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泾县宣笔  黄村:中国宣笔之乡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01-01 08:46

  宣笔产于安徽泾县(原属宁国府,产纸以府治宣城为名,故称“宣笔”),又名“徽笔”。据韩愈《毛颖传》记载公元前二三年,秦将军蒙恬南下时途经中山(安徽省泾县一带山区)发现这里兔肥毫长,便以竹为管,在原始的竹笔基础上制成改良毛笔。盛行于唐、宋,诸葛氏、吕道人、汪伯立等,均一代制笔名手。元代以后湖笔渐兴,宣笔渐衰,但亦不乏高手,如徽州詹斗山、詹素文、胡竹溪、张天宝、曹索功、胡开文等人,也颇负盛名。

 

  制作工序:宣笔的制作工序十分复杂,从选毫到制成笔,要经过一百多道工序。主要工序有选毫、切割、修削、装潢等。   

  历史渊源:相传秦朝大将蒙恬造笔,当年蒙恬路过中山(今天的安徽泾县一带),得到中山之豪(上等的兔毫)而改良毛笔。唐宋时代是宣笔的鼎盛时期,当时文人墨客以宣城紫毫为上品,而宣笔一度也被作为贡品。宋时的诸葛高等笔工高手更是代表了当时宣笔在全国制笔业的地位和成就。解放后,泾县宣笔厂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宣笔,现在宣笔的品种已达到300余种。   

  宣笔为安徽省泾县文房四宝之一,据韩愈《毛颖传》记载公元前二三年,秦将军蒙恬南下时途经中山(安徽省泾县一带山区)发现这里兔肥毫长,便以竹为管,在原始的竹笔基础上制成改良毛笔。到唐朝时,安徽省泾县便成为全国的制笔中心,故得名为宣笔,随后被列为贡品和御用毛笔,此后制笔名家辈出宣笔盛行全国成为文房四宝珍品之一。近年来宣笔制造业发扬传统工艺,多方求教于书画名家,继承创新,现在宣笔的品种已多达三百多种,选料严格,工艺考究,精益求精。有名家设计的“鹤颈 ”“古法胎毫”、“莲蓬斗笔”、“北尾合毛”,都达到了尖、圆、齐、健的四法要求。它不仅畅销国内各省、市,还远销日本、东南亚、欧、美各国。 

  

【责任编辑:】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