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第一动力”的时代交响:用创新的“杠杆”撬动未来
来源:安徽日报 作者:桂运安 发表时间:07-08 14:37

科技创新,就像撬动地球的杠杆,总能创造奇迹。 “墨子号”翱翔太空,首次实现洲际量子通信;“人造太阳”全超导托卡马克刷新世界纪录,向着人类核聚变能梦不断迈进;世界最薄0.12毫米超薄玻璃,打破国外长期垄断……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不断增强创新基因、集聚创新资源、加速跨界融合,推动创新引领,区域创新能力连续7年位居全国第一方阵,引领全省生产总值首次登上3万亿元台阶,创新成为安徽最闪亮的名片。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视察时指出:安徽作为科技大省,这些年抓科技创新动作快、力度大、成效明显,值得肯定。从“科学的春天”到“创新的春天”,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省始终保持着对创新这个“第一动力”的高度历史自觉。创新正成为撬动安徽未来发展的强有力杠杆。

瞄准世界前沿,在原始创新上下功夫

在远程量子密钥分发领域实现新突破,在量子世界首次观察到宇称时间对称,开创性地将超导量子比特应用到量子行走研究中……今年以来,被誉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GDP”的郭光灿院士、杜江峰院士、潘建伟院士3个团队,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等领域取得一项又一项世界突破。

量子科技是当今世界科技最前沿。目前,中科大量子通信研究在国际上已达到“全面领先”的优势地位,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等正在迎头赶上。早在1984年,郭光灿就在滁州琅琊山主持召开了全国第一个量子光学学术会议。 20多年前,在中科大读书的潘建伟就下决心把中国量子通信技术做成世界第一。如今,潘建伟团队在世界上发射首个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开通世界首条千公里级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墨子号”先后被写进2017年新年贺词和十九大报告。

对于科技创新而言,原始创新是“源头活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瞄准世界前沿,努力在原始创新上下功夫,在大科学装置等领域抢先布局。 1977年,我国首次提出建设同步辐射光源的设想。1983年,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在中科大成立;1989年,“合肥光源”发出第一束“神奇之光”,“合肥同步辐射加速器及光束线实验站”因此获得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7年,合肥科学岛建成世界首个、国内唯一的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 2017年,合肥科学岛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正式通过国家验收。

三个大科学装置建成使用后,不仅拿下多个“世界第一”,更是为原始创新提供了科研“利器”。近年来,我省高温超导、量子通信两个项目先后夺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天宫”“墨子”“悟空”等大国重器无不闪耀着安徽原始创新的力量。今年前5个月,中科大在《自然》《科学》《细胞》世界三大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多达9篇。下一步,我省将持续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新建聚变堆主机、大气环境立体探测、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等大科学装置,努力产出更多世界领先的原始创新成果。

攻关核心科技,在技术创新上下功夫

日前,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院传来消息,该院正在建设大口径激光雷达探测装置,建成后将成为国际一流的全高程独立大口径激光雷达大气探测平台。该激光雷达装置的建设和运行,将推动全球天气预报和气候变化研究发展。早在1985年,中科院安徽光机所就建成中国第一台激光大气污染监测雷达,如今已在多个方向打破进口仪器垄断。 0.12毫米,世界最薄浮法电子触控玻璃,接近一张A4纸的厚度! “2013年以前,1.1毫米以下的超薄乃至极薄玻璃,技术和产品一直被国外垄断,所有的超薄电子玻璃都需要进口。现在,我们自主研发生产的0.12毫米超薄浮法电子玻璃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以完全替代进口。 ”蚌埠玻璃院院长彭寿说,核心技术“抓得牢”,国家发展才会“底气足”。

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 “缺芯少屏”是中国制造的一大痛点,为解决这一痛点,我省瞄准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技术创新上下功夫。一枚仅比一元硬币稍大一点的芯片,却拥有每秒千亿次浮点运算的强大功能……中国电科38所发布的“魂芯二号A”芯片,广泛运用于雷达、电子对抗、通信、图像处理、医疗电子、工业机器人等领域。合肥京东方10.5代线正式投产,在新型显示面板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由原来行业的“追随者”转向“领跑者”。

世界第一台VCD、世界第一台量子计算机、世界首款多语种实时翻译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技术创新由慢到快、由弱到强,科大讯飞智能语音技术世界领先,阳光电源光伏逆变器发货量全球第一,应流集团研制的航空发动机用单晶叶片打破国外垄断。近年来,合肥通用研究院“极端条件下重要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与维护”项目,获得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一批产业年产值超千亿元,成为安徽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引擎。

汇聚创新要素,在成果转化上下功夫

今年3月底,上交所公布科创板第二批获受理企业名单,技术起源于中科大潘建伟院士团队的国盾量子赫然在列。全球首款使用量子密钥的商用安全加密手机、全球首个基于半导体量子芯片的量子计算云平台、中国首台脉冲式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诞生……目前,合肥市高新区拥有国盾量子、国仪量子、本源量子等主营量子技术企业5家,量子关联企业20余家,全区直接从事量子领域的科研人员数达600人。合肥市量子信息产业相关专利占全国总量的12.1%,排名仅次于北京,位居全国第二。

为抢占量子科技制高点,并推动量子信息技术走向产业化,我省把创建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作为科技创新“一号工程”,在全球范围内吸引和培育量子技术领域各类人才,引导更多量子技术科研成果在安徽进行转化。同时,我省组建100亿元的安徽量子基金,基金投向立足于量子科学领域,主要投资但不限于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测量等量子科学领域有关企业和上下游企业,以及其他前沿技术企业,助力把量子信息产业打造成为全球领跑产业。

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必须加快推进科研成果转化。聚焦重点领域“种大树”、对接优质资源“建森林”、立足国际平台“聚人才”……为汇聚创新资源,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我省已建设中科大先研院、中科院创新院、合工大智能院等首批20家新型研发机构,目前全省超过80%的工业企业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关系。我省探索的“新型研发机构市场化管理改革”,着力破除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障碍,成功入选国家“全创改”百佳案例。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持续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建设一批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研发平台、技术转移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大幅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去年,我省新认定省级孵化器23家、备案众创空间47家,建成运行省科技成果在线登记系统和网上技术市场平台,制订出台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科技融资担保机构建设方案。通过科技与市场的深度融合,我省“创新之花”陆续结出“产业之果”,转变成强大的科技竞争力和现实生产力。

【责任编辑:柳生】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