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文化中国行丨一园一景 “国字号”公园赋彩美好生活
来源: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作者:晋文婧 贾克帅 发表时间:04-23 10:02

“玉”见文明,“稻”达未来。这是第五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化艺术周暨首届凌家滩文化艺术周的主题,题眼是“玉”与“稻”。

玉器是中华文明的承载物和寄托物,稻作农业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经历万余年成长和发展,为中华文明的诞生创造了物质基础。探访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就是探寻中华璀璨文明。

4月18日,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热闹非凡。特色博览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形象片展映、长三角沪苏浙皖“乘高铁寻文脉”研学线路发布、“何以文明”凌家滩数字艺术展发布等系列活动陆续开展。凌家滩考古研学小镇同期“开街”,含弓戏、黄梅戏表演等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遗表演活动精彩呈现。全国135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以及文物保护管理方面的机构、企业、文博单位齐聚凌家滩。

我国以公园的形式保护遗址、将历史文物保护融入城市建设,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的洛阳王城公园和西安兴庆宫公园,但首次以文件的形式提出遗址公园建设是在2006年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十一五”期间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中,提出“建设大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园区”,明确了“初步建成和完善大明宫、秦始皇陵、阳陵、偃师商城、洛南里坊区等10—15处遗址公园”,拉开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序幕。

大遗址保护与传承如何推进,如何理解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高质量发展?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这行字中,我们要特别强调的是‘国家’二字,这是中国在‘考古遗址公园’这一模式上的突出探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名誉所长陈同滨说。她认为,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中,一定要关注我们每一个遗址在中华文明标识体系中的地位和它所需要见证的内容。所以遗址公园联盟,最终应该朝着构建“何以文明,何以中国”这样一个目标去努力。“是一种中国探索,也是一次中国实践。”中国考古学会考古遗产专委会主任委员孙英民同样这样概括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正在日益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载体。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考古遗址研究阐释、保护利用和文化传承方面的示范作用日趋显著。本次活动上,国家文物局发布了《2023年度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运营报告》,说明了这一趋势。

报告显示,2023年,55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文物保护、考古科研、运营管理、社会宣传与服务等方面工作快速恢复、总体提升,文物保护工程和公园建设工程有序实施,考古遗址博物馆、考古工作站及库房、智慧管理和数字化展示建设加速推进,学术活动、社会活动的组织和参与量再创新高,社会影响和国际交流日益扩大,考古研学、文创开发成为热点,社会公众回归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和公园自身造血能力大幅提升。

国家文物局考古司遗址管理处处长钱春峰介绍,近年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55家挂牌、80家立项,初具规模。区域分布上,河南省、陕西省遥遥领先;陵墓遗址中,帝王陵寝较多;手工业遗址中,港口码头、造纸冶矿等遗址类型较少或空缺;遗产线路、遗址片区公园建设模式仍然在探讨中。钱春峰表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大型古遗址保护利用融入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融入现代生活,让历史文化与现代化建设交相辉映,兼顾了文物安全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文化需求,是实现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要模式和载体。

《2023年度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运营报告》还显示,全国55家公园2023年接待游客总量超6700万人次,同比增长135%,显示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旅热度不断攀升,已成为文旅新热点。

隋唐洛阳城、大明宫、殷墟等成为旅游城市的历史文化新空间,安吉古城、屈家岭、统万城等偏僻乡村成为文化热土。三星堆博物馆新馆、石峁博物馆、殷墟博物馆新馆建成开放,建有考古遗址博物馆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达到47家。汉代海昏侯刘贺墓园主墓保护展示、墓园环境整治、保护性设施建设等核心工程全部竣工。彰显遗址文化内涵与考古特色的活动成为主流。“金沙、良渚、凌家滩、汉代海昏侯国等公园表现优异,金沙、凌家滩社会活动组织次数首次超过500项。”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李黎说。

“同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现阶段的共性问题依然存在,应持续关注公园发展不均衡、文博专业人才匮乏、人员结构比例失衡、考古成果转化创造力不足、展示与运营模式单一等问题。”李黎表示,应在“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要求指导下,继续坚持“一园一策”基本原则,加强考古支撑和科技创新,引导社会资源助力公园创建与运营,持续进行文化输出和内容创新,提升价值阐释和公共服务水平,推动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与服务保障民生更好结合,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

历经十几年的发展,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体系建设基本完成,我国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水平显著提升。当前,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正以多样化的保护利用成果,主动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本次活动中,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农文旅交融的建设发展新模式带来的初步成果引起共鸣。“何以凌家滩?作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要继续把这个品牌擦亮。”陈同滨说。(安徽日报记者 晋文婧 贾克帅)

【责任编辑:柳生】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