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大学习 提能力 | 不被“卡脖子”,关键靠自己

——《大国的坎:如何破解“卡脖子”难题》读后感

来源:宣城日报 作者:郭金友 发表时间:10-14 08:25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经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增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由第34位上升到第12位,是世界各国中唯一持续快速上升的国家。但是,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从宣城市来看,十年来,全市闯出“科技新路”、实现“十年跨越”,科技创新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创新潜力分别跃升到全省的第4位和第5位,创新持续力指标在长三角26个中心城市中位居第三,创新竞争力进入全国地级市百强。然而,全市创新能力仍不能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并同样面临不少“卡脖子”技术问题。以我市作为千亿产业重点培育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为例,资料显示,目前外资在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已占到60%以上的份额,其中核心零部件自动变速器产量中,外资企业所占比例达到69%;在轿车零部件市场上,我国包括高端电子控制、传感器、转向系统等产品的市场,基本被国外企业垄断。去年上半年,国内一些汽车零部件企业受芯片缺货及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市场因素影响,成本上升了30%以上,生产经营压力山大,已经真切体味到“卡脖子”之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要破解“卡脖子”难题,关键要靠自己,必须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

要增强不被“卡”的底线思维。“卡脖子”技术对于实现产业技术的整体安全性,乃至保障国家的技术安全具有关键性作用。“端人家碗,受人家管”,落后就要挨打。要清醒看到,全市还存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产学研协同和企业融通发展不够、支撑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亟待提升、科技创新激励体制机制仍需完善等问题,一些企业习惯于技术依赖,对核心技术的关注度不高。长此以往,势必会给企业发展和产业发展带来极大风险。要切实增强“越依赖就越容易被遏制”“没有核心技术就会受制于人”的底线思维,既要提早准备应对“备胎”,更要补齐核心技术“短板”,尽早化解“卡脖子”的威胁。

要强化突破“卡”的创新意识。自主创新是立足之本,事关企业生存和产业核心竞争力。要深刻认识到真正的核心技术只能靠我们自己创造,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统揽,加快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打造集聚发展的现代产业新高地。要以科技自主创新为支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构建具有宣城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要着眼战略需求和前沿先机,聚焦我市“2+8”特色产业集群,强化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和重要领域核心技术攻关,有效突破产业瓶颈,练就更多“独门绝技”和“杀手锏”技术,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

要构建破除“卡”的科创生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释放科技人才创造活力,需要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一要深入了解并有效疏通全市科技自主创新的难点、痛点,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破除阻碍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促进创新要素加速聚集,全面激发创新潜能。二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充分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提质增量、做大做强,加强知识产权的申报和保护,涵养创新发展“源头活水”。三要实施科技型企业梯队培育工程,培育一批控制力和根植性强的“链主”企业和生态主导型企业,打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集成服务等产业链条,构建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全产业链生态。四要坚持“筑巢引凤”和“引凤筑巢”并举,加快建设宛陵科创城、宣城(上海)科创中心和各类研发机构、创新平台,积极参与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G60科创走廊、环太湖科技创新圈建设,大力招引科技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增强“掰开卡脖子之手”的力量。五要坚持“产业出卷、科技答题、服务保障”,建立健全重点科研项目“揭榜挂帅”“田忌赛马”等机制,大力推动“政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完善科技成果全链条转化机制,推进产业链创新链双向融合、互促互进,力争更多特色优势领域创新能力进入全国领先行列。

【责任编辑:徐健】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