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1日安徽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发布了《2022年安徽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公报显示,2022年,全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细颗粒物(PM2.5)连续两年达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81.8%,好于年度目标2.1个百分点;地表水水质状况保持良好,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86.1%,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总体得到保障;生态质量总体良好。全省公众生态环境满意率92.8%,连续3年超90%。
大气环境质量方面,2022年,全省PM2.5年均浓度为34.9微克/立方米,好于年度目标5.4微克/立方米;PM10年均浓度为5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9%。合肥、六安、宣城、铜陵、安庆和黄山6市环境空气质量全面达标。全省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1.8%,重污染天气天数减少6天。2022年,全省平均酸雨频率为9.2%,有3个市出现了酸雨。
水环境质量方面,2022年,全省地表水总体水质状况为良好。监测的210条河流、73个湖泊水库共401个断面(点位)中,Ⅰ—Ⅲ类水质断面(点位)占86.5%,同比上升9.2个百分点;Ⅳ—Ⅴ类水质断面(点位)占13.5%,劣Ⅴ类断面比例持续为0。长江干流安徽段、淮河干流、新安江干流水质状况为优。巢湖流域全湖及东、西半湖水质类别均持续为Ⅳ类,环湖河流总体水质状况良好。2022年,设区市水源地取水总量为17.06亿立方米,其中达标水量为16.91亿立方米,占99.1%,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县级市和县城所在镇水源地取水总量为8.59亿立方米,其中达标水量为8.10亿立方米,占94.3%,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全省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总体得到保障。
今年我省还首次采用了生态质量指数(简称EQI)对2022年全省生态质量状况进行评价,我省EQI为63.69,生态质量为“二类”(根据EQI,将生态质量类型分为五类),表明我省生物多样性较丰富、人类干扰强度较低、生态结构较完整且稳定、生态功能较完善。16个设区市中,黄山、池州、宣城3个市生态质量为“一类”,安庆、六安、滁州、马鞍山、铜陵、合肥、芜湖、淮南、蚌埠9个市生态质量为“二类”,阜阳、淮北、亳州、宿州4个市生态质量为“三类”。
目前,我省空气质量改善仍然没有摆脱“气象影响型”,面对今年不利气象条件和众多不确定因素,空气质量改善形势较为严峻。下一步,我省将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坚决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三大攻坚战,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蓝天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