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宣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发展植入诚信基因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09-06 08:30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这句流传了千年的信条道破了“诚信”对于一个人、一个行业乃至一个国家发展的不可或缺。无论是在古老的年代,还是在科技迅猛的当今社会,诚信都是永恒不变的定律。以诚信为支柱、和谐为基石,才能托起城市发展的大厦。

近年来,我市以健全信用制度为基础,以信用平台建设为抓手,以行业信用监管实践为支撑,以构建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为突破口,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随着一系列工作机制的完善,一项项政策文件的落实,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正在我市形成,诚信之光闪耀在江南诗乡的每个角落。

市民在个人征信系统查找信用记录。

搭平台打破无形“藩篱”

8月30日,在市政务服务中心,不少市民在电脑上点击“信用宣城”网站,查阅各项信用信息。“现在市民通过网上查找信用信息简单快捷。查清楚了,在服务中心办事就方便多了!”市信用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几年前,我市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还处于一片空白。工作机制不明确,制度文件空缺,信用数据大多还留存在各行业主管部门。在这种情况下,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明确以市发改委、市人行和市信息办为牵头单位,全面启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2015年,宣城市即制定《宣城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并正式印发。这是指导未来宣城市信用体系建设的纲领性文件,绘制了打造“信用宣城”的“路线图”。根据规划,到2020年,将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政务诚信、商务诚信、司法诚信和社会诚信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市场和社会满意度大幅度提高,经济和社会秩序显著好转,以提高诚信意识和改善经济社会运行环境。

为打破各行业部门间无形的“藩篱”,近年来,我市加强顶层设计,通过构建“一库、一网、一平台”,加大信息归集,实现信息共享,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如果不能建设到位,信用产品应用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市信用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市县一体化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由“一库、一网、一平台”构成,即公共信用信息数据库、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和“信用宣城”网站。公共信用信息数据库依托宣城市政务信息数据库,法人、自然人及各领域信用信息数据。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基于宣城市政务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可实现纵向与国家、省级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互联互通,横向与行业信用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信用宣城”网站集群则提供政策法规、信用咨询和信用信息定向查询等服务。

同时,通过完善行业信息系统,依托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落实企业信息公示制度、信用主体信用承诺制度。推进信用信息应用,在食品药品、公共资源交易、招标投标、PPP项目建设、工商质监、司法等领域广泛使用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提供的信用产品。推送“双公示”信息,在信用宣城网站双公示专栏,集中展示市直单位及县市区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息,并同步推送至市政府“信息公开”栏目及省信用服务平台。

“信用宣城平台目前已归集全市268个部门共计170645条公示记录,其中行政许可167264条、行政处罚3381条,基本实现市域全覆盖。”

为“信用村”授牌。

信用村串联起“生态圈”

5万元的贷款也许对一个普通企业来讲是杯水车薪,但对家住泾县昌桥乡童疃村的马丽花来讲,这是一笔足以改变命运的钱,有了泾县农商行的5万元妇女创业信用贷款,马丽花多年来的养殖梦成真了,生活收入来源也有了稳定持续的保障。

“光凭信用记录,不需要抵押担保就能获得银行贷款,以前真是做梦都没想到过。”马丽花告诉记者,这几年自己一直都有发展养殖业的想法,但受限于村里的信用环境,又没有抵押担保物,几次到银行贷款都吃了闭门羹。如今,凭借村里评定的信用户头衔,终于顺利从泾县农商行获得了创业信用贷款。“有了这张‘信用身份证’,贷款容易多了。”马丽花成功贷款并投资入股村养殖合作社,圆了多年的养殖梦。

其实,马丽花受益的背后离不开宣城市人民银行近年来大力推进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这项普惠金融基础工程。记者了解到,正是由于童疃村“信用村”创建的开展,才让马丽花评上了信用户。

“我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现已覆盖了泾县、旌德、绩溪三县,正在向七个县市区全面推进,显现了益及多方的初步成效。”人民银行宣城市中支征信科科长张斌告诉记者,通过创建信用村等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不仅扩大了银行信贷投放规模,信用村农户、中小企业还享受贷款执行利率下浮,普遍优惠5%-10%。同时,由于守信获益行为不断产生辐射效应,农村信用环境持续向好。

据悉,目前宁国市22个“信用村”平均贷款不良率为0.7%,其中9个“信用村”不良率为0。以“信用村”创建为契机,各地掀起了“护牌”风,促进了旧债的化解,泾县榔桥镇黄田村在“信用村”开始创建时,即有2户农户主动到泾县农商行归还了陈欠贷款本息3.2万元。农村信用环境得到优化,金融秩序也得到了改善。

“截至2018年7月末,宣城市已授牌‘信用乡镇’9个、‘信用村’224个、‘信用示范村’11个,评定信用户55973户,信用贷款达19.78亿元。”人行宣城市中支通过深化“信用创建村-信用村-信用示范村”三级创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正在向全市范围全覆盖推进,初步呈现了农户和中小(微)企业、金融机构、政府部门三方受益的效应。一个串联全市的农村信用生态圈正逐步形成。

“信用村”贷款签约仪式。

“给合拳”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你拨打的机主已被宣城市人民法院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请谨慎交往,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您的支持和参与。”如此“尖锐”的声音来自宣城市人民法院为部分失信被执行人定制的手机彩铃服务。6月15日,失信被执行人甘某正是在这样一段彩铃的敦促下,主动将1万元执行款交至宣州区人民法院。

甘某是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被告,经法院判决后,其未履行生发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后被法院依法的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6月14日,躲避在外的甘某从朋友处得知法院为他量身定制了一段彩铃,颜面扫地的他老老实实联系执行法官,并将部分执行款交至法院。

“我们的主要目不是让谁丢人,而是督促他履行义务,让他以后诚信做人、做事”。宣城市法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给“老赖”们定制的这款手机彩铃是宣城市法院与市移动、联通等公司合作,由法院出具协助执行通知书,通过对“老赖”手机定制编辑彩铃的方式施以惩戒。据了解,该项彩铃“老赖”自己取消不了,必须履行完全部义务,再由法院申请将该彩铃关闭。

除了“老赖”彩铃,走进宣城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市民可以看到,在大厅的电子曝光台,不断播出不良企业的相关信息,单位名称、不良行为、处罚日期等信息一目了然。此举不但打击了招投标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同时也起到警醒震慑作用。

2017年5月,宣城市印发《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实施方案》,提出对重点领域和严重失信行为实施联合惩戒,并建立联合奖惩响应机制。

为此,我市实施了行业“红黑名单”制度,建立食品安全、农产品质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商贸企业、生产企业、文化市场、纳税、安全生产、建筑工程、产品质量、物价、旅游等行业领域红黑名单制度。公开发布红黑榜,实施守信激励,推进联合惩戒,对出入境检疫企业实施信用等级动态管理,开展打击假冒伪劣食品药品专项检查,查处建筑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开展价格诚信监管工作,依法从严从重处理;推进试点示范,确立县域信用建设、农村信用建设2类区域试点,中小微企业、未成年人、食品药品监督、环境保护、出版物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价格、建筑市场、旅游市场领域信用建设等9类重点行业领域试点。

这一系列“组合拳”,对失信者形成强大的社会和舆论氛围,不断“压缩”失信者的生存空间,让失信者在生活和工作中处处受限,寸步难行,构建起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一张网”。

走进中小学课堂的诚信金融读本。

为发展植入诚信基因

没人看管,也没有监控设备,市民选好西瓜,按标签价格扫二维码付款即可。今年入伏以来,宁国市区的40多个无人售瓜点一下子成了朋友圈的“网红”。遵守秩序、自觉扫码,一个夏天就要过去了,无人售瓜点却几乎没有出现拿瓜不给钱的现象。

其实又何止是无人售瓜,通过形式多样的诚信文化教育,诚信已逐渐在我市蔚然成风。诚信文化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石,既是文明城市应有的品质,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涵。当诚信精神融入城市发展的血脉、成为市民的生活态度时,城市的梦想就有了最坚固的基石。为持续推进诚信文化建设,我市始终坚持多渠道、多方位构建诚实守信的宣传氛围,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诚信文化教育宣传活动,不断提高法人、自然人诚实守信的自觉性。

加强宣传引导,浓厚信用氛围。我市不仅创新宣传形式开展专项宣传,更依托系统性的工程使诚信文化建设持续、深入的推进。于2017年编撰了《幼儿诚信故事》和《诚信与金融》教材,在全市幼儿、中小学开展诚信教育,打造了“诚信成长计划”。

该“诚信成长计划”旨在创新探索将诚信文化知识普及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针对幼儿、小学生及中学生共分为“启蒙”、“育林”、“成才”三阶段,在全市幼儿教育、中小学国民教育中开展诚信教育,将诚信的种子种在学生心中。

据悉,截至目前已有两千余名学生接受了诚信与金融教育。预计2018年宣城市还会有50余家学校将课程纳入教学计划。

随着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入,诚实守信正逐渐从一个宽泛的道德概念,衍变为前所未有的强效制约力,成为助力我市转型发展的催化剂。

“下一步,我市还将在信用制度建设、信用平台建设、信息归集共享、实施联合奖惩、信用文化建设等方面全面发力,全面推进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同时充分发挥各类媒体在诚信建设中的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继续扩大宣传覆盖面,推进诚信文化宣传教育不断引向深入,做出新意、做出实效,为发展植入诚信基因。”市信用办相关负责人说。(记者 徐文宣/文 汪鸣/图  中国宣城网)

【责任编辑:柳生】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