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亲情盈心间 孝道暖人心
来源:今日宣州 作者:陈莉 王芸 发表时间:11-03 08:48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

在杨柳镇华山村,有这样一个家庭。家里的顶梁柱刘发虎多年来独自培养女儿,照顾双亲,赡养孤身一人的三叔和有着精神病的哥哥,用善良的心,维系着一个大家庭。

在这样的大家庭里,可能物质上并不丰裕,但浓浓的亲情温暖着每一位家人。最近,他的家庭被评为2018年度省级最美家庭。

赡养孤身的三叔

清晨5点多,刘发虎推开房门,深秋寒意扑面而来。他匆匆做完早饭,把父亲和三叔安排妥当后,就赶到鸡场里忙活。

今年49岁的刘发虎是一个地道的农民,他有着农民的勤劳,更有着农民的淳朴和善良。多年前和妻子离婚后,他就独自一个人把女儿拉扯大。如今女儿已经上了大学,年迈的父亲也一直和他生活在一起。

今年82岁的父亲患有结核病,并伴有严重性胃病,对于父亲的起居生活,刘发虎总是悉心的照料。“照顾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我哥哥得了精神病,就我一个儿子,我不照顾哪个来照顾?”

除了照顾年迈的父亲,刘发虎还照顾着他的三叔。

今年75岁的刘财传是刘发虎的三叔,早年丧妻,膝下无儿无女。2012年刘财传突发胃出血,差点危及生命,刘发虎及时把他送其到医院抢救。医生说刘财传的胃出血是平时不注意饮食习惯而引起的,经过一个多星期的住院治疗,病情得到好转。

出院后,刘发虎二话不说,主动将三叔接到自己家里赡养。多一个老人生活的家庭无疑给刘发虎增添了许多负担。除了帮他做饭洗衣,还常常为他送医问药,所有的生活医疗费用都是刘发虎一人承担。

孤身一人的刘财传老人,有了刘发虎的照顾,生活规律了很多,之前的胃病也没再复发。为了给老人们解闷,生活清贫的刘发虎,还特意买了台电视机和戏曲光碟,让两个老人打发闲暇时间。

谈起自己的侄儿,刘财传感慨道:“吃他的,喝他的,样样都是他的,自家的儿子也不见得有他孝顺。”

收养精神病哥哥

一个人要养着两个老人,还要供女儿上学,家庭负担很重。即使这样,当哥哥刘发清突发精神病,子女们都不愿意照顾时,刘发虎却义无反顾的承担起了照顾哥哥的责任。

刘发虎的哥哥刘发清,婚后生育一男一女。本来一家四口,生活美满。但天有不测风云,8年前,哥哥刘发清突发精神病,经医院诊断为狂躁型精神分裂症,经过六个月的住院治疗,病情得到控制,出院回家后,间隔时间不长,病又复发,再次送夏渡精神病医院住院治疗了7个月。出院后,病情虽然有所缓解,但仍得不到根治,经常发作。每当发病时,总是到处乱跑,遇东西就砸、见人就打骂,别人见了他总是躲得远远的,时间长了妻子忍受不了他“发狂”时折磨人的痛苦,为了避免疯子丈夫的打骂,曾有过离婚的念头,常年在外打工不回家,子女们见父亲发病特别害怕,干脆躲他远远的在外打工,留下孤苦伶仃的精神病哥哥无人照顾。

“长期下去,我哥的病情怕是会越来越严重,还会扰乱公共秩序。我就想把他接回家照顾,与自已同吃同住。”刘发虎说道。

一个精神病人在家意味着,刘发虎不仅要照顾好哥哥的日常生活,还要担负起对哥哥的监护责任。哥哥的病需要长期药物治疗,为了给哥哥治病,维持全家人的生活,满足女儿日常的学习、教育费用,他不得不将镇上一套房子卖掉来补贴家用,然而刘发虎从不后悔自己所做的一切,在他心里,家人比什么都重要。

“对我来说,亲情和家人是最重要的,像我们对社会也没什么多大贡献,把自己的家人照顾好,也算是为社会做贡献了。”

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也为了能够方便照顾家人。今年刘发虎在家门口盖起了养鸡大棚,发展家禽养殖业。“我如果出去打工,真不知道他们该咋办,所以我就想在家门口找个生计。”

如今,在政府各项扶贫政策的帮助下,刘发虎家的生活渐渐有了起色,谈起自己的女儿,脸上透露出欣慰和自豪,未来的日子,他会陪着家人继续走下去。

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刘发虎是很朴实的农民,他说不出什么大道理,只是默默的做着,一天两天,一年两年,他用一颗善良的心,照料着家人,用点点滴滴的关爱,维系着温暖的家庭。平淡的生活,虽说有些清贫,但有了这份温暖的亲情,再清贫的日子,也会变得温馨和睦。

【责任编辑:柳生】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