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全市工业经济运行平稳结构优化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12-16 08:31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新理念,紧紧围绕“调转促485”行动方案的目标任务,全市社会经济稳步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

2016年以来,全市工业经济运行平稳、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呈现出“两个高于、三个优化”。即规模工业增加值、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两个主要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预计,全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左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增长1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同时,产业结构、投资结构、用能结构纷纷优化。预计汽车和装备制造、新材料、食品医药三大主导产业比重提高4.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提高7.2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技术改造投资比重提高1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行业投资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工器具投资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预计全市规模工业能源消费总量同比下降1%,规模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4%以上,水泥、钢铁和耐磨铸用电比重下降1.5个百分点。

促进技术升级。深入开展“工业转型升级年”活动,出台活动实施方案,分解落实活动目标,实施“挂图作战”。滚动实施“千企升级”计划,列出220户重点企业技术改造项目清单,明确责任和建设进度计划表,强化企业技改项目建设全过程监督服务工作。市“千企升级”计划220个项目已全部开工。1-10月份,全市工业技术改造投资281.2亿元,同比增长44.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1.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55.1%,同比提高16.64个百分点。今年全市共争取国家及省级企业发展专项70个,获得资金1.16亿元。其中,争取省企业发展专项63个,同比增长66%;获得扶持资金4885万元,同比增长116.8%;项目数、资金额均位居全省第2位。

壮大新兴产业。出台了《宣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认定办法》,设立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专项引导资金,首批认定广德PCB、泾县高效节能电机、市开发区高性能复合材料、宣州新材料、郎溪节能环保特种设备等5个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与科硕集团合作,建设宣城智谷软件产业园,填补我市软件业空白。依托软件产业,打造宣城大数据(软件)特色小镇。1-10月份,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386.8亿元,同比增长13.4%,占规模工业总量的25.5%,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

推进智能制造。组织实施《宣城市传统产业提升改造工程推进方案(2016-2020年)》,按年度分解落实企业技术改造、创新平台建设、推广机器人应用、企业信息化水平等目标任务。编制《宣城市“十三五”新型工业化发展规划》、《中国制造2025宣城行动方案》和《宣城市工业产业集聚区(基地)布局规划》,明确宣城工业发展蓝图,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实施“369”工程,举办全省工业机器人推广应用产需对接会,现场签约机器人54台,全市累计推广应用机器人912台。实施中鼎动力、小小科技、黄山胶囊等智能制造或智能车间10个。江南化工工业粉状炸药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列入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程(全省唯一),皖南电机低速大转矩智能节能永磁驱动电机项目列入国家工业强基工程(全省2个),中鼎密封件新能源汽车用橡胶密封件智能制造新模式项目列入国家智能制造专项(全省6个)。

强化创新驱动。支持企业加强与合工大等高校院所合作,建立技术中心、设计中心、院士工作站等研发机构,鼓励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推进品牌建设。中鼎控股集团获得2016年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宣酒集团、凤形耐磨、荣达禽业获2016年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10月份,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48.63亿元,居全省第7位,同比增长22.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4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4;占规模工业总量的43.7%,同比提高7.3个百分点。

加快两化融合。建立市、县和企业三级两化融合贯标试点工作联系制度,依托专业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咨询服务机构,组织企业开展贯标工作培训和服务。

制定市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评选管理办法,选择133户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培育工作,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中鼎集团、江南化工荣获2016年度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数量并列全省第2位。保隆汽配、银河洁具等10户企业荣获省级贯标试点企业,居全省第5位。凤形股份等5家获得省2016年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标准化示范企业。打造宣城工业云平台,运用大数据指导服务企业发展。引导詹氏、司尔特等一批企业利用“互联网+”推进商业模式创新。

推进兼并重组。组织实施《宣城市工业经济发展指南(2016-2020)》,制定产业发展负面清单,探索开展产业结构调整负面清单目录管理。今年以来,全市共盘活86宗存量土地4980亩。我市益友金属、华和钢构件2户钢铁生产企业列入全省钢铁去产能计划,淘汰钢铁产能33万吨。确定169户“特困企业”名单,采取分类处置、一企一策的办法,加快市场出清,通过关停并转兼并重组企业40余户。

【责任编辑:徐健】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