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古歙砚鉴别真伪的两个妙方-金皮和银花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05-24 11:22

近年来江西、福建一带高古砚造假猖獗。相对于基本为传世品的明清古砚来说,高古砚除了极少量为传世、出土再传世、灰坑所出外,基本都为墓出,还有零星的为水坑所出,由于缺少使用痕迹和老墨锈的附着,鉴定难上加难,造假却十分容易,特别是只能图鉴时。

在古歙砚收藏的实战当中,大家总结出了两个能够秒杀伪砚的窍门,那就是”金皮”和”银花”。

金皮:芙蓉溪仔石的启发

以龙尾山下芙蓉溪为代表的水坑所出歙砚仔石,比普通坑料、山料更加滋润,类似和田籽玉和山流水、山料的区别。仔石外皮剥开,折光夺目。而汲取溪水千年滋养的砚石,一般都会在表面形成金皮或者类金皮状表层。

王耀先生在《砚藏》一书中对此种现象给出的解释是:由于歙石中含有绢云母等矿物质,在酸性土壤的溪水中,表层因年代的远近形成不同厚度的再次结晶,呈现出玻璃化透明感的贝壳光彩,质地较入水前更为细润,更利于研墨。

歙砚仔石料如此,水坑所出古砚同理亦是如此。因此一方古歙砚,如果出现金皮或者类金皮,那它一定是水坑或者类水坑所出。江河湖港和墓中带水者均有此现象,沧海桑田,即使水坑现在成了干坑,那金色皮壳依然不变。伪高古砚虽然也能做出出土状的皮壳来,但皮壳却无法闪现金皮或者类金皮的金属光泽。

当然拿芙蓉溪仔石作伪也有可能,但一是造假成本太高,二是古砚总有被去掉石皮的部分,很容易分辨。

银花,一颗不变的古歙砚胎记。

古歙砚经过与空气的长时间接触与氧化,有时砚的表层会出现银花,而且由表及里,不浮于表面,感觉象一片片的白色鱼鳞,毫无规则地斜插或镶嵌入砚。这一点,不光适用于高古歙砚,同样适用于明清歙砚,现代仿制的古歙砚不可能出现由表及里的不规则银花。

【责任编辑:zhanglingyan】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