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我市工业经济总量壮大质量提升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08-23 08:25

近年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11331”的发展思路,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以“工业突破年”活动为抓手,加强运行调度,推进项目建设,突出企业帮扶,破解要素制约,工业经济总量不断壮大、质量持续提升。

总量攀升,企业规模不断壮大。我市连续三年开展“工业突破年”活动,着力培育大企业、大集团,推进工业经济加快发展,实现了规模工业利润、民营经济税收和中鼎集团营业收入三个“破百”记录。全市工业化率由“十一五”末的38.4%提高到44.5%。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416.7亿元,是“十一五”末的1.56倍,年均增长15%。新增规模企业788户,总数达1389户,居全省第5位,是“十一五”末的2.3倍。实现产值超亿元企业360户、超10亿元企业25户。全市主板上市企业6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0家,地方性场外市场挂牌企业24家。

投资上扬,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十二五”以来,全市1566个工业项目列入省工业投资导向计划,1058个项目竣工投产。累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400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累计工业投入的2.2倍,其中完成技术改造投资1105亿元。全市318个项目获国家和省专项补助2.43亿元。央企合作发展成效明显,累计与央企合作签约项目71个,投资规模731.5亿元;30个项目竣工,完成投资141.9亿元;29个项目在建,投资规模277.3亿元;17个意向性签约项目,投资规模359.8亿元。

结构优化,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全市规模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273.8%,较“十一五”末提高28.07个百分点。全市汽车和装备制造、食品医药、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841亿元,占比达47%,主导产业占据半壁江山。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245户,居全省第3位,实现产值446.8亿元。宁国核心基础零部件产业基地入选安徽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24%和36.6%,较“十一五”末分别提高15和14个百分点。全市实现规模工业利润连续两年超百亿元,2015年达到106.4亿元,总量居全省第5位。“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淘汰关闭小造纸、小化工、小砖瓦、小煤矿等小企业247户。

创新融合,竞争力不断增强。截至目前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66家,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50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49家。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7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5家,省级企业院士工作站3个,博士后工作站10个,其中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1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3家,省级创新试点企业41家。建成宁国耐磨材料、泾县电机、绩溪不锈钢等5家省级检验检测中心。主导参与国家标准制定39项、行业标准制定20项,主导制订省地方标准106项。“两化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十二五”以来,全市累计认定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35户,建设“智慧企业”500户、“数字企业”650户。培育省级及以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4户,其中国家级1户。

壮大主体,民营经济发展活跃。“十二五”末,全市私营企业总数超2.6万户,个体工商户总数达11.5万户。中鼎集团入选2015中国民营500强,3户企业入选2015安徽企业100强。全市累计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2户。6件产品入选首批安徽工业精品。全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6件,省著名商标201件,省名牌产品150件,总数均居全省前列。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700亿元,占GDP比重达71%,占比居全省第1位。(桂根 记者 袁万兵)


【责任编辑:柳生】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