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立官德、祛“四风”、正官风
来源:宣城新闻网 作者: 发表时间:03-07 17:11

立官德、祛“四风”、正官风

赵婧   中共广德县委党校

“四风”是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习近平同志强调,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是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这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指明了方向。自活动开展以来,务实节俭之风在各地劲吹,风清气正蔚然成风:议程实了,会期短了,勤俭节约多了,奢侈浪费少了、办实事多了,花架子少了……目前,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经启动,“四风”问题能否真正解决,制度和纪律的硬性约束是一方面,党员干部思想观念的根本转变则是关键。党员干部只有立官德,才能祛“四风”、转作风,正官风,才能真正将官德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一、 官德的内涵

何为官德?所谓“官德”,乃是为官者的职业道德,是官员的从政之本、用权之道。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自古以来,执政者要以德施政,善待民众,以赢得百姓的拥护。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我国封建社会时期就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官德体系,其核心就是要求为官者能“为政以德,善待民众”。唐太宗李世民曾结合汉代刘向的“六正六邪”, 提出“圣明、贤良、忠诚、睿智、贞洁、正直”为官德的主要内容。 如今,我们共产党人的官德,除继承古代官德精华外,还应结合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创新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官德,通过官员的示范和表率作用,引领社会风尚。这既是现实的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期盼。

就官德内涵而言,它至少包涵了两层涵义:首先,官德属于职业道德范畴,从医者要讲医德,为师者要讲师德,同样,作为领导干部要讲官德。领导干部的德行如何,主要是看他利人利己的比重分配,大公无私、克己奉公就是有官德的表现。因此,一心为公、公权为民应是官德的第一要义。要做到一心为公,就必须过好“贪欲”关:贪欲是人性的弱点,它能吞噬一个人的灵魂、毁掉一个人的前程。因为“贪欲”,有些干部不把权力当成为民的责任而是作为享受的资本,不思进取,无所事事;因为“贪欲”,对权力无所畏惧,为所欲为;其次,官德属于个人品德修养范畴,领导干部应常怀敬畏之心,淡泊明志,常修为政之德。近些年来,少数高级领导干部因腐败案被查处,一些公职人员“吃、拿、卡、要”现象屡禁不止,其主要原因是自身道德修养出了问题,美丑不分、善恶不辨。唯有以“祸患常积于忽微”的忧患之心,谨慎对待身边小事,小节,才能防微杜渐,把多余的欲望“剪掉”;唯有“慎独不自欺、自律不松懈”,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才能坚定理想信念,心有所畏,行有所止。

二、官德不立、“四风”难祛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但剥开表象,“四风”同根而生、相伴而行,其思想根源都是官德缺失,脱离群众,脱离实际。 “官德”不正已成为吏治腐败的一大症状和四风问题的根源,关系到执政党的生死存亡和人民群众的福祉。《荀子》有云:“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官德不立,“四风”难祛。我们必须深入探究“四风”表象及其成因,以德为药,铲除“四风”滋生的土壤、泛滥的温床。

(1) 立官德、以求真务实之作风祛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就是凡事只看现象、不看本质,只讲究外在形式、不注重实质内容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此风居“四风”之首,该风不除,其他“三风”难以得到遏制,官风也难以有根本性的转变。形式主义热衷于送往迎来,只摆花架子,避重就轻,不为群众办实事,归结起来就是“虚”、“假”、“空”。 “虚”是“弄虚作假,不求实效”、“假”是“好大喜功,欺上瞒下”,“空” 是“脱离实际,照搬照套”,究其根源是部分官员官德缺失,具体说来就是少数党员干部党性不纯、思想不正、宗旨观念淡薄问题。因此,祛形式主义,就须以“求真务实“为良药,扫除“虚假空”,让邪风涨则正气衰,正气扬则邪风止。

(2) 立官德、以人为本之理念祛官僚主义

官僚主义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做官当老爷的领导作风。四风之中,官僚主义危害最大。官僚主义热衷于个人权力,不关心群众疾苦,遇事不负责任,独断专行,主观主义地瞎指挥等。此风主要表现为脱离群众的权力崇拜型与脱离实际的权力滥用型。由于官德缺失,一些领导干部在行使权力时,以权为大,对上吹吹拍拍、曲意逢迎,对下喝五吆六、横眉立眼,一味经营个人政治前途,不讲科学发展,大搞所谓的“面子工程”和“形象工程”,扭曲了执政行为,损害了群众利益,恶化了党群关系,也严重损害了党的执政形象。此风不祛,必削弱党的执政能力,必危及党的执政地位。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理念,以“民心”为良药,扫除“官本位”“权本位”,才能祛除心中的“官气”。

(3) 立官德、以艰苦奋斗之作风祛享乐主义

享乐主义,就是以享乐为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以享乐为人生价值的最高标准。是腐败堕落的渊薮,是一个政党、一个政权、一个国家走向衰亡的起始。少数领导干部热衷于享乐之歪风,其根源是价值观的扭曲。在“万般皆下品,唯有享乐好”与“艰苦奋斗已经过时,享乐安逸才更现实”等观念下,出现了以钱为乐的拜金风,吃喝玩乐的玩乐风,铺张浪费的攀比风,花天酒地的奢靡风……凡此种种,映照出享乐主义的种种病症与丑态。祛享乐主义,须以其大敌“艰苦奋斗”为良药,祛以欲为乐的感官主义,使领导干部“去贪求廉、去庸求进、去懒求勤”,才能秉持一身正气,才能挺直“精神脊梁”,弘扬正气。

(4)立官德、以厉行节约之作风祛奢靡之风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奢靡之风和享乐主义是互为表里的两面。当少数领导干部的享乐主义心态外化成实际行动,便是金表华服,珍馐佳酿,豪宅别墅,名车美人,便为奢靡之风。其主要表现为个人生活奢华,挥霍无度;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及令人触目惊心的舌尖上的浪费。该风之所以盛行,既有制度环境上的原因,也有心理因素及个人修养方面的原因,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只有加强官德修养,以“崇尚节俭“为良药,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与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勤俭为荣,以奢侈为耻,才能回归艰苦奋斗的传统,才能祛除奢靡之风。

三、 立官德、祛“四风”、正官风的具体途径

(1) 要让“学习教育”、“查摆问题”与“提升官德修养”有机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要洗洗澡、治治病,照镜子、正衣冠,说的就是德行的问题,官德不立,四风难祛,学习教育就是一句空谈。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把学习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就是要组织党员干部认真研读学习材料,深刻领会中央精神,把宗旨意识、群众路线真正装到心里去。首先,学习与查摆问题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如果只学习不查摆,就会让学习过程变得空洞乏味儿,让学习活动流于形式;如果只查摆不学习,就可能让查摆方向不明确,陷入“空转”的误区。毛泽东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作报告时,曾给学员于江题词:“碰了钉子时,就向钉子学习,问题就解决了;照镜子、正衣冠,就是要切实解决敢不敢、真不真、深不深的问题;就是要勇于亮出短处与不足,正视困难与问题,拔出思想上的钉子,切忌避实就虚、敷衍应付,避免查摆问题做样子、走过场;其次,“提升官德修养”应融入“学习教育”与“查摆问题”中,学习教育与查摆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我们要注意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坚持“边学边查边提升”, 要注意每学习一步,同时查看自己是否存在对应的问题,有则深刻反思、抓紧整改;无则闻者足戒、警钟长鸣,自觉用党员干部的标准要求自己,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思想道德上筑牢杜绝“四风”的防线。只有边学边摆边提升官德修养,才能越学越明,越摆越清,才能触动思想、触及灵魂,净化心灵,杜绝“四风”。

(2)要把提升官德修养融入到作风建设中

随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推进,各地通过广泛开展开展民主生活会、主题讨论、群众评议等各种形式的活动,有力查摆了一些突出问题,明确了整改任务及时刹住了一些“歪风邪风”。但“四风”问题能否长久有效祛除?作风教育的根本要求是为民、务实、清廉。立官德就是要与“四风”相对,实现有破有立,就是要树求真务实、以人为本之理念;就是要树艰苦奋斗、厉行节约之作风,做到明德知行,剖析问题,以德祛邪:第一,在作风建设中,应坚持两手抓,充分认识“作风建设与官德修养” 的重大意义,组织召开“作风建设与官德修养”专题民主生活会,认真对照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要求,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第二,把加强“作风建设与官德修养”作为“群众路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结合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对照党章党纪和干部群众的要求,对“作风建设与官德修养”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进行梳理,通过典型教育、警示教育、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等方法,扎实推进作风建设;第三,完善考核指标,加大考核任用挂钩力度,实现以德评官,以德任官。德不胜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德行合一”就是对从政者的基本要求。一要改进考核办法,重点解决好干部的“能上”与“能下”的问题。“能上”要经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做到德、能、勤、绩,重绩选贤任能。“能下”要严格按不胜任现职岗位认定标准和调整办法,做到职、责、权、利,重责奖罚分明;二要完善干部考核机制,确定淘汰率,采取排队促尾等方法,奖勤罚懒,优胜劣汰,把促进干部作风好转贯穿到日常工作中,落实到考核中;三要坚持重用“实在”干部,重用那些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善于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勇于承担责任,诚心“实意”干工作的干部;重用那些潜心研究,埋头苦干,会抓根本,能留后劲,勇于创新、能出“实绩”的“实在”干部。

(3)要多下基层“接地气”、 多深入群众“听民声”

立官德、祛“四风”不能停在“知”的层面,“说”的层面,贵在践行,贵在走出去、“接地气、听民声”。 风形于上,俗成于下。作风政风与社风民风紧密相连,相互影响,互相作用。 检验作风抓得如何,人民群众是面镜子,能照出行为美丑;实践是面镜子,能照出真假虚实。“接地气、听民声”首先要处理好的就是群众路线的“来”与“去”的问题。从群众中“来”就是要走进群众,贴近群众但又与群众不同,要比群众付出得更多,奋斗得更多,才能认识高一层,学习深一层,分析解决问题好一筹;到群众中“去”,就是与群众相通,更好地服务群众。处理好“来去”的关键就是“以德施政”,这个“德”就是坚持“两个务必”,务必艰苦奋斗就是“来”,务必谦虚谨慎就是“去”,这样才能联系群众、以为民务实清廉的作风更好地“来去”,真正做到执政为民;其次,在“接地气、听民声”中要培养群众情结,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工作对象就是群众,工作重点就是基层。如果下基层,干工作不为群众所想,不为群众办实事,工作中心不围绕群众所需转,群众路线就会发生偏向,重形式、摆阔气、讲派头、贪享乐等歪风就会涌起,因此,“接地气、听民心”,不仅要做到身到基层,更要做到心到基层。不断培养群众情结,不断加强官德修养,真心实意与群众拉家常、拉近感情距离,处处围绕群众需求谋,处处围绕群众利益转,坚持变接访为下访,变管理为服务,深入田间地头询问实际问题,下到工厂车间了解现实苦难,走进社区村组掌握政策落实情况。如此,“四风”才能祛得自然,祛得彻底。

(4) 要让提升官德修养与心理健康教育同步并进

为了克服“四风”顽症,习近平同志向领导干部提出新的要求:自我净化。自我净化,是以党章为镜,对缺点错误往深处细处照,使之纤毫毕现,找出差距,修身正己,把党性修养正一正,把党员义务理一理,把党纪国法紧一紧,纯洁思想,端正行为,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那么如何增强自我净化能力呢?官德修养是根本,心理健康也不容忽视。如果心理健康不跟上,就会助长攀比心、嫉妒心,贪欲心的蔓延:面对诱惑就气短,见到金钱就手痒,遇到美色就骨软,见人提拔就心妒,听到意见就发怒……心理上的亚健康往往给思想保健留下“后遗症”,心态的失衡引起价值观的扭曲,最终让行为走向堕落的深渊。古代知识分子常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等方法修心,对于当今领导干部,更应以严格的自控能力和良好的心态,努力增强自我净化能力,让官德修养与心理健康教育同步并进,就实现途径而言,应注重以下三点:一是心理健康教育应当与官德教育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并将其纳入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当中,实现官德修养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构共建;二是将心理素质是否健康和谐作为干部考核、任用的重要依据,建立领导干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价值导向机制;三是加强对领导干部心理健康的支持服务,构建领导干部心理疏通渠道,建立健全干部心理健康的预防、调整、维护等服务机制。

官德不仅是党员干部的做人之本、为官之基,也是抵制“四风”的必然要求。子欲善则民善,官风正,则民风淳。领导干部只有加强官德修养,才能祛“四风”、转作风,才能成为思想认同与行动自觉,才能践行宗旨,让群众感受到清风正气,才能凝民心、聚民力。

【责任编辑:柳生】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