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宣城行动方案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07-31 15:57

中共宣城市委宣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宣城行动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委、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单位:

现将《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宣城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中共宣城市委    宣城市人民政府

2018年7月10日


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宣城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三角实现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指示和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精神,根据《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结合宣城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提高站位,明确争当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安徽排头兵的目标定位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支持宣城打造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在“践行新发展理念,学习对接沪苏浙”活动新的起点上思想再解放、观念再更新、体制机制再对标,加快推进我市与长三角城市基础设施联通、产业发展联动、科技创新一体、区域市场融合、生态环保联控、公共服务共享,加快打造现代化“四个特色之城”,争当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安徽排头兵。

(二)主要目标

互联互通水平争先领先。到2020年,与苏浙毗邻的4条“断头路”“瓶颈路”全线贯通;全市综合交通网络总规模达到1.5万公里,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通车总里程在全省现有领先位次上继续提升,实现县县通高铁、县县通高速;市域范围内的道路微循环保持高质量畅通,建成一小时通达沪宁杭的骨干交通体系。

创新驱动能力争先领先。三年内,全市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增幅、引进高层次科创团队数、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增幅继续保持全省领先;进一步深化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每个乡镇和规上企业都要与省级以上科研院所建立联系合作机制,每年开展1个以上科技项目合作;三年内,对接产学研合作示范项目150个以上,新增省级创新平台20家以上、国家级双创平台3家以上,实施G60联合攻关项目30项以上,科创成果转化率每年提高3个百分点。2018年创成省级创新型城市,2020年前创成国家级创新型城市;力争2019年宣城高新区创成国家高新区,实现国家级高新区“零”的突破。

产业集聚水平争先领先。三年内,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每年保持15%、20%以上增长。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达到50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提高到40%左右;全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0家,总数超30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四新经济”总量和增幅在全省前五位。到2020年,力争新增国内同行业前十强企业15家、省“专精特新”企业80家,新增上市(挂牌)企业15家以上,主导或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省级地方标准30项以上;全市汽车及装备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食品医药和电子信息等三大工业主导产业产值占比达到60%以上,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值力争突破千亿元;宣城经开区新能源新材料集群产值突破100亿元。

公共服务能力争先领先。三年内,每年引进30个以上沪苏浙教育、医疗、体育、旅游、金融保险、养老养生等高端优质公共服务项目,形成相对优势。到2020年,公共服务领域合作范围和深度不断拓展,基本公共服务配置水平与沪苏浙保持同步发展,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全省前五位,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稳居全省前列。

二、聚焦攻坚,全面落实争当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安徽排头兵的重点任务

(一)健全基础设施等高布局的立体网络,争当互联互通无缝对接的排头兵

1.加快铁路航空互联互通。(1)加快在建项目进度。2018年开通运营杭黄高铁、芜广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力争2020年建成通车商合杭高铁、皖赣铁路扩能改造芜宣段。(2)推进拟建项目开工。2018年力争开工建设巷口桥铁路物流基地,2019年开工宣城至绩溪高铁。(3)推进谋划项目前期工作。与南京、杭州、镇江等市合作,推进宣镇高铁、杭临绩高铁、宁宣(黄)城际铁路前期工作,完善线位方案,加快报批进程,争取2020年前开工建设。与芜湖市合力建设芜宣机场,力争2020年建成通航。与南京市、芜湖市合作,推进宣城至芜宣机场至南京高淳轨道交通前期研究。(牵头领导:汪谦慎。责任单位:市铁路办、市发改委、市环保局、市城乡规划局、市住建委、市水务局、市林业局、市国土局,各县市区。<注:责任单位中排在最前面的为牵头责任单位,下同>)

2.加快公路航道互联互通。紧抓长三角三省一市交通厅(委)签订《长三角地区打通省际断头路合作框架协议》的机遇,尽快打通省际“断头路”“瓶颈路”。(1)协调加快宁宣杭高速(江苏段、浙江段)、溧阳至广德高速(江苏段)、申嘉湖高速西延(浙江段)建设,力争2018年开工,2019年并网运营;加快申嘉湖高速西延中溪至唐舍段前期工作;协调推进G50高速芜湖至广德复线或“四改八”、扬绩高速黄山连接线等项目前期工作。推进跨界国省道干线公路的等标准、同线行并网对接。(2)2018年宣州综合码头一期、郎溪定埠港开港运行。加快水阳江航道整治工程,协调加快芜申运河溧阳段工程进度,共建通江达海的高等级航道网。(牵头领导:牛传勇。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发改委、市环保局、市城乡规划局、市住建委、市水务局、市林业局、市国土局,有关县市区)

3.加快能源设施互联互通。(1)加快绩溪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力争2019年投入运行。加快宁国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争取列入国家电网公司“十三五”投资计划。(牵头领导:汪谦慎。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城乡规划局、市国土局、市供电公司,有关县市区)

4.共建高速泛在的信息网络。紧抓长三角三省一市经信委签订《长三角地区5G先试先用引领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机遇,加强电信、移动、联通、铁塔公司等通信运营企业的合作,联动发挥共建共享优势和5G(第五代移动通信)建设主力军作用,积极争取5G商用试点和规模化布局,力争宣城市成为长三角首批试点和商用城市之一。(牵头领导:牛传勇。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电信公司、市移动公司、市联通公司、市铁塔公司)

5.加快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1)申报设立内陆二类口岸。以宣州综合码头为主体,全力推进口岸申报工作,加快二期工程建设,布局完善集装箱码头功能。(2)申报设立综合保税区。依托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等载体,加快综合保税区项目立项、选址、用地预审、规划环评等筹建工作,2018年底前上报省级层面,2019年启动建设。(3)打通铁海联运通道。加强广德县铁路货场、皖东南保税物流中心(B)型与沿海港区的合作,力争2019年前打通我市“铁海联运”通道。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公司、上海洋山港、宁波舟山港等加强对接,推进巷口桥铁路物流基地扩建工程,布局铁路集装箱运输功能,开辟“多式联运”物流通道,降低实体企业仓储物流成本。(4)深化大通关合作。2018年全面实行报关报检、原产地证等业务在“单一窗口”办理。加强与长三角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合作,积极推进长三角单一窗口跨区域互联互通进程,尽快实现报关报检业务申报数据共享、业务协同。(牵头领导:郭金友。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城乡规划局、市住建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国土局、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管委会、市铁路办、宣城海关,广德县)

6.深化与长三角城市互动合作。持续推进与南京、杭州、合肥三大都市圈城市的友好合作,2018年争取加入合肥都市圈,与常州等市签订友好合作框架协议。深化与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各专业委员会、发展联盟和课题组的合作,2018年加入大数据应用专委会、以及产业特色小镇、智慧医疗发展、智慧城区合作发展、教育人才服务和就业扶贫联盟。2019年组织参展第二届长三角(上海)品牌博览会。(牵头领导:汪谦慎。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教体局、市经信委、市人社局、市住建委、市卫计委、市投资合作促进局、市信息办)

(二)建设产业协同紧密合作的共建园区,争当先进制造引领示范的排头兵

7.推进松江宣城产业园建设。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松江经开区进一步加强对接,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机制,在合作框架协议的基础上,细化明确合作内容,尽快签定可操作性合作协议。2018年完成共建园区的规划、选址、组织架构等工作,争取首批合作项目落实落地,加快承接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材料等产业,打造松江产业转移合作的首选区和示范区。加快汉能产业园、华威铜箔等重点项目进度,持续推进新能源新材料产业“1号工程”,力争到2020年集聚新能源企业50家以上,产值突破100亿元,打造省内龙头、全国知名的锂电产业基地。(牵头领导:牛传勇。责任单位: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经信委、市城乡规划局、市住建委、市国土局、市投资合作促进局)

8.推进宣城萧山产业园建设。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2018年底开工建设宣城·新塘羽绒产业园二期工程,2019年8月建成一期工程,围绕发展精深加工,进一步延伸羽绒、家纺制品产业产品链,打造全国重要的羽绒特色产业集聚地、出口加工基地和交易中心。扩大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签约项目成果,相关县市区把握萧山产业转移机遇,主动合作对接,谋划共建园区,加快整体承接先进制造业。(牵头领导:郭金友。责任单位: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管委会、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商务局、市投资合作促进局,各县市区)

9.推进沪宣“飞地”园区合作。紧盯上海光明(食品)集团,加快合作对接,尽快完善白茅岭、军天湖两个农场的产业发展规划和“飞地”合作开发规划,完善“飞地”合作财税共享机制,2018年推进首批示范项目落地。加快谋划推进长三角产业合作示范区,2018年完成长三角产业合作示范区规划编制,争取沪苏浙皖三省一市联动支持。(牵头领导:汪谦慎。责任单位:广德县和郎溪县委、县政府,市发改委、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城乡规划局、市国土局、市投资合作促进局)

10.加快共建园区产业链深度融合。宣城经开区贝特工业园、宣城高新区松江工业园、郎溪经开区无锡工业园和常州工业园、广德经开区PCB产业园、郎溪十字开发区经编产业园等共建园区,聚焦“四新经济”,进一步深化与合作方的产业配套协同,加快转型升级,不断增强集聚承接能力。(牵头领导:牛传勇。责任单位:市投资合作促进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商务局、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有关县市)

11.共建苏皖(溧阳广德郎溪)合作示范区。与常州市联合编制并实施“苏皖合作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梳理、制定重点任务和合作项目清单,共同推进合作机制创新、设施共建共享、资源环境共保、要素平台共建、生态经济共育等工作。争取常州市的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输变电设备、动漫影视等优势产业到广德县、郎溪县布局。力争2018年将苏皖(溧阳广德郎溪)合作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牵头领导:汪谦慎。责任单位:广德和郎溪县委、县政府,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交通运输局、市旅发委、市投资合作促进局)

12.共建广德“603”军民融合示范基地。与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局)深化合作,会商“603”基地发展定位、合作目标和建设内容,完善基地周边配套基础设施,延伸发展导弹及零部件研发、测试、制造等军工产业,打造军工及民品智造、国防教育、主题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军民融合示范基地。(牵头领导:汪谦慎。责任单位:广德县委、县政府,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经信委、市投资合作促进局)

13.着力招大引强精准招商。瞄准长三角区域汽车和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食品医药、电子信息等产业中高端环节,加强建链、强链、延链招商,推进产业链整体承接。瞄准长三角区域高新技术企业,积极引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智能装备制造等“四新经济”以及电商平台、智慧物流等现代服务业项目。加大对驻长三角区域招商办事处的统筹调度,配齐配强招商力量,加强招商项目信息的持续跟进管理,推进重大项目落地落实。加快运用“产业+基金+政策+平台”招商新模式,落实引荐人奖励制度,支持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牵头领导:牛传勇。责任单位:市投资合作促进局、市直相关部门、各产业招商组,各县市区)

(三)健全互利共赢联动合作的创新机制,争当要素汇聚双创活跃的排头兵

14.打造宛陵科创城联动创新品牌。加快宛陵科创城一期工程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2019年已签约合作项目入驻。充分发挥宛陵科创城完善的载体功能,推动宛陵科创城与张江科学城、G60长三角研究院、湖州科技城等长三角平台机构协同创新。积极引进临港(松江)科技城、清华科技园等富有经验的品牌园区和战略投资者,完善合作机制,加快平台共建、委托管理、一体招商。(牵头领导:田扬畅。责任单位:宛陵科创城(一期)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经信委、市城乡规划局、市投资合作促进局,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15.加快宣城智谷产业园集聚发展。抓住杭州市“发展信息经济、推进智慧应用”的机遇,深化与杭州云栖小镇等周边软件园区的合作,大力承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软件外包企业,推进软件大数据产业集聚壮大,打造全省重要的智慧经济发展基地。(牵头领导:牛传勇。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电信公司、市移动公司、市联通公司)

16.加大高层次科创人才团队引进。借助“长三角城市高层次科技人才交流平台”优势,积极招引一批拥有核心知识产权,具有国内外一流水平,技术成果成熟并能在12个月内转化为产品、形成销售收入的科技人才团队来宣创新创业。加大政策支持,不断提高科创团队孵化产业化水平,培育一批科技型龙头企业。(牵头领导:田扬畅。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教体局、市经信委、市人社局、市人才办、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投资合作促进局,各县市区)

17.建设技术研发和转化合作平台。依托长三角城市科教资源,争取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在宣设立技术转移机构、产业研究院,谋划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力争2019年前建成上海大学、东南大学宣城技术转移中心,推进复旦大学与宁国龙晟柔性储能材料公司共建省级重点实验室。(牵头领导:田扬畅。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经信委、市人社局、市住建委,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各县市区)

18.推进产学研用合作创新。聚焦我市产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积极与长三角城市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用对接,在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卡脖子”重大领域开展联合攻关专题合作,推动科技成果在宣转化产业化,力争每年对接实施30项以上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科技计划项目。(牵头领导:田扬畅。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人社局,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各县市区)

(四)加快构建开放透明的统一市场,争当资源共享市场一体的排头兵

19.与G60科创走廊城市聚焦战略协同。(1)加快共建共享面向长三角的G60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引进工业互联网龙头企业、“独角兽”企业,推动工业互联网在宣城市集聚。创建G60科创走廊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联合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完善统一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机制。组织参加G60科创走廊要素对接大会,推动科创要素高效配置和科创成果转移转化。(牵头领导:田扬畅。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经信委、宛陵科创城(一期)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市投资合作促进局)

(2)积极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投资基金、G60科创走廊发展引导基金的组建;参与设立G60科创走廊科技创新奖。(牵头领导:汪谦慎。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经信委、市金融办、市国投公司)

(3)组团参加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承接博览会溢出效应;紧抓三省一市商务厅(委)签订《长三角地区协同做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服务保障工作协议》的机遇,利用三省一市商务部门合作开发的进口博览会大数据,挖掘产业招商、经贸合作商机。(牵头领导:郭金友。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宣城海关)

20.与G60科创走廊城市聚焦规划对接。把握长三角产业集群空间布局规律,加强G60科创走廊重大产业项目落地的协同合作。积极参加G60科创走廊先进制造业土地利用规划优化,着眼长三角一体化区域主动进行产业整体统一布局,促进科创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与G60城市探索建立科创走廊高质量发展绿色指标体系,提升我市招商引资和经济转型动能。(牵头领导:汪谦慎。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经信委、市环保局、市国土局、市统计局、市投资合作促进局,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各县市区)

21.与G60科创走廊城市聚焦市场统一。(1)加快建立区域内一体化的市场准入和产品销售机制,推动行业行政许可互认。(牵头领导:郭金友。责任单位:市工商质监局、市商务局)

(2)推动G60科创走廊区域内高速公路逐步实行免费通行,降低物流和出行成本,实现区域内资源一体化共享。(牵头领导:牛传勇。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

(3)积极与G60科创走廊城市探索土地利用规划、二次开发新路径。积极参加优化G60科创走廊先进制造业土地利用规划,探索一体化招商和项目一体化布局;积极探索建立存量工业用地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的体制机制,积极探索深化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建设用地二级市场国家改革试点和存量用地二级市场试点和推广,探索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内部工业用地和厂房优化分割配置的改革试点,推广先进制造业项目增容费减免,形成产业集群发展的系列规划土地配套政策,降低先进制造业用地成本,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和复合利用的水平。(牵头领导:汪谦慎。责任单位:市国土局、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管委会、市敬亭山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各县市区)

22.深化长三角全域旅游合作共建。充分发挥红色、人文、生态等特色旅游资源优势,推进全域旅游“1号工程”,与上海、南京、杭州等长三角城市建立长期、稳定、共赢的旅游目的地合作机制,深化景区共建、游客互送、营销互惠、人才互流等领域合作,联合推介长三角黄金旅游线、自驾旅游、文旅研学、红色旅游、健康养生等精品旅游线路,共同推进区域文化旅游产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2018年创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牵头单位:牛传勇。责任单位:市旅发委、市委组织部、市教体局、市文广新局,各县市区)

23.建设优质农产品产销基地。实施“生态宣城·绿色产品”品牌工程,引导支持农业产业化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等与长三角品牌农产品交易市场对接,提供优质农副产品,打造长三角的菜篮子。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持续完善储运销、冷链加工、分拣分装、集散中转功能,加快创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农产品供应链集散中心。(牵头领导:张宁。责任单位:市农委、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管委会,各县市区)

24.加快金融保险和信用体系一体化合作。(1)主动加强与沪苏浙对接,引进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来宣设立分支机构,重点推动民生银行、兴业银行落户运营,加快旌德村镇银行筹建步伐;深化金融创新,扩大“4321”覆盖面,力争2018年新型政银担新增60亿元。深入推广“税融通”“出口退税贷”业务;继续实施企业上市“翱翔计划”,加大资本市场培训指导力度,引导企业灵活运用股票(股权)、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融资,2018年实现直接融资80亿元。(牵头领导:汪谦慎。责任单位:市金融办、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市人民银行、宣城银监分局,各县市区)

(2)紧抓三省一市签订《长三角地区实施环保领域信用联合奖惩合作备忘录》机遇,在失信行为评判标准互认、数据归集共享、联合惩戒措施落实等方面加强合作。持续开展重点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建立环境信用信息系统,公布重点检查企业“红黑榜”。(牵头领导:牛传勇。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

(3)推进长三角区域产品质量领域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建设,积极参与制定指导意见。(牵头领导:郭金友。责任单位:市工商质监局、市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

(五)推进生态环保联防联控联治,争当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排头兵

25.创建安徽(绿色)发展创新实验区。充分发挥宣城生态这一最大优势,加快打造绿色空间、绿色产业、绿色制度、绿色文化“四个样板”,力争在打造生态文明安徽样板中走在全省前列。(牵头领导:牛传勇。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创安徽(绿色)发展创新实验区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

26.共建长江经济带生态廊道。与南京、杭州、常州、湖州、芜湖等毗邻市合作,共同保护区域饮用水安全,全面做好固废排查整治,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协同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廊道建设。加强水阳江、南漪湖等江河湖库生态修复和矿区生态治理,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水源涵养、水土保持能力,筑牢长三角绿色生态安全屏障。(牵头领导:牛传勇。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农委、市水务局、市林业局、市国土局,各县市区)

27.加强区域环境联合联动执法。聚焦标准衔接、科技攻关和生态补偿等重点领域,加强与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等周边城市合作,市县联动,联防联控。加快建设跨区域信息共享平台,互换共享大气、断面水质监测、固体废物、辐射环境、重大项目审批等环保资源和监管数据。健全跨区域环保合作机制,深入推进联合执法,协同处置应急事件,共保区域生态环境。(责任领导:牛传勇。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各县市区)

(六)深化公共服务和民生领域合作,争当普惠便利群众满意的排头兵

28.深化医疗卫生领域合作。积极引进上海、南京等地高等级医院来我市合作办医、建设分院和专科医院。支持市人民医院与省内外大医院结对共建,合作开展专家培养、学科共建、互联网+诊疗,打造一批重点学科,尽快建成全省一流的综合医院。加快宣城中心医院等有条件的医院创建三甲医院。加快实现异地医保就医直接结算。2018年将市内二级以上规模医院全部纳入长三角地区跨省异地就医联网即时结算定点医疗机构并联网运行。(牵头领导:黄敏。责任单位:市卫计委、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各县市区)

29.深化教育文化领域合作。(1)积极引进沪苏浙高等院校、中小学、专科学校和知名培训机构等来我市合作办学、建设分校或分支教育机构,提升市文教创意园区的集聚水平。推进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宣城职业技术学院与沪苏浙知名大学、科研机构的合作。2019年前各县市区至少引进1家以上沪苏浙教育机构投资办学。围绕全市4个省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每年开展一次长三角地区研学旅行合作交流活动。(牵头领导:黄敏。责任单位:市教体局、市旅发委、合工大宣城校区管委会、宣城职业技术学院、市文旅集团,各县市区)

(2)加强与长三角城市的文化互动互鉴、合作交流,拓展文化建设途径、丰富文化服务形态,更好地满足广大市民多样性、个性化的精神文化需求。(牵头领导:黄敏。责任单位:市文广新局、市教体局、市旅发委、市文旅集团,各县市区)

30.加强体育赛事联办合作。加快市体育中心项目建设,与长三角周边城市完善体育赛事协同机制,促进区域体育市场一体化。2019年积极争取承办或合作联办全国性赛事。高质量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推进体育强市建设。(牵头领导:黄敏。责任单位:市教体局、市住建委、市旅发委、市文旅集团)

31.建设健康服务产业集聚基地。充分发挥绿色、生态、文化优势,加快谋划、布局一批健康养老、健康旅游、健康食品、健康养生、健康体育类项目,积极发展大健康产业。支持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发挥园区存量资产优势,加快嫁接重组,引进发展产品展示展销、术后康复医疗、健康旅游集散等大健康类产业。(牵头领导:汪谦慎。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发改委、市卫计委、市旅发委、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管委会,各县市区)

32.深化社保领域一体化合作。2018年实现长三角地区失业保险“无障碍”转移。2019年实现长三角地区养老保险待遇资格协助认证资源共享和无纸化认证,失业保险申领和转移“网上办理”。2020年建立长三角地区大数据交换平台,实现业务经办机构能够适时查询认证对象资格情况,失业保险所有经办业务“无缝对接”。(牵头领导:汪谦慎。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卫计委,各县市区)

三、强化保障,切实增强争当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安徽排头兵的责任担当

33.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成立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宣城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常务副市长担任常务副组长,相关市领导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进一步充实办公室力量,加强与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的协调联系,加强与G60兄弟城市的战略协同、规划对接、专题合作,统筹协调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发展事宜。市直各有关单位要持续深入谋划思路举措,对标对表制订分年度、分层次的实施方案,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推进落实。各县市区要成立相应领导机构,以强有力的领导力量和工作力量推进工作协调和落实。(牵头领导:汪谦慎。责任单位: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宣城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

34.加强党建引领。大力推进党建引领、融入、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在基层党组织中实施“五基五力”行动计划,全面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着眼G60科创走廊宣城区域产业布局,把党组织建在科创企业、产业集群、重大项目上,实现企业与党组织“双落地”。坚持把重点园区、重点企业、重点对象中的优秀员工、技术能手、业务骨干等吸纳到党组织中来,不断扩大党组织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开展党建“双服双创”活动,推动党建服务创新链、服务产业链,形成党建创新、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开展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组织不同类型基层党组织与企业党组织交流合作,促进共建共享、共惠共赢。开展“党建带群建”活动,推动群团组织动员更多力量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释放全社会的创新潜能,汇聚最广泛的工作合力。(牵头领导:于静波。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各县市区)

35.加强法治保障。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确保对各类黑恶势力犯罪打击全覆盖、无遗漏。充分发挥审判和法律监督职能,延伸司法服务,强化法治保障,不断提高执法司法公信力。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加快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为争当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安徽排头兵保驾护航。(牵头领导:张平。责任单位:市委政法委、市委群工部、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各县市区)

36.加强能力建设。全面推进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实施干部选苗、育苗、墩苗、间苗“四苗”工程,注重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发现、评价、选拔干部,切实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坚持干什么训什么、缺什么补什么,重点围绕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要求,开展好务实管用的专题培训,弥补干部知识弱项、能力短板、经验盲区,着力提升各级干部的站位、能力和水平。继续选派优秀中青年干部赴沪苏浙发达地区挂职锻炼、插班培训,重点学习改革创新、园区建设、城市建设管理、生态文明建设、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适时选派优秀干部到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办公室挂职学习,主动邀请沪苏浙发达地区党政机关干部和高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人才来我市“送教上门”或挂职指导,形成互访互挂双向交流机制。(牵头领导:于静波。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各县市区、市直各单位)

37.加强舆论宣传。制定争当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安徽排头兵宣传工作方案,开展各类主题宣传活动,突出宣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大举措、G60科创走廊3.0版的重要意义,解读相关规划、方案、政策等。深化与沪苏浙主流媒体的合作,创新多渠道、多媒介方式,及时宣传报道我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及时报道进展动态和工作成效,在全社会营造加快宣城高质量发展的浓厚氛围,提升宣城在长三角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牵头领导:吴爱国。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宣城日报社、市广播电视台、市文广新局,各县市区)

38.加强政务服务。积极加入智慧G60科创走廊建设,创优“四最”营商环境。强力打造“一网通办、马上就办”政务服务品牌。持续完善“一张网”,强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应用。着力优化再造政务服务流程,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便民化,实行“网上办、马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做到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全程在线”,确保90%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加快推进政务服务综合区建设,做到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加快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打破“信息孤岛”,切实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牵头领导:汪谦慎。责任单位:市政府办公室、市编办、市政务公开办、市工商质监局、市政务服务中心,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各县市区委、县市区)

39.强化作风建设。各地各单位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始终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工作状态,大力弘扬“大国工匠”精神和新时代宣城创建精神,以“钉钉子”精神和“绣花功夫”落细落小落实,坚决防止和杜绝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的现象发生。奖惩并举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错误,切实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争当实干兴宣的行动英雄。(牵头领导:王为明。责任单位:市纪委监委、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

40.强化督查考核。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定期对各地、各部门重要工作、重点任务和重大政策落实情况开展督查,对工作不力、推进不实的通报批评。督查结果和年度工作开展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适时组织评先评优。(牵头领导:严琛、汪谦慎。责任单位: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目标办、市发改委,各县市区委、县市区政府)

附件: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宣城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宣城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

组      长:韩  军 省政协副主席,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张冬云 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

常务副组长:严  琛 市委副书记

汪谦慎 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

副  组  长:王为明 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

于静波 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张  平 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吴爱国 市委常委、秘书长、宣传部长

张  宁 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

黄  敏 市政府副市长

田扬畅 市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

牛传勇 市政府副市长

郭金友 市政府副市长

刘家和 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

成      员:王  华 市政府秘书长

彭禧元 市委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

刘玉达 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

刘陈寅 市政府副秘书长

李建国 市政府副秘书长

盛桂荣 市政府副秘书长

王  正 市政府副秘书长

胡亚龙 市政府副秘书长

宋仁昕 市政府副秘书长

宁  伟 市发改委主任

刘国平 市教体局局长

程学龙 市科技局局长

林  静 市经信委主任

曹国宏 市民政局局长

蔡修定 市财政局(国资委)局长(主任)

吴  明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社局局长

施怀中 市环保局局长

杨尚飞 市城乡规划局局长

盛  浩 市住建委主任

吴方明 市交通运输局局长

李寿生 市农委主任

李家传 市水务局局长

李光明 市林业局局长

黎  斌 市商务局局长

傅广武 市文广新局局长

陈滨涛 市卫计委主任

周小红 市旅发委主任

杨承保 市国土局局长

汪东来 市统计局局长

刘富贵 市工商质监局局长

张官群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

张  勇 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

刘维刚 市敬亭山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主任

产晓红 市政务服务中心主任

施汉民 市投资合作促进局局长

雷江升 市金融办主任

张  斌 市铁路办主任

王  佩 宣城海关关长

谢  辉 市供电公司总经理

李成强 市人民银行行长

徐光亚 宣城银监分局局长

聂海斌 市委办公室副主任、市委督查室主任

宋  辉 市政府督查室(市目标办)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宁伟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责任编辑:柳生】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