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英雄儿女》第一集:祖国召唤
来源:央视网 作者: 发表时间:10-22 10:26


2020年9月30日,我们的祖国再一次迎来了“烈士纪念日”。

自2014年以来,每年的这一天,在北京,在全国都要举行隆重的纪念仪式。纪念在长期的斗争中,无数革命先烈,为着民族的独立、国家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抛头颅,洒热血,建立的丰功伟绩。他们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今天,祖国的每一分钟,都在进行着生机勃勃的崭新创造,都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

但是,我们不能忘记曾经走过的过去。

辽宁丹东市,鸭绿江水缓缓流淌,为我们讲述着七十年前发生的故事。

刚刚诞生一年的人民共和国面临危难的时刻,千千万万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响应祖国号召,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战争中去。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国家安全,维护了世界和平。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这,本来是发生在朝鲜半岛的一场内战。但由于美国的强势介入和直接出兵,把美丽的三千里江山变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最大战场。

6月25日,在中南海,毛泽东主席突然接到电话,是周恩来总理打来的,毛泽东在电话里得知,朝鲜战争爆发了!

据秘书回忆:毛泽东对战事发展非常关注,也很忧虑。

此时大陆基本解放,解放台湾也摆上了日程,正在积极做着军事、外交、物质等各方面的准备和部署,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处于十分敏感和关键的时刻。毛泽东曾指示中央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并做好应对准备。

6月27日,美国杜鲁门政府悍然派兵进行武装干涉,发动对朝鲜的全面战争。同时,他命令美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声称“阻止对台湾的任何进攻”,赤裸裸地干涉中国内政。

美国的倒行逆施,激起了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极大的愤慨。

中国的安全面临着严重威胁。全国各地爆发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侵入台湾海峡的群众集会和游行。

6月28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号召“全国和全世界的人民团结起来,进行充分的准备,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

朝鲜半岛的炮声,打破了人们宁静的生活。

战斗在新中国建设战线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用实际行动响应毛泽东主席的号召。加紧生产,多出一炉钢,多产一斤粮,为了战争和建设事业!

1950年 7月7日,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成立了由16个国家组成的所谓“联合国军”,任命麦克阿瑟为“联合国军”总司令。

面对严峻形势,中共中央军委两次召开紧急会议,讨论保卫国防问题。7月13日,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提议,作出了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成立东北边防军,迅速向中朝边境集结。

号令传来,祖国召唤!一夜之间,在河南休整的第四野战军部分主力部队和分散在各地担负整训、生产、作战、运粮等任务的战士们,又打起背包,拿起了武器。

祖国召唤,军令如山!列车风驰电掣向东北进发。战士们纷纷猜测,这次行动的目的地到底是哪里?战士们问班长,班长问排长,排长问连长,得到的回答是:“来,咱们齐唱一首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预备起!”

武汉三镇,九省通衢。北上的部队,如奔腾的江水,在这座英雄的城市集结,中转北上。

江汉关的钟声,在英雄儿女们听来,已成为祖国召唤的节奏。

这时,第四野战军第38军114师正在湖北武昌,等待中转北上。

这个转业干部叫曹玉海,曾在这个部队担任过营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他曾7次立功。在渡江战役中,他身负重伤,转业到地方工作,在武汉监狱担任了监狱长。这时,他正准备结婚,末婚妻是在住院治伤时结识的白衣天使。

听说东北形势紧张,曹玉海急匆匆地找到了老部队,要求重新入伍,再赴战场。他说,谁不让咱们过好日子,咱们就跟他拼,跟他干!部队首长深受感动,他的请求得到批准。他重披战袍,告诉未婚妻,打完仗,咱们结婚。

1951年2月,在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汉江南岸坚守防御作战中,营长曹玉海带领战士们坚守京安里以北350.3高地,与敌血战7天7夜,打退敌人第七次冲锋,他的头部、胸部被弹片击中,壮烈牺牲在战壕里。此时,他还不满28岁。

1950年8月,美国空军在对朝鲜北部狂轰滥炸的同时,连续出动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城市和乡村。把战火烧到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之上。

1950年9月,朝鲜局势进一步恶化。9月15日,美国军队在“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的指挥下,在仁川登陆,并迅速向三八线推进。

面对美国的威胁,9月30日,周恩来总理向美国发出严正警告:“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远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1950年10月1日,新中国的第一个国庆日。这一天,意气风发的人民群众,举行了盛大的国庆游行,人民解放军举行了阅兵式。然而,当晚庆祝国庆的焰火还没有熄灭,欢乐的人们还没有从天安门广场散去。在中南海颐年堂,气氛却十分紧张而凝重。

这天,由于朝鲜出现的危局,朝鲜劳动党和朝鲜政府向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发出了请求,急盼中国予以特别的援助,出兵朝鲜。

随后的几天,中共中央连续召开会议,讨论朝鲜问题。

和平遭到破坏,家园面临侵略。

出兵,还是不出兵?担任毛泽东主席秘书很多年的胡乔木回忆,毛泽东曾经说过,他一生中有两个决策最难决断,一个是1946年与国民党决裂,一个就是抗美援朝。如果出兵,这将是二战以来,武器装备、力量对比最悬殊的一场大规模战争。这是一次力量对比极其悬殊的较量。毛泽东当然清楚我们的家底。而不出兵,形势就将进一步恶化。

毛泽东忧心忡忡,他说,别人处于危急时刻,我们站在旁边看,不管怎么说,心里也难过。他还说:“现在是美国人逼着我们打这一仗的。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

闻鼙鼓而思良将,毛泽东想到了彭德怀。

1950年10月4日,一架来自北京的苏制运输机突然飞抵西安机场。

彭德怀被中央从西北紧急召到北京。

10月5日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彭德怀鲜明地表示了看法:“老虎是要吃人的,什么时候吃,决定于它的肠胃,向它让步是不行的。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烂了,最多就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就是了。所以迟打不如早打。”

经过再三斟酌,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统一了认识,作出了决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0月8日,毛主席发布了抗美援朝的命令,任命彭德怀任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3兵团东北边防军就改称为(中国人民)志愿军。

一个在新中国历史中特殊的军事名词“中国人民志愿军”诞生了。在以后的日子里,被全世界所关注,并最终成为坚强不屈、勇敢的代名词,永远铭刻在了世界战争史中。

10月7日晚上,毛泽东在中南海菊香书屋,设家宴为彭德怀送行,毛岸英作陪。吃饭的时候,毛岸英对彭德怀说,彭叔叔,抗美援朝,上前线打仗可有我一份。彭德怀听说毛岸英要去前线,马上表示不同意。彭德怀说,去朝鲜有危险,美国飞机到处轰炸,在后方搞建设也是抗美援朝。毛泽东说,你就收留了他吧。岸英会讲俄语、英语,你到朝鲜,让他担任翻译工作也好。彭德怀同意了。后来,彭德怀曾经说过,毛岸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第一个志愿兵。

一个多月以后,在朝鲜战场,志愿军司令部遭到美国飞机轰炸,毛岸英牺牲。

后来,毛泽东曾向老朋友周世钊袒露心迹:“当然,你说如果我不派他去朝鲜战场,他就不会牺牲,这是可能的,也是不错的。但你想一想,我是主张派兵出国的,如果我不派我儿子去,先派别人儿子去前线打仗,还算什么领导人呢?”

有送子上前线的领袖,就有奋不顾身的战将。

40岁的邓华将军,当时是第15兵团司令员,接到任命他为东北边防军第13兵团司令员的时候,他二话没说,告别家人,迅即北上。

正在湖北的解放军第50军,接到开赴东北的命令,正在养病的军长曾泽生急匆匆赶回部队。有人说,军长身体不好,这次行动是不是不要去了?曾泽生不容置疑地说:我要去!一定要去!

入朝作战之前,部队进行了临战动员。“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成为那个年代的最强音。广大官兵纷纷递交决心书、请战书,一批接一批参战的部队,斗志昂扬地奔赴朝鲜战场。

这时,在全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爱国群众运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口号响遍了中华大地。

正在进行或刚刚完成土地改革的新解放区,广大翻身农民为了保卫胜利果实,掀起了报名参加志愿军的热潮。人口只有2000万的浙江省,先后有100多万农民报名参军。一些没有得到批准的人说,参军比考秀才还难!

各少数民族的优秀儿女,积极投身到志愿军的行列。新疆伊犁、塔城、阿山3个地区少数民族青年报名参军人数超过7000人。

祖国的呼唤,广大青年学生做出了最为迅速的响应。志愿军报名队伍中有大量青年学生。

创办于1905年的复旦大学是中国人最早自主创办的高等学府之一。

著名教育学家、校务委员会负责人陈望道,是知识界的一位典型代表。毛泽东曾经对美国记者斯诺说过,有一本书,影响了他的一生,这就是陈望道先生翻译的《共产党宣言》。

1950年的深秋,在陈望道的鼓励和支持下,复旦学子们爱国热情高涨,踊跃报名,与各地人民一道投身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热潮中去。

陈冀胜为响应国家号召,在复旦大学化学系第一个报名,并与八名同学参加了新中国第一批防化学兵,为新中国国防化学、生物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朱甘泉,在1949年考入了复旦大学新闻系,立志学成要为新中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哪里需要,我们就去哪里”。他和同学们毅然加入了抗美援朝的行列。

这些学子临行前,陈望道先生左右思量,在他的参军纪念册扉页上,用翻译过《共产党宣言》的手,亲笔写下了“和平砥柱”的四字箴言!

这,成了他一生守望的信念。

各地学子热血沸腾,山东大学不到两小时,就有514名大学生报名参军;华东地区报名参军的青年学生更达到23万。而当年,全国就有58万青年和学子报名参加志愿军和军事干部学校!

朝鲜战争爆发时,在大洋彼岸,大批海外学子们有的已经踏上了回国之路。他们中的很多人,后来参加了抗美援朝运动,投身新中国的经济建设。

两弹元勋——邓稼先,就是其中一员。

1950年8月,邓稼先取得了博士学位,他那时刚满26岁,被人们称为“娃娃博士”。导师非常赏识他,多次提出带他到英国继续研究事业。邓稼先婉言谢绝。

在此之前,周恩来总理向海外华人华侨和留学生发出召唤,希望他们早点回来参加新中国的建设。钱学森、朱光亚等百余名科学家和留学生相继回国。钱学森在途中被关押,赵忠尧、罗时钧和沈善炯在日本被美国情报部门扣押。后来在祖国人民和世界科学界的声援下才恢复自由。

邓稼先归心似箭,在拿到博士学位的第九天,就不顾安危,登上了威尔逊总统号轮船,从美国洛杉矶出发回国。

这批海外科学家的归来,为新中国现代科技、国防事业奠定了基石,以后,撑起了强国强军的天空。

麻扶摇,是志愿军炮兵第1师的连副政治指导员。部队在进行临战动员时,官兵们的请战书像雪片一样飞来。“保卫和平,保卫祖国,就是保卫家乡”成了热词,战士们在发言中说要“雄赳赳,气昂昂,横渡鸭绿江”;几乎所有发言中都有“打败美国野心狼”这句口号。

著名作曲家周巍峙看到了这首诗后,激动不已。

他用了半小时时间,在一张草稿纸上,为这首诗谱出了曲,并用最后一句当题目,就是“打败美帝野心狼”。由于当时不知道原作者是谁,署名就写成“志愿军战士词”。 这首歌发表在11月30日《人民日报》上。它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在全军、全国广为传唱。

从那时起,一代又一代中国军人都从这首激昂的战歌中获得了生命里最真诚的感动,它凝结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信心勇气。它永久地萦绕在每一位志愿军战士的心头!

【责任编辑:柳生】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