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推进长三角产业发展一体化的对策
来源:安徽日报    2019年05月28日 作者:胡国良 发表时间:05-28 08:53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关键在于树立“一体化”意识和“一盘棋”思想,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通过制度创新来有效降低区域间要素的流动障碍,通过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的整治促进区际产业分工与协作、提高创新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为地区产业集聚和产业一体化发展创造出更加便利的条件。因此,长三角一市三省要基于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的原则,着眼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和完善中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多管齐下,系统推进,降低各种生产要素流动的壁垒,大力推进产业一体化发展。

突破区域行政壁垒,共建经济合作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层次不断提高,但由于诸多利益主体的存在,行政割据导致的地方保护主义依然存在。构建跨区域项目合作平台,以项目引导合作,可以突破区域行政壁垒,发挥区域间资源的优势互补;以项目合作的形式进行产业合作,实施“一事一议”,可极大提高合作的灵活性;构建常设平台,可降低信息搜集成本、提供项目协商谈判的平台,提高合作效率。在具体操作上,可通过以下几种渠道创新利益分配机制,来推动建立跨区域经济合作开发区:第一,完善目前已较成熟的分税制模式,让合作双方取得双赢;第二,采用股权投资模式,根据股权份额分配开票收入;第三,合作地双方财政通过协议商定一定期限内开发区的收益分配标准。

构建“互联网+”合作平台,促进产业对接和转型升级。早在2016年3月,长三角城市就发出了“互联网+”合作与发展共同宣言,要求到2025年长三角各城市网络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互联网+”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完善。当前,深化长三角“互联网+”合作平台建设,是打破区域产业链分割,实现区域产业合作向纵深发展的有效途径。大项目合作要围绕长三角工业支柱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推动长三角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这个平台的产业合作服务界面上,将利用网络渠道获取社会上企业、投资人、招商机构对产业的需求,建立大数据平台,建设需求对接的管理模块。平台对企业提交的产业合作需求进行评估之后,可联合各地合作招商机构进行产业合作需求的匹配对接,逐步形成对接需求受理、对接信息推送、对接项目管理和跟进、对接业务统计等功能。

整合科学技术资源,打造我国科技创新中心区。长三角是我国首屈一指的科研院所与高等教育资源集聚中心,又是中国对外开放与国际经济技术交流的前沿阵地。长三角应积极把握新一轮扩大开放机遇,以张江、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龙头,发挥苏南、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带动作用,加快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为此,沪苏浙皖亟待整合资源,打造地区科技创新中心,推动长三角区域联合科研攻关的常态化、制度化发展。此外,为了提升区域内科研活动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提高科技创新效率,长三角相关部门可考虑择机对现行科研创新统计系统实施改革,加强对国际专利、专利转化率、科研成果产业化率的统计与考核,更好地引导科研机构瞄准经济社会实际需求展开科研创新活动。

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畅通人流物流信息流。首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离不开水运、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设施形成立体交通体系。目前,长三角范围内的南京、合肥等区域性枢纽城市的规划能级有待提升。这就需要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与协调下,四省市联手推进区域机场群、港口群的联动互补和错位发展,强化区域高铁网、省际公路网、城际铁路网、市域轨交网的合理布局和有序发展,形成快捷高效的立体交通网。其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离不开信息流的一体化、立体化建设。要打破地区、部门、层级的信息壁垒,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促进数据信息的开放和共享,率先实现长三角地区政务网的互联互通,逐步建立安全普惠的综合信息基础网。进一步提升长三角地区国家重点科学实验室、大科学装置、仪器设备、文献数据的利用水平,聚焦长三角地区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网的效率提高和功能升级,构建开放共享的科技基础设施网。

依托“一带一路”建设,实现多圈层跨区域国际产能合作。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跨区域合作的主体和重点是企业。长三角的企业走出国门,是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全面建设的战略需要,同时也是拓展长三角经济发展新空间,更好支撑长江经济带,推动开放型经济从规模、速度向质量、效益转变,实现从引进外资、输出商品到输出资本、模式的产业升级的需要。从区位上讲,长三角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区域,而且也是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突破口。长三角区域地处沿江“一横”和沿海“一纵”的“T”形发展战略的交汇点,不仅地理位置优越,而且产业基础雄厚。根据长三角区域企业“走出去”由近及远的路径,再结合“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的整体战略,从国内到国外,可细分多个维度布局的圈层和廊带的目标区域,推动企业更好实现国际产能合作,提升面向全球的竞争力。

(胡国良 作者单位: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责任编辑:柳生】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