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泾县移民后扶:“小杠杆”撬动扶贫“大盘子”
来源:宣城新闻网 作者:孙烨 发表时间:09-02 09:31

在实施移民后扶项目过程中,泾县积极发挥移民后扶项目资金在改善移民贫困村基础设施、加强移民生产技能培训、促进移民增收中的作用,加快水库移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努力实现水库移民与全国人民一道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基础设施:筑牢脱贫之“基”

泾县地处皖南山区,由于历史及自然原因,目前全县99个移民村有接近1/4处在连绵起伏的大山之中,交通不便成为制约这些移民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2011年以来,县移民主管部门将改善交通基础设施作为扶持移民村脱贫、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着力点,通过实地走访勘察、召集移民代表开会研讨,积极引导移民后扶资金向改善移民村基础设施上倾斜,在畅通移民出行的同时,又能积极促进当地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特色种养殖业的发展,有效夯实了脱贫的基础。

7月28日一大早,虽然太阳只冒了个尖,但暑热已经在山城弥漫开来。泾县移民办的工作人员就奔赴琴溪镇马鞍村勘察道路建设项目。“马鞍村是移民村,也是建档立卡贫困村。”该委分管领导说,“要想富,先修路。基础设施改善是促进当地脱贫致富的首要前提。马鞍村有优厚的自然资源,土壤肥沃,适合发展种养殖业,但道路不便却卡住了发展的‘脖子’,近几年我们按照‘精准施策、精准扶持’的思路,在道路建设上给予他们极大的帮助,现在马鞍大多数村组都修建了水泥路。”

而正是得益于后扶项目的培基,马鞍村的产业蒸蒸日上。“县里两个大型大棚蔬菜种植基地,其中一个就在我们马鞍村。”该村第一书记朱丽辉说,“正是这几年给我们安排的后扶项目,给我们解决了交通难题。”他指着脚下平坦、整洁的水泥路,“这是去年的后扶资金安排的项目,直通我们的蔬菜种植基地,游客来观光采摘,蔬菜运输都方便多了!”

除了交通设施,在农田水利、人饮工程、美丽乡村建设、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上,该县移民办也积极作为,主动会同扶贫部门加强与行业部门的沟通衔接,争取在安排年度计划中给予移民贫困村优先支持,2011年以来共实施后扶项目98个,其中80%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完善了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条件,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移民村夯实了坚定的基础。

技能培训:授人以渔补短板

“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在不断改善移民贫困村基础设施的同时,泾县还针对各个移民村的实际情况,结合贫困移民发展产业和就业需要,大力开展劳务培训,让移民掌握一技之能,实现增收致富。

榔桥镇乌溪村的李大爷,是一名有着20多年“移龄”的老移民了,每天早上,他都要到自家的鸡舍里仔细的查看查看。“08年以前,主要是在外打工挣钱,一年辛苦劳作,挣不了多少钱又想家。”他说,“后来县移民办、扶贫办、农委、乡政府给我们安排了一次养鸡技能培训,我就借着这次培训,靠着政策扶持,自己搞了个养鸡场,参加了合作社。”他笑着说,“现在每年能出栏土鸡2000羽左右,收入轻轻松松超过5万元了,日子也比以前好多了。下一步正打算扩大规模,有移民项目的扶持,生活会越来越好的!”

在推进移民精准扶贫培训工作中,该县按照进村入户、精准到人的原则,对24个移民贫困村的120多户贫困户劳动力逐户进行了精准摸底,建立了详细的技能需求台账。今年以来,该县移民办主动协调扶贫办、农委等部门共培训贫困移民户家庭劳动力540人次,占全县技能培训总人数的15%。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该县移民办负责人说,“国家《关于切实做好水库移民脱贫攻坚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确保2018年前所有贫困移民劳动力至少能掌握1项实用技能’,我们就根据各个移民村产业发展方向,结合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美好乡村、旅游发展等规划建设,加强对贫困移民的农业生产技能培训,积极协调有关企业、合作社帮扶贫困移民开展灵活多样的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帮助贫困移民早日摆脱贫困,让他们共享国家改革发展成果。”

特色产业:拓展增收新渠道

夏日的云岭镇建设村,微风拂过青翠碧绿的荷塘,送来荷叶荷花的清香。这片3亩的荷塘,就是该村移民户周阿姨的成果。目前正值莲子采摘季节,来赏荷观光、购买莲蓬莲子的游客让周阿姨忙的不亦乐乎。

“莲蓬10元3株,莲子20元1公斤。”周阿姨一边将3株莲蓬递给客人,一边回答其他游客的提问。“当时是县移民办、扶贫办等几个单位鼓励我们贫困户种植的,我抱着试试的心态种了3亩,想不到莲子这么高的产量,6月到10月都是挂果期,平均每亩400多公斤,赚了两万多元,比种植水稻赚得多,也轻松得多。”

据了解,在移民脱贫攻坚战中,泾县移民办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和乡镇,挖掘贫困移民村资源和产业优势,重点扶持发展能让贫困移民直接受益的种植、养殖等特色产业,努力实现“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着力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县移民办通过调研倡导我们发展莲子种植项目,对村民增收效果是相当明显的。”建设村党支部书记说,“目前我们的种植农户已经有20多户,项目不仅带动了村民增收,还提高了村集体收入,村委会还牵头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十三五’期间县移民办还将安排后扶资金给我们建一间莲子加工厂,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我们移民村脱贫指日可待!”

除了特色种养殖业,泾县移民办在规划“十三五”规划时,还充分考虑各移民村独特景观资源,结合水利风景区建设,加快发展库区观光、休闲、度假等特色旅游,建成一批以移民农家乐为主的生态旅游村。同时,积极引导龙头企业、社会资本参与移民村产业开发,并通过股份合作、订单农业等形式,建立起与贫困移民户、合作社之间的紧密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移民真正分享产业链延伸、产业功能拓展的效益。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在2020年前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在我们这一块,就是要积极发挥移民后扶资金及项目的杠杆作用,带动更多的涉农资金向贫困村倾斜。”该县移民办负责人说,“产业发展是增加移民收入的根本措施,‘十三五’期间我们将不断加大投入,创新方法,重点实施,全力打造产业发展新格局,促进移民脱贫增收新突破。”(孙烨)

【责任编辑:柳生】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