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一个钢铁城市的文化追求

一个钢铁城市的文化追求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04-13 01:36

   本报记者罗旭、李陈续 1989年,创办国际吟诗节。此后,每年九九重阳节,国内外的诗歌爱好者都会汇聚在太白楼前,凭吊诗仙诗魂,吟咏怀古揽胜,形成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

  1987年,创办“江南之花”群众文化活动。由此,213个群众业余文化团体如雨后春笋般成长。他们走进农村,被农民称为我们自己的“心连心艺术团”,他们远赴香港,捧回第三届中国香港“金紫荆花奖”中老年艺术大赛的最高奖项——“金紫荆花大奖”。

  2004年,创立读书节。金秋书市、家有书香、好书共享、优秀读者评选、爱我家园知识竞赛等活动搞得有声有色。

  马鞍山,这座年轻的钢铁工业城市,在铮铮铁骨中洋溢着文化情怀。她的铮铮铁骨支撑了一座江南小城的经济崛起,她的文化追求推动了一座钢铁之都的形象重塑。

  学习之城

  马鞍山市有一所网络大学。这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她属于全体市民,对任何人都不设门槛,只要申请就可以入学。

  网络大学设了一个电子阅览室,110多台电脑连通宽带网络,平时供学员使用,双休日向市民免费开放。网络大学还陆续在花山四园、雨山一区等社区建立了学习型网吧,无偿把现代化的学习设备和资源送到居民身边,并正在逐步向全市范围扩展。

  多年来,马鞍山扎实推进学习型城市的创建,为市民搭建了多元化的学习平台,掀起群众性读书、学习的热潮。

  马鞍山现有安徽工业大学、安徽工贸技师学院、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马鞍山高等师范专科学校、马鞍山钢铁设计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等各类教育、科研、咨询机构100多家,此外还有各级各类学校450多所,能为不同层次的劳动者提供良好的教育和培训。

  2004年5月,投资6000余万元的马鞍山网络大学建成投入使用。从此,学习者不出马鞍山市就能接受国内名牌高校的教育。不久前,为配合基础教育改革,网络大学引进北师大的课改培养课件,对全市近3000名中小学教师和教育管理干部进行了通识培训。

  作为全国唯一的创建学习型城市试点市,马鞍山把每月第一周的周六作为全市“学习日”,终身学习的理念正逐步成为市民的共识……

  目前,在马鞍山这座总人口126万的中等城市,已经建立起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老年教育体系,有1.58万人在各级老年大学就读。

  仅马鞍山市老年大学,就有1600多人在读。学校开设了计算机、英语、法律、音乐、书画、舞蹈、文学、医疗、摄影等34个专业,供学员自由选修。

  “我们有一个‘师兄’叫陈汉培,在市老年大学学了都快20年了,也不愿意毕业。”在市老年大学上了3年学的古稀老人沈一纯说,“我们在这里学到了知识,结交了朋友,感觉自己又跟上了这个时代。大家都是这门课程学完就学另一门,谁也不愿意毕业。”

  诗歌之城

  清晨,踏入马鞍山任何一所中小学,都会听到孩子们在齐声吟诵古诗文。

  山环水绕的马鞍山向来为历代文人雅士所推崇。从山水诗奠基人南朝谢眺谓之为“山水都”开始,以诗仙李白流连终老于此为标志,思江东之风物,恋诗仙之风骨,成就了一座城市与诗歌的千年情缘。

  马鞍山市教育局办公室主任王雁介绍,从1999年起,马鞍山开始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展古诗文吟诵。从幼儿园起到初三,孩子们每人都有一个古诗文读本。每一年,孩子们都要在正常语文学习之外,背诵60首古诗文。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日复一日的诵读,让古典诗文渗入了孩子们的思维和语言。“郊游时来到采石矶公园,望着滚滚长江水,我们会情不自禁地吟起‘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这是育才小学五年级学生李娜对记者说的话。

  诗歌改变了孩子们的生活和娱乐。跳皮筋时,孩子们唱起古诗词来打拍子:“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自1989年起,马鞍山开始每年举办国际吟诗节,2005年举办了首届中国诗歌节,2006年10月又举办了“中国李白诗歌节”。经过近20年吟诗节的成功举办,马鞍山市已形成了研究诗歌文化、吟诵传统诗词的良好氛围。

  今年已76岁的老人谢国瑞退休后重新背起书包,跨进马钢老年大学学习古诗文,现已在报刊上发表了20多篇诗词作品。

  “花开花落又一年,老年大学读书忙。夕阳虽已近黄昏,焕发青春乐无穷。”这是住在师苑社区的退休教师李涛的感言。

  “一半是山水,一半是诗歌。”在很多重大场合,马鞍山常常不提自己在经济上取得的突出成绩,给自己贴上“诗歌”的标签,以这样

【责任编辑:】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