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三角城市志当“好邻居+好队友”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 发表时间:11-10 17:41

长三角,是中国经济实力最强、市场发育最好、产业关联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城市之间的合作,已经成为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主导力量。

是“好邻居、好兄弟”,更是“好伙伴、好队友”。近年来,长三角各兄弟城市加强协作,紧握合作之手,踏向共赢之路。

10月下旬,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二十一次全体会议在江苏省徐州市召开,41个成员城市市(区)政府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就城市经济协同发展的新路径、新经验作了深入研讨交流,并达成新一轮的合作成果。

探讨城市一体化发展之道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已经举办了21届。20多年来,城市成员不断增多,“朋友圈”逐步扩大,合作也更加密切。

面对新发展格局,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第三年,41座城市间怎样更好地“抱团合作”才能实现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从专家解读,到市长论坛,再到企业家论道,展开了广泛深入的交流研讨。

“城市经济的繁荣源自交流。无论是纽约、东京,还是迪拜、上海,凡是发达的城市和地区,都是人员来往交流密切的区域。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在《城市:市场网络的节点》专题报告中认为,交流是城市兴旺发达的必要特征、必备要素。

“城市要‘在来往中发育网络,在节点上聚集承载,依托节点向外辐射’,关键词就是三个,即‘来往、聚集、辐射’。 ”周其仁进一步解释,先通过城市的聚集能力吸纳人口和就业,打造高度发达的城市网络,然后在来往中聚集沉淀产业等核心发展要素,再将优质产品、文化和服务 辐射更广泛的区域,从而形成吸纳人口、促进往来的“新循环”。

在市长论坛上,上海黄浦区、金华市、徐州市、无锡市、滁州市等市(区)政府负责人作了交流发言,畅谈城市合作发展。

作为东道主,徐州市代市长王剑锋表示,势在必“合”,“合”则共赢,当前,城市发展竞争已从单兵博弈转向区域抱团的竞争,推动徐州都市圈产业协同发展已 经成为增强区域竞争优势的共赢之举。徐州作为中心城市,有底气更有责任担起这一使命,我们将切实发挥好龙头作用,与大家合力推动产业相促相融、协同协作、 集聚发展,让各兄弟城市优先分享协同发展的红利。

一批合作项目事项签约落地

会上,多个长三角城市签订了一批合作项目及事项,不少涉及安徽。这些合作成果包括城区合作、产业创新、智能制造、跨境电商、自贸试验区联动合作、文化艺术、高校教育等。

长三角中心城区的合作发展,是此次项目签约的重要内容之一。会上,共建长三角主要城市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联盟合作协议完成签约。上海黄浦、南京鼓楼、苏 州姑苏、杭州上城、宁波鄞州、合肥庐阳、合肥蜀山、无锡梁溪、南通崇川等9个长三角非毗邻中心城区将创新合作机制,以经济形态结构为联结纽带,开展主要城 市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联盟合作,在推进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5大方面20个领域合作共建,以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服务推动长三角城市高 质量一体化发展。

长三角文旅资源丰富,文化旅游企业将共同参与南京都市圈文化产 业创新联盟战略合作。来自南京、芜湖、镇江、扬州、滁州、淮安、宣城等地的相关企业共同发起设立“南京都市圈文化产业创新联盟”,在重大文化项目建设、城 市文化运营、地区IP开发和文旅融合基金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

文化艺术和教育领 域,也是此轮城市合作的重点。合肥市、芜湖市分别与上海音乐学院和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在文化和人才培养上谋求新合作。比如,合肥市与上海音乐 学院的合作中,双方将共同探究智慧音乐建设、语音合成与识别、机器翻译与AI创作等人工智能技术在音乐领域的实践运用,打造音乐教育产品、音乐与科技创意 作品以及服务社会公益的多种应用,促进优质音乐资源的深度创新;共同深化人才培养能力与培养质量,实现人工智能与音乐深入融合,进一步满足人工智能时代受 众多样化需求。

“合肥有着良好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基础,尤其在智能语音领域发展领先,我们将通过与科大讯飞等安徽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合作,在智慧音乐建设上加大探索力度;同时,还将开展音乐教师联合培养,联合开展音乐节目下基层等活动。 ”上海音乐学院党委书记徐旭表示。

此外,芜湖市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也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将建立人才培养基地、芜湖市高校人才工作站、干部交流制度、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专业人才交流合 作平台;推动区域发展与提升,强化专家引领、搭建校区合作平台;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召开科技成果对接洽谈会,促进科技成果在芜湖市转化。

都市圈同城化发展相向而行

都市圈,是城市抱团合作的更高形态,是协同发展和一体化的必然趋势。

华略智库轮值CEO、首席研究员、长三角研究院院长夏骥认为,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 范围的城镇化形态,具备一体化发展的天然条件。目前,长三角已经有上海大都市圈和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宁波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等。

皖北与徐州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参与徐州都市圈发展,便成为我省皖北地区深化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建设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的重要抓手。目前,宿州、淮北等市积极融入徐州都市圈建设,宿徐现代产业园区、灵璧-徐州空港新区等园区加快建设。

以徐州与淮北为例,两市交通毗邻,有很大的合作发展空间。会上,两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围绕构建协同发展格局、提升互联互通水平、促进产业联动发展、推动园区合作共建、加强生态环境联治、加快社会事业融合,进一步建立健全决策、协调、执行机制。

淮北市第九次党代会明确,深化淮徐战略合作,加快融入徐州都市圈,深入落实淮徐战略合作协议。淮北市委书记张永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规划衔接,为开展各方 面合作创造良好条件;加强政策对接,实现联动发展;加强区块链接,推进园区共建、城区共建、城市共建;加强交通连接,构建互联互通综合交通体系;加强产业 承接,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深入推进高质量协同发展。

这次会议举行了“徐州都市圈产业协同发展论坛”,签订的20个项目许多都涉及皖北地区。比如徐州市政府与宿州市政府签订了合作推进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建设框架协议;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与砀山县政府签订了合作共建徐州砀山产业园框架协议等。

除了徐州都市圈外,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等加快布局,同城化发展相向而行。今年3月,《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经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由江苏、安徽共同 实施,圈内包含芜湖、马鞍山、滁州、宣城等安徽城市,该圈东连苏锡常都市圈,南连杭州都市圈,西连合肥都市圈,“四圈互动”成为苏浙皖一体化发展的关键链 接。

【责任编辑:靳琼靓】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