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安徽印发《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十四五”建设发展规划》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 发表时间:02-28 17:28

2月27日,记者从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获悉,为进一步推动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生态文 明建设、产业融合发展、基础设施一体化等,《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十四五”建设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于今年2月正式印发。安徽省将依托皖南 独特文化旅游资源,坚持以全球视野、国际标准提升文化旅游服务能力,打造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规划中提到,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规划范围包括黄山、池州、宣城、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等7市,共45个县(市、区),面积5.7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46.1万人。

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构建“一核一圈一轴一带一廊多点”空间布局

记者从规划中了解到,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支持示范区内各市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重点发挥核心区引领带动作用,着力打造“一核一圈一轴一带一廊多点”。

“一核”为“大黄山”核,将聚焦“大黄山”国际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的核心地位,重点在休闲、度假、康养、会展、创意产业等方面形成发展优势。

“一圈”为徽文化旅游发展圈,将全面展现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建筑、徽商文化、文房四宝、徽菜徽茶等历史文化魅力,主推徽文化体验、徽文化研学等文化旅游产品,提升以黄山为中心、辐射周边的古徽州文化旅游发展圈服务功能。

“一轴”为五山三湖观光旅游发展轴,将以黄山、九华山、天柱山、齐云山、牯牛降为重要节点,串联太平湖、升金湖、花亭湖等景区,创新开发山地运动、康体养生、科考研学、户外探险等旅游产品,打造旅游资源富集、风景交汇的五山三湖黄金旅游发展轴。

“一带”为皖江城市黄金文化旅游带,将依托沿江高铁、高速、水运等交通通道,串接马鞍山、芜湖等皖江城市,推动江河联动、跨市联动和景区联动,以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抓手,持续打造面向长三角、联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金文化旅游带。

“一廊”为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将依托黄山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发展胜地,发挥黄山—杭州沿线优质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资源集聚优势,加大自然生态保护修复力度,保护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着力打造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

此外,示范区建设将强化黄山国际化桥头堡的核心带动作用,充分发挥芜湖、黄山一级集散中心的客源辐射作用,多点带动,建设一批重点旅游区,提升一批特色旅游功能区,打造一批特色旅游目的地。

建设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畅通旅游交通微循环,实现“快进慢游”

沿途处处是风景、下车即是旅游胜地,相信不少游客都期待旅游景点“一车即达”的畅通便利。对此,规划中提到,“十四五”期间,将加密高速铁路通道,支持 有条件的城市发展市域、市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依托合肥、南京、杭州都市圈,构建1小时通勤圈,打造经典高铁旅游线路。同时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 域市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加快打通高铁站至景区快速通道,提供高铁站到景区一站式服务。建设多功能公路网,实现高速公路“县县通”和“县城 通”。建设水上通道,积极发展水上旅游业,打造一批水上旅游客运航线。

“十四 五”期间,安徽将完善区域机场布局,推进旌德、桐城、岳西、太湖、绩溪、黄山区等一批通用机场建设,优化航路航线网络结构,加快建设新增支线机场和通用机 场到主要旅游景区(点)的旅游快速通道。同时提升综合枢纽功能,加强以轨道交通客运站、机场为中心的综合客运枢纽建设,提升枢纽产业集聚辐射能级,推进站 城融合发展。此外,还将加快健全慢行交通系统及配套设施,完善登山道、自驾车、露营地等基础设施。

数字化、低碳化4A级以上景区等将实现 5G网络全覆盖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规划中,特别提到了要将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与数字化、绿色低碳化发展相结合。

“十四五”期间,安徽将布局旅游数字化场景,推动停车场等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推动4A级以上景区和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实现5G网络和固网宽带专线全覆 盖。利用全息互动投影、环(球)幕、VR、AR、MR、人机交互等数字技术,推动博物馆、文化景区等载体加快培育数字化旅游体验新场景。鼓励皖南地区开展 各类文旅在线直播,培育一批沉浸式体验的云上旅游品牌。

此外,还将打造旅游数字 化服务新模式,加快建设集运营商数据、OTA 数据、交通数据、气象数据、景区数据、酒店数据和餐饮数据于一体的文化和旅游大数据中心,构建大数据治理共建、共治、共享平台。强化科技赋能,深化数字艺 术展示、全息投影等现代技术应用,打造多媒体文化节目、虚拟漫游体验、虚拟文物互动展示,让游客能“身临其境”地体验“活”的历史。

同时,为加强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应用,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将率先探索基于生物降解、装配式建筑、电动汽车、垂直农业等技术的旅游业绿色低碳解决方案。 在重点景区、度假区、酒店、旅游交通和旅游公共服务节点上率先实现能源电气化、清洁化、零碳化。加快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推广节能低碳型交通工具。 研究引进绿氢动力列车装备和技术,推动示范区在制度型开放、国际化交流合作等领域先行先试,打造绿氢特色功能区。

【责任编辑:靳琼靓】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