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辉煌40年] 我市农业农村改革开放40年新闻发布会举行
来源:宣城新闻网 作者:记者庆丰 实习生章锡生 发表时间:12-21 09:46

宣城新闻网 12月20日上午,“辉煌40年” ——宣城改革开放发展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之宣城市农业农村改革开放40年新闻发布会举行,市农委相关负责人向媒体通报了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所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市农业农村领域发展面貌焕然一新,广大人民群众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持续加强农业、农村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对标沪苏浙,紧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盯牢增加农民收入和绿色农产品有效供给目标,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经济稳中有进、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和农村改革全面展开的新局面。

一、农业生产能力登上新台阶

一是生产稳中有进。2017年农业总产值达244.05亿元,是1978年的59.5倍。粮食产量稳定增长,2017年粮食达133.2万吨,高于近五年平均值,较1978年增长86.4%;同时,较1978年的3个县域粮食不能自给,目前早已实现完全自给。主要农产品供给稳定,棉花总产3600吨, 较1978年增长21.3%;油料总产10.1万吨,是1978年的6.7倍;蔬菜总产76.5万吨,是2012年的3倍;水果总产8.4万吨,较2012年增长20%;茶叶产量3.39万吨,是1978年的8.3倍;肉类总产24.4万吨,是1978年的7.9倍;禽蛋产量5.3万吨,是1978年的7.5倍。2017年水产品总产达10.88 万吨。二是科技支撑有力。全市农机总动力现已达到260万千瓦(含农用运输车动力),较2012年增长16.6%,是1978年的10.1倍。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73%,较2012年提高15个百分点。近年来,通过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我市基层农技推广机构达到“三有”标准,基本具备履行公益性职能的能力。实施农技人员包村联户,入户率、满意度均居全省前列。宣城现代功能农业科创园建设有序推进。

二、特色优势产业迈出新步伐

一是茶产业提质增效。今年首次成功举办第七届安徽宣城“泾县兰香”茶叶博览会。连续组织参展中国(杭州)国际茶叶博览会,第二届获金奖3个(占全省近1/3)。截至目前,全市换种改植和新开辟无性系良种茶园累计17.5万亩,建成标准高效茶园累计12.51万亩,近四年改造低产低素质茶园8. 31万亩。全市茶园“三品”认证面积已达92%。建成1030亩的泾县全国有机农业(茶叶)示范基地,建成2个全国绿色食品(茶叶)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总面积10万亩。7个产品入选农业部“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茶叶类)”,占全省1/3。二是家禽产业转型升级。开展家禽养殖标准化提升,推进“宣州鸡”地方品种选育和品牌创建。成功抗击2013 年、2017年人感染H7N9流感疫情影响,全面推进转型升级发展。三是水产健康养殖。创建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0个。稻渔综合种养跨越式发展现已达10.4万亩,居全省第4位,成为农民脱贫致富新途径、新亮点。2017 年全省稻渔综合种养现场会在宣城召开。“南漪湖”“中国幼蟹第一镇” 等区域性品牌颇具影响。四是其他产业巩固提升。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合计198.75万亩,发展优质专用水稻生产已达50万亩。连续多年落实市政府民生实事,实施保障性蔬莱基地能级提升。稳定发展中药材产业,积极发展“烟+N”特色产业,今年全国烟农增收现场会在我市召开。

三、农业绿色发展实现新成效

一是发展绿色种养。建立水稻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市级示范点2个。成功抗击今年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实施生猪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全市累计创建部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18个、省级28个。禁养区内472个畜禽养殖场(户)已全部关闭或搬迁。二是注重品牌培育。宣州创成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广德、宁国、泾县、旌德创成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宁国争创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绩溪争创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市“三品一标”农产品累计476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152个,绿色食品179个,有机食品130个,农产品地理标志15个。全市累计农业类中国驰名商标7件、省著名商标135件。三是秸秆综合利用。积极组织参展省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博览会。2017年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 23%。四是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组织参加省畜禽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展览会。2017年,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0%,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88. 9%。五是化肥、农药零增长。连续多年完成零增长目标,2017 年全市农药使用商品量3247.2吨,化肥使用量增幅控制在0.4%以内。六是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保护生物多样性,防除加拿大“一枝黄花”。落实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组织开展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

四、农村三产融合获得新进展

一是抓加工。市政府出台加快发展行动方案,配套扶持政策,推动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发展。2017 年,全市农产品加工总值达810亿元,较2012年增长85.8%。二是抓园区。创成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示范区5个(国家级2个),创成省级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区7个(国家级1个)。宣州现代农业产业园创成省级园区,宣城现代功能农业科创园、洪林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旌德路西田园综合体等加快建设。宣州区洪林镇、广德县邱村镇获评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占全省2/9. 三是抓主体。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455个,较2012年增长40.4%;省级及以上98个,较2012年增长3.2%。创成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达180个(省级示范联合体33个)。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达3520个,省级以上示范合作社102个(国家级46个);家庭农场达7839个,省级示范家庭农场达167个。推荐培养农业领域“四带”乡土人才148人,2014 年以来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8520人。四是抓融合。今年代表安徽省参加长三角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博览会,指导成立了市级休闲农业协会。全市累计建成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省级以上示范县7个(国家级3个、全省14个),省级以上示范点21个(国家级4个占全省1/5),省级以上精品线路3条(国家级1条占全省1/3)。 建成中国美丽休闲乡村8个(占全省1/3强),建成省级以上“一村一品”74个(国家级14个占全省近1/7),建成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星级创建五星级(企业)园区7个,全国十佳休闲农庄1个,省级“十佳休闲农庄”、“休闲农业精 品线路”、“十佳特色农业节庆活动”各2个。宁国市获评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范例,占全省1/3;泾县实施信息进村入户部级试点。2017年全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1809万人次,实现营业性收入82.5亿元,较2012年增长131.7%。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7.1亿元,是2013年的5.7倍。

五、农村重点改革取得新突破

改革开放后,我市全面推行家庭联户承包责任制,极大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农村活力进一步释放。目前,我市进一步狠抓农村重点改革,推动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突破。一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我市被确定为全国首批50个地级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市试点。全市822 个村已基本完成清产核资,完成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村达804个,年底全部完成改革。二是农村“三变”改革。全市开展“三变”改革村达411个,村集体投入资金2.13亿元;入股农户38900户,投入资金4370万元,已实现收益2680万元。有77个村集体实现分红,累计分红889.2万元。2017 年省农村“三变”改革工作会在旌德召开。三是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率先出台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实施意见,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125万亩,较2012年增长141.4%;流转率已达45%, 较2012年提高22.5个百分点。建成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7个县级数据库,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上线运营。全市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已完成交易108宗,交易额3211万元。旌德县颁发安徽省首本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不动产权证书。四是其他改革。小型水利产权制度改革、国有林场改革全面完成,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旌德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宣州农房抵押贷款试点和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劝耕贷” 等顺利开展,2018年落实2683万只肉鸡参保养殖特色保险。

六、农村民生改善展示新风貌

农村水利、道路交通、电力等基础实施不断改善,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推进。河长制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林长制在全省率先试点。打造“皖南川藏线” ,全域旅游加快推进。2012- 2017年,完成5.76 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农村居民安全饮水得到充分保障,农村五保供养标准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县城医共体试点实现全覆盖,数字化农家书屋在全省率先启动建设。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连续多年保持高位并高于经济增速,2017 年达到14590元,较2012年增长41%,是1978年的180.6倍。2012-2017年, 累计完成8.98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从3.2%下降至0. 06%,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04 人,109个贫困村脱贫出列。截至2017年底,美丽乡镇和省级中心村整体建设进度达96%,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全面实施。农村党群干群关系融洽,社会和谐稳定,农民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进入新时代,党中央适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绘就“三农”发展新蓝图。我市农业农村工作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四届六次全会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本轮机构改革方案要求,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明确工作职能,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以农民增收为核心,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产业发展,着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在新起点上进一步对标沪苏浙,推动宣城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奋力争当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安徽排头兵。


【责任编辑:柳生】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