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区域协调发展,长三角行稳致远
来源:安徽日报 作者:郑 莉 发表时间:12-03 09:01

区域协调发展,长三角行稳致远

——推深做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系列谈①


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日前发布,明确提出发挥上海龙头带动作用,苏浙皖各扬所长,加强跨区域协调互动,提升都市圈一体化水平,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构建区域联动协作、城乡融合发展、优势充分发挥的协调发展新格局。践行《规划纲要》,打造区域协调发展“样本”,安徽要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更大举措,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比较优势,深化与沪苏浙全面合作,加强区域合作联动,以一体化提升区域协调,以区域协调推动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让安徽的现代化航船乘风破浪、平稳远航。

下好“一盘棋”,协调是制胜要诀。共同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安徽的重大政治任务,是对安徽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重大考验。安徽必须立足比较优势,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和主攻方向,加强与沪苏浙对标对接、合作共进,形成核心引领、板块联动、多点支撑、特色鲜明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都市圈是区域一体化的空间载体。《规划纲要》提出,“以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一卡通为着力点,加快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都市圈建设,提升都市圈同城化水平。”“加强都市圈间合作互动,高水平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

当前,区域发展呈现新特征,中心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时代正在到来。作为国内目前发育最成熟的城市群之一,长三角地区迈向更高质量发展,有必要共筑对标国际一流的都市圈,精绘区域协同发展新图景。对安徽来说,要高质量建设合肥都市圈,提升合肥省会城市能级,加快都市圈同城化步伐,建设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国际化都市圈、支撑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各类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动的广度和迅捷度,是检验一体化成色的“试金石”。历经多年探索与实践,长三角区域发展正形成共建共享、共生共荣、共竞共商新理念,从要素合作逐步走向制度合作,驶入科学发展轨道。《规划纲要》明确要推动省际毗邻区域协同发展,共建省际产业合作园区,联合推动跨界生态文化旅游发展。安徽要积极对接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和G60科创走廊,强化合肥、芜湖“双核”要素集聚力,提升马鞍山、铜陵、池州、滁州、宣城等城市能级,错位承接、高端承接、链式承接、集群承接,努力在新兴产业发展、传统产业提升、未来产业布局上不断突破。同时,高质量共建合作园区,搭建产业转移供需信息对接和磋商平台,加强省际毗邻地区深度合作,推进市县开发区与沪苏浙产业园区开展战略合作,打造一批高能级省际产业合作园区。

打造区域协调发展“样本”,必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人的城镇化。长三角地区从“共识”迈向“共赢”,离不开基础设施全域贯通、要素流动互补余缺、产业集群强化关联;离不开破除体制机制壁垒,进一步消除城乡要素流动障碍。《规划纲要》提出,提高城乡基础设施联通水平。我省要着力攻克深贫堡垒,持续强化大别山等革命老区和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统筹规划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城市郊区乡村和规模较大中心镇延展;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化发展,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实现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

【责任编辑:柳生】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