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非遗传承你我同行
来源:文明宣城微信号 作者: 发表时间:02-21 11:36

宣纸折扇制作师傅正在进行扇面、扇骨的装配。记者 罗鑫 摄

泾县城关第五小学开展陶艺文化进校园活动。通讯员 陶然 摄

泾县是我国著名的宣纸之乡、宣笔之乡和木梳之乡。2021年11月24日,为加强宣纸文化区域性整体保护,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式批复设立省级宣纸文化生态保护区。为加强非遗保护传承,泾县率先在全省县级层面编制实施非遗“十四五”发展规划与实施方案,出台非遗扶持奖励暂行办法;结合“双减”,在全县中小学开展非遗进校园“订单式”课后服务活动;首创“泾县非遗人家”,打造“非遗+民宿”文旅融合新模式,让非遗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迷人的光彩。

传承技艺 姹紫嫣红

立春时节,百草萌芽。冬雪后的宣城大地正蓄积着草长莺飞的蓬勃生机。2月中旬,记者来到位于泾县县城的中国宣纸城,一处两间门面——宣品堂隐藏其间,宣纸折扇制作师郑连发的工作间就在这里。

室内两侧列着数排搁物架,各种大小规格的宣纸扇面陈放有序,或洒金,或留白,或彩绘花鸟虫鱼,或描摹天地山水,琳琅满目。几位师傅正在对扇面和扇骨进行装配,她们一手持扇骨,一手捏住扇面隔条,一捏一送间,一把宣纸折扇雏形立现。“装配是制作宣纸折扇的倒数第二道工序,看着轻巧,只有老师傅才能这么熟练。”说起宣纸折扇的制作工艺,郑连发如数家珍,“最难的环节是制作扇面的隔条,两面纸张手工糊出隔条,间隔长短、隔条大小都要精准,目前厂里也就两三位师傅能够精准操作。”

在壁橱上,印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宣纸折扇制作技艺”的牌匾格外夺目。“之前没有想到将宣纸折扇作为独立门类进行非遗项目的申报。去年才着手申报,一下子就成功了!”郑连发入行宣纸工艺制作30余年,专门从事宣纸折扇制作逾20年,他告诉记者,“宣纸折扇申遗成功让人十分欣慰,不仅如此,还领到了政府奖励的1万元,更让我们感觉深受鼓舞,任重而道远!”

2021年4月,泾县文化和旅游局公布泾县第四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49名),同年5月,泾县公布了第六批县级非遗项目名录(18项)。截至去年11月,宣纸文化生态保护区核心区内(泾县)共有县级以上非遗传承人131名、县级以上非遗项目84项。

泾县率先在全省县级层面编制实施 《泾县非遗十四五发展规划与实施方案》,在宣城市率先制定出台《泾县非遗扶持奖励暂行办法》,鼓励非遗传承人在非遗展演、展示、宣传及带徒授艺等方面大胆创新,每年设立“非遗保护专项资金”50万元,专项用于非遗保护工作。

“建立宣纸文化生态保护区,我们将坚持持续性、整体性、系统性、共生性、活态性等原则,对宣纸文化和相关文化遗产及与之相依存的自然资源进行整体性保护,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良好生态空间,从而实现宣纸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成果的民众共享。”泾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文化馆馆长唐飞告诉记者。

走进课堂 五彩斑斓

走进泾县城关第五小学,记者看到,窗明几净的陶艺室里,黑板上方“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的横幅醒目,拉坯机摆放得整整齐齐,静静等待着即将开课的非遗陶艺课的老师和学生们。“开学了,我就盼着赶紧上陶艺课呢!”城关五小五年级学生王睿哲开心极了,“既能学到非遗知识,又能和小伙伴们玩得开心,而且做出来的每件陶艺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

“双减”政策出台以来,如何让“立德树人”和“五育并举”落地落实,是泾县城关第五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陶然的工作重点。“去年9月,我们在全县邀请了3位非遗大师担任‘特聘老师’,将非遗、传统文化带到校园,让学生们学起来、乐起来。”陶然告诉记者,学校共投入5.8万元配套建设了陶艺室、宣纸宣笔制作体验室等等,“在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让他们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陶然说。

去年10月底,为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全县校园普及和传承,发挥泾县非遗和特色资源优势,并结合 “双减”政策,丰富该县课后服务内容,泾县教体局与县文旅局联合开展非遗文化进课后服务活动,组织传承人每学期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到校开展活动至少2次,教授学生相关非遗项目知识。

“我们开展的是‘订单式’的非遗文化课后服务,各校根据我们文旅局提供的《泾县非遗项目》,结合本校实际及需求选择3至5个非遗项目,报送至县教体局,学校自主对接非遗传承人。”唐飞介绍。

宣纸、宣笔、泾县油布伞、泾县剪纸、泾县小翻掌拳……从非遗进校园,到学校自助选择非遗项目纳入课后服务内容,非遗课堂服务内容课程化、有体系,开放性、趣味性愈发凸显。目前,泾县非遗文化进课后服务活动在39个学校展开,惠及近2万名学生。

陶然告诉记者:“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探索非遗文化与课后服务的深度融合,以活动促成长,满足新时代少年多样化发展的需求,进一步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一村一品”串珠成链

青山隐隐,绿水潺潺,泾县首家“非遗人家”——“云岫陶源”坐落在泾县琴溪镇施窑村,古色古香的两层小楼,屋檐茅草垂落,陶艺元素呈现在房前屋后的每一处细节里。“室内能品茶赏竹,室外能制陶。去年冬天开始在院落外修建展示空间,今年春天就能完工啦。”“云岫陶源”创始人刘云告诉记者。

施窑村和陶窑村邻近青弋江码头,水运便捷,是省级文保单位宣州窑遗址(唐、五代)所在地,现有古龙窑遗址十余处。据村史资料,陶窑村在梁代时原为陶冶村,村民以陶姓为主,施窑村也以制陶业为主,制陶技艺流传至今。

刘云曾在景德镇陶瓷学院进修,来琴溪镇考察时,与施窑村制陶人杨年好因陶结缘,婚后两人在杨家老宅的基础上修建陶窑工作室,后经当地非遗保护部门引导,工作室逐渐扩大规模,于去年7月建成 “云岫陶源”。“‘非遗人家’项目对我们的发展来说,是一次积极的有益探索,10万元奖补资金在项目启动阶段也是雪中送炭。”刘云坦言。

去年3月,泾县文旅局制定《泾县非遗人家建设与实施方案》。“‘泾县非遗人家’是集非遗传承、非遗展示体验、文创陈列销售、民宿餐饮服务于一体的非遗主题体验综合体,由政府主导和投资,通过组织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从事非遗相关产业的村民、非遗研究者、爱好者等民间力量,构建非遗主题的传承体验综合体。”唐飞告诉记者。目前,泾县先后创建琴溪镇施窑村“云岫陶源”(非遗项目:泾县龙窑制陶技艺)、茂林镇“水墨花砖”(非遗项目:花砖制作技艺)、丁家桥镇“草色帘青”(非遗项目:宣纸帘制作技艺)3家“泾县非遗人家”。

泾县依托非遗分布现状,建立非遗活态传承空间格局,明确非遗项目所在村落特色发展点,打造“一村一品”,建设“非遗人家”,为游客提供非遗主题体验综合体,用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去年10月,施窑国际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拟每季度邀请国内外陶艺及文创先锋力量、知名艺术家,以“千年宣纸万年陶”为创作定位,逐步吸引艺术家入驻,打造陶窑艺术村,带动附近村民共同致富。“‘云岫陶源’建成以来,参观者数千人次,住宿百余人次。今年我们将新增拉坯机等设备,准备在家里开设小班授课,让更多的陶艺爱好者能够亲身体验制陶的乐趣。”刘云对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

【责任编辑:靳琼靓】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