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08-05 08:19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省综合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飞跃,以改革创新的昂扬姿态挺进新时代,加快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

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本报记者 郑莉


李晨/制图

编者按

70载砥砺奋进,70载春华秋实,鲜红的党旗凝聚磅礴力量,人民的接续奋斗换来江淮大地沧桑巨变。江淮儿女勠力同心,在一穷二白的纸上绘出最新最美的图画,书写波澜壮阔的建设、改革和发展故事。本报今起陆续推出专栏《70年安徽礼赞》《70年安徽典范》《70年安徽之最》《70年安徽影像》《70年安徽大事》,从不同角度全面展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壮阔历程和伟大成就。

近日,我省海螺集团和铜陵有色金属集团两家企业携手入围世界500强。回望1949年,全省工业企业不到80家,工业固定资产不足亿元,年产值仅有4.4亿元;而到了2018年年末,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421户。70年前一穷二白的传统农业省,已成长为闪亮的新兴工业大省,加速向工业强省迈进,长出世界级企业的参天大树。

70载披荆斩棘、砥砺前行,江淮大地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数千万江淮儿女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加快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安徽综合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飞跃,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创新活力加速迸发,实现农业大省、工业大省、科技大省的“三级跳”。

迈入新时代、站在新起点,安徽高站位深化改革,高质量推动发展,高水平扩大开放,勠力奋斗,破浪前行,奏响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强音,续写更壮阔的改革发展新篇章。

综合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吹响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的“进军号”

——从1949年的全省工业企业不到80家,到2018年年末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421户;从1952年的第一个GDP数据22.9亿元,到2018年全省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大关

7月12日,三只松鼠在深圳证劵交易所创业板挂牌上市,成为今年我省首家在A股上市的企业。截至目前,我省共有103家上市公司。

企业发展步履铿锵,经济发展气势磅礴。越来越多的安徽元素在世人面前闪耀光芒,折射出江淮大地70年来的华彩蝶变。全球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并在轨运行,世界首条千公里级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京沪干线”正式开通,世界首台量子计算机研制成功,全球最薄触控玻璃实现量产,全球最高世代线液晶显示面板建成投产……一次次“高光时刻”,一批批举世瞩目的重大发展成果,都刻上了“安徽烙印”。

打开记忆的时空,回望岁月沧桑。从一个一穷二白的传统农业大省,到努力闯出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新路,70年来安徽所走过的征程,就是一部激荡人心的奋斗史。

这是一段矢志不渝加速工业化的奋斗历程。

从曾经的30年累计产销叉车1万台,到现在的单月产销1万台。今天的安徽叉车集团,已是一家连续28年摘取中国叉车行业桂冠、跻身世界七强的叉车企业。从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安徽叉车集团持续演绎中国叉车行业的“传奇”,“合力”品牌已成为国际工业车辆行业中响当当的“中国品牌”。

历史的镜头切换到新中国成立伊始:1949年,全省工业企业不到80家,工业固定资产不足亿元,年产值仅有4.4亿元;而镜头再聚焦到2018年年末: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421户,规模以上工业中,40个工业大类行业有32个增加值保持增长。

这是一段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的崛起进程。

从1982年提出把发展小城镇作为“改变农村面貌的前进基地”,到世纪之交提出推进“两点(合肥、黄山)一线(沿江城市带)”布局,到明确提出壮大中心城市,再到作为全国第一批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按时完成国家下达的试点任务,安徽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走出一条高质量、可持续、广包容的城镇化道路。

70年来,安徽综合经济实力实现了巨大飞跃。一组组跻身全国前列的数据,是对安徽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最好诠释。

据省统计局权威数据,我省第一个GDP数据是1952年的22.9亿元;到了1978年,全省生产总值达114亿元。而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间,全省GDP年均增长约10.5%,高于同期全国增速。全省生产总值于1985年、1993年、2000年、2007年、2012年分别比1978年翻了一番、两番、三番、四番和五番。2018年,全省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大关,达到30006.8亿元。人均GDP也在节节攀升,于2007年、2010年、2013年、2017年分别突破1万元、2万元、3万元和4万元。2018年人均GDP达到47712元(折合721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我省已实现由低收入水平跃上中等收入水平的行列。

改革创新不断释放活力优化结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越走越宽广

——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7个、省级创新平台32个,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1952年的75.1%下降到2018年8.8%

“订单供不应求,一期项目每天的产能达到1700万颗集成电路,还在继续扩产。”合肥通富微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国强告诉记者,通富微电选择在合肥“创芯”,是因为看到了合肥这个“后起之秀”蕴藏的巨大市场发展潜力。

从几乎一片空白,到如今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已形成涵盖设计、制造、封装和测试、材料等全产业链,集成电路产业正在成为支撑合肥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产业。目前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7个、省级创新平台32个,发明专利授权及申请470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8家。这只是安徽以创新驱动为战略支撑,抢占发展制高点的一个写照。

下好创新“先手棋”,关键要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创新,正汇聚起一个内陆省份从跟跑并跑到并跑领跑的蔚然动力。安徽始终坚持把创新作为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先后实施“科教兴皖”“创新型强省”战略,推进“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和新时代“一室一中心”建设,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立足创新推动发展,实现经济增长由以投资拉动为主向创新引领的重大转变。

在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安徽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从“大包干”,到农村税费改革,再到农村综合改革,安徽树立起中国农村改革的标杆。抓住“放管服”改革“牛鼻子”,守住国企国资改革“主阵地”,增强财政金融改革“源动力”,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争当击楫中流的改革先锋,安徽正在进一步擦亮改革的“品牌形象”。

改革释放活力,创新激发动力,70年来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新中国成立之初,安徽产业结构层次偏低,农业增加值所占GDP比重高达70%以上。到了改革开放初期,依然是工业基础薄弱的农业大省,国民经济中农业占比近50%,全省25%的人年均收入在40元以下。

40多年来改革开放潮涌不断,推动安徽实现了由农业大省向工业大省的历史性转变。上世纪80年代,推行国有企业“利改税”改革和生产经营承包责任制。90年代初,在国有企业开展现代企业制度试点改革,大力兴办乡镇企业,重点发展轻工、家电、纺织、食品等产业,工业增加值在1996年历史性超越农业。

进入21世纪,安徽相继实施县域经济、轻工大省、工业强省、制造强省等重大战略,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动力、主引擎作用日益增强。2018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1952年的75.1%下降为8.8%,第二产业由9.9%大幅跃升为46.1%,第三产业则由15%上升至45.1%。三次产业占比排序由“一三二”转为“二三一”,农业趋向规模化、产业化,工业趋向高端化、集群化,服务业趋向现代化。

70年来,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30年前从大别山区一家小铸造厂起步,到成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企业,应流集团促进产品结构从“中高端”向“高尖端”跨越,是安徽工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的缩影。

1949年我省工业增加值仅1.8亿元,1978年工业增加值提高到36.3亿元。改革开放以来,从建设轻工大省到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力推进“三重一创”建设,实施“制造强省”战略,安徽坚持提升速度与提高质量并举。

近年来安徽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工业经济突飞猛进。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安徽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传统产业新型化、主导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攀升全球价值链,越来越多的产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在江淮大地集聚,涌现出马钢、海螺、江淮、奇瑞、科大讯飞等一大批颇具影响力的企业。2018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3%,居全国第4位、中部第1位。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3.8%,对全部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65.1%。

在发展中探索谋民利解民忧新路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全省就业人员由1978年的1873.4万人增加到2018年的4385.3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81年的425元增加到2018年的3439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46元增加到13996元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政府关心我们,想不到老了还能住上这样的新房子,现在买东西只需走几步路,生活太方便了。”年逾八旬的吴培根是五保户,原来住在黄山市歙县石潭村石汰自然村,走山路来回一趟就要三四个小时,到集镇买点生产生活用品都要肩挑背扛,极不方便。搬到了霞坑新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后,日子越过越舒坦。

就业、医疗、养老、低保等,是人民群众生活的基本保障。70年来,安徽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聚力攻坚,实施共享发展行动,持续推进民生工程,在发展中不断补齐民生短板,闯出行之有效的谋民利、解民忧的新路径。

合肥市南门小学是一所百年名校,金寨县天堂寨镇同心小学是一所位于大别山腹地的乡村学校。通过“空中课堂”,这两所学校可以共享名师所授的所有小学课程。

教育始终是民生焦点。70年来,安徽教育实现了从人口大省到教育大省的历史性跨越。学前教育蓬勃发展,义务教育实现了全面普及和基本均衡两大跨越,“有学上”的任务已经完成,“上好学”的愿景正在致力推进。安徽特色教育品牌集中彰显,在全国首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铜陵经验”,成为全国第9个、中部第1个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全覆盖的省份。

“以前看病报销真是件头疼事,1600多公里路,20个小时车程,来回一趟累得够呛,现在好了,医院直接刷卡结账,再也不用来回折腾了。”在四川肿瘤医院做完手术的天长市仁和集镇居民刘恒芹感慨地说。

社会保障体系是民生的保护网。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全省7000万人民享有了基本医疗保障,实现全覆盖;财政投入持续加大,2018年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490元;医疗保障待遇稳步提高,异地就医住院实现在全国范围直接结算,看病报销更加便捷、高效。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70年来,安徽实现了劳动就业制度由“统包统配”向市场化导向转变,就业总量持续增长,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就业政策与就业服务体系日趋丰富完善,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全省就业人员由1978年的1873.4万人增加到2018年的4385.3万人。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攻坚是重大政治任务和最大民生工程。安徽加快实施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多维度聚焦精准扶贫,推动脱贫攻坚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2014年,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88万户484万人,31个贫困县,3000个贫困村。截至目前,我省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2.6%下降到0.93%,减少近11.7个百分点;22个贫困县先后退出,2936个贫困村顺利出列。

收入持续提高,分配更加公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81年的425元增加到2018年的3439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46元增加到13996元。

吃得更放心,住得更宽敞,行得更通畅,环境更优美,空气更清新……2018年,全省33项民生工程投入首次超过千亿元,达到1067.3亿元,增长13.5%。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奋进中的安徽正站上一个跨越发展的新起点,奋力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昂首阔步迈向新的辉煌。

【责任编辑:柳生】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