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喜迎二十大】经济实力实现跨越发展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 发表时间:09-09 22:09

位于长丰(双凤)经济开发区下塘产业园的比亚迪合肥基地,迎来整车下线。(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范柏文 摄

十年斗转星移,十年恢弘巨变。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生产总值连跨3个万亿元大台阶,十年增量超过从新中国成立到2011年62年增量的总和,实现了“总量居中、人均靠后”向“总量靠前、人均居中”的跨越发展,科教大省向科技创新策源地的跨越发展,传统农业大省向新兴产业聚集地的跨越发展,内陆腹地向改革开放新高地的跨越发展。

新兴产业锻造发展强“引擎”

6月30日上午,比亚迪合肥基地项目新能源汽车下线仪式在合肥市长丰县下塘镇举行,这标志着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一步。

比亚迪合肥基地项目一期总投资150亿元,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超过500亿元,预计可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总产值1000亿元,并规划持续加大投资。

安徽的新兴产业,也正像新能源汽车一样加速“疾驰”。十年来,我省坚持高端引领、龙头带动,优化产业生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在产业链价值链上向着中高端稳步迈进,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7%,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9.8%。

产量、产值等产业数据最能说明问题。近年来,家电“四大件”年产量近亿台,约占全国1/4;汽车年产量超过10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居全国前列;全球10%的笔记本电脑、20%的液晶显示屏在安徽生产,全国每3台冰箱、4台洗衣机、5台空调就有1台是安徽制造。

在产业发展方面,电子信息产业年均增长超过20%,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测、材料、设备等产业链条不断健全完善。2021年,省十大新兴产业以不到50%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贡献了60%左右的产值、70%的利润。

产业发展离不开产业环境的塑造和产业生态的培育。从2015年起,省委、省政府将“三重一创”建设作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引擎。目前,我省在省一级已先后认定了26个重大新兴产业基地、51个重大新兴产业工程、68个重大新兴产业专项。

目前,我省正加快布局新兴产业,完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省重大新兴产业基地—重大新兴产业工程—重大新兴产业专项”梯次推进、滚动发展格局。

高效服务打造投资沃土

今年8月中旬,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新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到任不久便到访安徽。

在贝瑞德看来,安徽营商环境好,产业配套条件好,发展潜力大,是投资兴业的沃土。

“错过浦东、错过深圳,现在决不能错过安徽。”在来访安徽时,衡宽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吴苏对安徽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经济的加速迈进,离不开优良营商环境的支撑。在企业家看来,这些年的安徽,正“势头大好、不能错过”。

这些年,安徽正不断改进工作作风,优化涉企服务,擦亮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打造高效便捷的“投资沃土”。今年2月7日,春节后上班第一天,省委召开全省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大会,明确提出“一改两为五做到”目标要求,以真抓实干作风办好民生实事。随后又相继开展“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优环境、稳经济”活动,现场办公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上半年全省各级领导共收集各类问题3.7万个、解决率达95%。

在芜湖,“畅聊早餐会”涉企服务新模式得到企业的点赞。作为调研服务会,会上该市主要领导认真倾听企业家诉求,了解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建立早餐会涉企事项台账,明确专人专职负责,实行跟踪督办、销号管理。

马瑞利汽车零部件(芜湖)有限公司负责人迪特尔是位德国企业家,在参加完“早餐会”时,他伸出大拇指连连称赞:“你们的‘早餐会’太有创意了,这个团队真棒!我更喜欢芜湖了!”

截至8月,芜湖市“畅聊早餐会”已举办超过60场。推进落实了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实训基地、中联农机启动实施的智能化改造、美的集团厨热智能家电产业园等多个新兴产业项目。

“共进安徽”迈出更大步伐

经济发展协调共进,全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安徽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近年来,沪苏浙皖加快一体化发展进程,安徽经济总量占4省市比重从14.4%提高到15.6%,去年沪苏浙在皖投资在建亿元以上项目实际到位资金接近1万亿元。“皖美旅游”“皖美好味道”吸引游客纷至沓来,来皖省外游客中每2人就有1人来自沪苏浙。

与沪苏浙结对合作之“手”握得更紧。去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了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的方案,半年多来,沪苏浙帮扶城市在皖北的亿元以上在建项目已达到147个,累计投资621亿元,为皖北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全省发展拧成一股绳,城市乡村形成一盘棋,基础设施构建一张网……目前,合肥经济总量超过万亿元,皖北六个市经济体量都超过千亿元;美丽乡村中心村覆盖七成以上行政村,8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新市民;高速公路“县县通”即将达到“县城通”,5G网络基本实现省辖市主城区连续覆盖,与全国大中城市互联互通的高铁出行圈已经形成。

【责任编辑:靳琼靓】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