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章渭本:脱贫路上尽显党员本色
来源:宣城新闻网 作者:周明助、高建慧 发表时间:06-20 14:51

章渭本正在编织竹器

家里6口人,其中4人就有不同程度的残疾,老的老,残的残,小的小,面对这个支离破碎的家,绩溪县瀛洲村仙川村的老党员章渭本坚定地说:“有党的扶贫好政策,没有过不去的坎!”

灾难频频“光顾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家庭的不幸却各不相同。

今年74岁的老党员章渭本,是绩溪县瀛洲村仙川村人,与妻子胡秋华结婚后共生育了四个女儿。二女儿章学红四岁时,因玩耍一不小心从二楼摔下来,这一摔,犹如晴天霹雳:医院诊断结果是“外伤后脑垂体损伤”,无法医治,今后只能从事简单轻巧的家务。

祸不单行。1994年三女儿章继红突然无意识摔倒在地,口吐白沫,不醒人事,送医后确诊是“脑外伤癫痫”。从此,她的病情随季节变化、生理周期的改变、甚至无意间的大声音刺激时常发病,几乎成了半个废人。1998年她与一个先天性弱视的男子结婚,丈夫因视力问题,不能从事田间作业,只能靠吹唢呐勉强维持生活。更不幸的是,婚后生育的第一个女儿又不幸夭折,好不容易直到2001年才顺利生育一个儿子。2013年开始至今,三女儿家接二连三发生不幸,不是摔下山坡,就是“扑进”油锅,成了医院的常客……

2008年4月,58岁的妻子突然剧烈头痛伴随恶心呕吐,送至上海华山医院后被确诊为“左后交通动脉瘤和左侧椎动脉动脉瘤”,立刻进行了手术治疗,手术共花费16万元。妻子的命是保住了,但落下了左眼视力为零、反应迟钝的严重后遗症,还欠了 5万元的外债。

自力更生“斗”贫困

全家6口人,4人就有不同程度的残疾,老的老,残的残,小的小,生产生活重担一下了全压在了章老一人身上。

由于建筑工地已不要六七十岁的老年人了,为了生计,他就到离家不远的蔬菜大棚里帮人打工。从此,人们常常见到他矮小、瘦弱的身体忙碌在蔬菜大棚里,犁地、锄草、摘菜,每天工作10来个小时,常常挥汗如雨,每天含辛茹苦才得到极其微薄的50元日工资。

为了生计,他又捡起了别人因“赚头不大”而放弃好多年的蚕业养殖。因为养蚕一年有三季,投资小,见效快,2016年他光养蚕一项收入4000多元。但天有不测风云,2017年,因飞机喷药防治松毛虫,桑叶沾了药,蚕就不能吃了,章渭本的养蚕挣钱梦也随之破灭。之后,考虑蚕桑老化,章渭本只好挖除蚕桑全部种上了油茶。

“我还能动,我得靠自己。别人的帮助,虽然能一定程度上改善我的生活,但要脱贫,还得勤俭持家。”家人经常听到章老这样乐观地说。

脱贫路上越走越畅

2014年,经过本人申请,镇村评议与公示,章渭本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成了精准扶贫的对象。

精准扶贫以来,镇计生干部在例行走访时发现,发现章老家客厅的桌下有“堆积如山”冬瓜南瓜,就询问为何不卖换些钱。章渭本道出了实情,上县城卖了路途太远,年纪大了坐公交搬上搬下不方便,只有喂猪。帮扶干部立即与镇政府食堂师傅取得了联系,用市场同等的价格卖给镇食堂。他家的青菜、萝卜、腌菜、冬瓜等蔬菜上了镇政府的餐桌,目前每年此项收入达1500多元。

每到十月以后,农村里进入一年中最农闲季节。但章老没闲着,上山挑选粗细均匀,生长期较长的毛竹。雨雪天气就在家砍、锯、切、剖、拉、撬、编……用他那双柔韧、粗糙而又灵巧的双手编织一件件背篓、筛子、簸箕、竹篮、火熥等农家常用的竹器生活用品。镇村帮扶干部主动帮他联系客户,把他编织的竹器产品发到朋友圈与微信群推广,打开了产品的销路,让章老有了一笔较稳定的收入……

从章老家庭实际出发,镇村帮扶干部利用扶贫资金帮他发展养猪养牛与发展笋竹两用林等项目。章老带领残疾家庭成员顶着草帽、穿戴蓑衣风里来,雨里去为家畜们准备“口粮”。喂猪放牛很辛苦,但看到它们一点点的长大,再看到家里“一卡通”的存折上渐渐提升的数字,章老心里乐滋滋的。

自助者天助之,自强者天强之。发生在章老身上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最普通农民身上的美德和力量,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年近古稀老共产党员,在党的好政策引领下,通过自己的努力脱贫致富,更充分展现了一个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脱贫路上敢于担当的坚强本色:“没有过不去的坎!”。(周明助、高建慧)

【责任编辑:柳生】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