联系,形成互相促进、错落有致、梯度有序的区域创新体系,为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贡献长三角智慧。

种好改革“试验田”打造制度创新先行区

下好创新“先手棋”,制度创新是保障。构筑协同创新共同体,必须以改革激发创新活力,种好改革“试验田”,打造制度创新先行区。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为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带来了重大机遇。 ”省科技厅副厅长罗平表示。早在2003年,我省就开始主动融入长三角创新体系建设。 2008年,我省正式加入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近年来,长三角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围绕合力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协同构建长三角创新创业生态建设实践区、共建长三角技术转移体系、聚焦共同关注领域开展攻关、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为推进区域协同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省科学技术研究院,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该平台集聚长三角三省一市的大科学装置、仪器、人才、机构、项目、成果、政策、标准、文献、数据等科技资源,围绕长三角产业与区域共性发展需求,打破区域界限,构建网络化、智能化、市场化的科技资源管理与共享服务平台体系,促进跨区域科技资源的共享共用,对于催生协同创新成果有着重要意义。G60科创走廊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包括长三角9个城市,我省就有宣城、芜湖、合肥3个城市参与其中。目前,我省正牵头制定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规划,推动上海张江、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共创”,协同长三角各类创新单元,推动科技设施联通、创新平台互通、人才资源流通,努力形成高水平开放创新格局。

“建立健全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机制,迫在眉睫。 ”王容川建议,以上海为中心,建立技术研发、科技服务、产业载体的科技共同体,构建从研发到产业化的协同创新网络体系。此外,加快畅通信息、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流动渠道,促进长三角城市群形成统一的创新要素市场,实现资源优化整合、合理配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田长麟认为,建立安徽合肥与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双核”联动机制,对构建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共同体,形成科研与产业联动的创新机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专栏】长三角:共筑强劲活跃增长极

原标题:协同创新 构筑“创新共同体”

【责任编辑:柳生】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