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三界种粮大队”纵横长三角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 发表时间:04-07 09:01

正是春耕农忙时。

在长三角各地承包土地种粮食的农民中,有不少人来自浙江嵊州的三界镇。从20世纪80年代起,三界人就外拓种粮,在上海、苏州、宁波、杭州等地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形成了一支种粮大军。到去年底,三界人在长三角地区年粮食播种面积70.5万亩以上,年生产粮食38.3万吨,形成了一支“三界种粮大队”。

走出去,种粮去

三界镇种粮历史悠久,在嵊州当地,三界就有粮仓之称。嵊州市农技推广中心主任赵洪告诉记者,三界镇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种粮,“农民种植水平高,且普遍有种粮情结”。不过,镇里的田地并不多。

1983年,上海崇明的国有农场因缺劳动力插秧到三界镇招季节工,原三界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站的技术人员郑月康、苏寿康等人带三界镇插秧能手去插秧,并从插秧服务扩大到肥水管理及收割等服务。1985年,他们开始承包种粮。“一开始,很多人都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大半年下来,发现收入还不错,就逐渐在当地扎根下来。”赵洪说。

彼时,上海、杭州等地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乡镇企业快速发展,人都往外跑、往城里跑,便有了弃耕抛荒的田地。三界人逐渐发现,“走出去种粮”可能是条新的致富路,脑子活络的人就跑到外地承包种粮。经邻里间口口相传,越来越多的三界农民加入外出种粮的队伍。

包田种粮能有多赚钱?种粮户陈月中1988年来到上海,起初在建筑工地打工。1993年,经人介绍,陈月中在奉贤区承包了约60亩田地开始种粮。“3年不到的时间,我就赚了十多万元,还在老家盖起了两间三层楼的小洋房。”陈月中告诉记者,语气里有些得意。种粮户郑洪均曾经在建筑工地上做泥瓦工,虽然活也很多,但他发现包田的收入远远胜过泥瓦工。于是,郑洪均加入“三界种粮大队”,到杭州临平区承包了约130亩田地种粮。

“一开始,三界人外出种粮就是为了赚钱。对大多数农民来说,他们考虑得没那么多,就是为了养家糊口。”赵洪说。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老种粮户都经历过“吃不饱饭”的年代,对土地和粮食有着特殊的情感。比如,58岁的郑洪均在谈及种粮问题时,总会不自觉地提高音量,对种粮的账单一笔笔都记得清楚。陈月中的微信名叫“育种”,头像是自己承包种粮的水稻田。他对自家的农机设备如数家珍,提到种粮往事总是神情激动,语调高昂。

从三界镇走出去的农户能吃苦、懂技术,逐渐闯出了名堂。据2021年底不完全统计,目前三界镇上共有外出种粮大户1500多户,从业6300多人,占全镇户籍人口的11%。承包面积达40.5万亩,相当于7个三界镇的水田面积,年粮食播种面积70.5万亩以上,年生产粮食38.3万吨,实现总产值10.25亿元(不含政府补贴)。其中,陈月中的承包经营面积最大,达到10200多亩,2021年小麦播种面积达9000多亩。此外,承包面积1000亩至10000亩的大户有20户,500亩至1000亩的有26户,大部分承包面积在200亩至300亩之间。

从地域看,三界人外出承包种粮区域主要集中在上海、杭州、苏州等长三角重要城市周边,近年来也将市场逐步拓展到安徽和江西等地。赵洪分析,这些地区与嵊州的距离不算远,农民们对气候和水文条件相对熟悉;另一方面,这些地区经济发达,政府补贴较高,种粮的经济效益也相对较好。

这些年,外拓种粮已成为三界镇的一大特色农业产业。目前,种粮户的稻谷销售多以当地的订单储备粮为主,从客观上看,这也为长三角多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保障粮食生产打下了基础。

种粮越来越简单

陈月中记得,20世纪90年代种粮收益最好,是“三界种粮大队”发展的黄金期。“当时,承包100亩水田的年收益大约有10万元。近年来,承包款上涨,亩均收益逐年下降,规模效益逐年显现。目前,200亩水田的年收益约为15万元。”陈月中说。“对很多三界人来说,‘二田东’现象是个痛点。有本地投机者通过招投标将水稻田承包下来后再次出租来获利,耕地保护、大户补贴等政策补贴实际都落入了‘二田东’的口袋。”郑洪均表示。

虽然收益可观,但种粮可不容易。三界人外出种粮,大多采用水稻小麦轮种的方式。“水稻和小麦都是一年一季。水稻我们一般种的是晚稻,每年6月播种插秧,到11月左右成熟。水稻成熟收割之后,再种下小麦,等来年5月可以收。”郑洪均介绍,每年的5月、6月和11月都是农忙时节。彼时,水稻种植、收割等农业生产全靠人工。那时,郑洪均的团队里有30多人帮着一起劳作,但农忙时节依然忙得腰都直不起来。郑洪均肯钻研,他曾向相关专家请教种植技术的改造和提升,双方在电话里畅谈许久,彼此踌躇满志,但后来进入农忙期,一忙起来就没了下文。

郑洪均记得,他刚到杭州承包种粮的头两年都是亏损的。“那时候刚赶上国家下调粮食收购最低保护价,粮食的大降价就像当头泼了一盆冷水。”郑洪均说。好在后来粮食价格上涨,资金的压力暂时缓解。后来,郑洪均又辗转到过上海金山,承包过200多亩田地。8年前,郑洪均到宁波慈溪承包种粮,从280亩的规模起步,一直发展到现在的2000亩田地。“现在种粮简单多了,多是机械化操作,几个人就可以种上千亩田。”郑洪均感慨。

有类似感慨的还有陈月中。陈月中是“三界种粮大队”里较早试水机械化生产的农户。2002年,陈月中从上海奉贤到金山包田种粮。他守规矩、重技术,很快在当地小有名气。没过多久,上海市秀水种子公司看上了他的认真劲,把近1000亩种子田全交给他种。“种子田最难种。”陈月中说,“繁育种子,比种植一般商品粮要求更高。特别是作物收割后,需要用烘干机及时烘干,迟几个小时都不行!种子有严格抽检制度,发芽率要达85%才算合格。”陈月中自嘲“认死理”。为此,他“花血本”多次购入当时最先进的农业机械,提升机械化生产水平。“当时,一台烘干机要20多万元,我一下子就买了5台。”陈月中说,他从2004年开始育种,每次抽检,次次达标。

农机成了好帮手。从2010年起,陈月中成了上海金山的农机大户,“金山区有两次粮食生产现场会,就是在我种的地里开的。”在他的地里,目前仅大型插秧机就超过20台。他颇为自得地向记者“炫耀”:“机插秧种植比直播种植更均匀,秧苗更通风,产量就会提高,同时更节省人力。仅机械化插秧这个环节,就对提高水稻产量、增加种植面积有重要作用。”

这两年,陈月中又有了新帮手。在他的田间地头,手机成了新农具,数据成了新农资,种粮也变得更简单可靠了。“我们用上了无人机,一天能作业2000多亩,而且植保、监测都更精细化了。”陈月中感慨,“以前种粮都靠手感、经验和体力。现在靠的是遥感和算力,整地、播种、施肥,全过程的数据都藏在手机里了。”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好技术才能种出好粮食。嵊州市发改局副局长俞波告诉记者,嵊州打造了粮食种植产业数字化平台,加入土壤检测、肥药管理、政策保险等多个应用模块,让种粮户通过一部手机便可掌握数据、享受服务。

不担心“谁来种地”

近年来,粮食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国家多次出台针对种粮农民的支持政策。近期,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明确2022年粮食生产重点工作及一揽子支持政策。其中提出,中央财政将综合实施补贴、奖励、金融等一揽子政策措施来切实保护农民种粮利益。比如,稳定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缓解农资价格上涨带来的种粮增支影响;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实施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提升粮食生产综合能力;实施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等。

在嵊州,有关部门也积极为种粮户支招。嵊州市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储开江说,嵊州有省级“看禾选种基地”,每年有500多个水稻新品种展示,基地将专门开设区域,优先为外出种粮大户供应优质种子,并上门提供农技服务。嵊州三碗米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建强表示,公司将在粮食加工、烘干、运输等服务上做到随叫随到,确保种粮大户粮食颗粒归仓。嵊州一家律师事务所负责人也表示,将派出律师团队,为外出种粮大户在土地经营、承包等方面提供法律服务。

近些年,嵊州对三界外出种粮农户的发展十分上心。今年2月10日,嵊州举行外出种粮大户座谈会,由副市长牵头,邀请了陈月中、郑洪均等15位农户代表参与座谈。会上,嵊州市领导提出,要通过搭建平台抱团发展打造全产业链、开展点单式培训、转变政府职能提供“娘家”服务等多种方式,让他们在外地种粮种得安心、放心、省心。当天,“三界种粮大队”粮食产业协会成立,15位承包面积1000亩以上的外出种粮大户第一批入会。同时入会的还有粮食生产、农机、金融、保险等部门,以推动信息共享、资源共享。2021年5月,三界镇粮食产业联盟成立,试图将粮食产业上游农资供应、中间社会化服务业、下游粮食收购加工产业紧密结合起来,组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实现农户、企业和政府三方共赢。

对种粮户而言,资金常常是个“卡脖子”的大问题。即便是陈月中这样的大户,也难免有捉襟见肘的时刻。“去年,我第一次在嘉兴承包种植6000亩小麦,资金压力很大,幸亏嵊州当地的银行提供了580万元贷款才帮我及时纾困。”陈月中说。他并不是唯一的受益者。截至目前,已有800多户外出包田种粮农户得到了嵊州本地银行的贷款支持,总贷款额1.5亿元。今年,相关银行还设置了“农机贷”等项目,专门为外出种粮农户服务,贷款也从原来的以春备耕为主,延伸为一年四季农户所需。

嵊州的想法是,通过打响“三界种粮大队”的品牌,来破解当下“谁来种地”的难题。为此,嵊州列出了详细的推广品牌工作清单,由发改局、财政局、农业农村局、三界镇等多个部门分别牵头完成9项重点工作。此外,嵊州还计划以“三界种粮大队”品牌运营为契机,对异地粮食生产有更多的探索:比如推行“龙头企业+种粮户”模式,由农业龙头企业以订单的形式与种粮户合作共建优质稻米基地;还比如通过注册大米公共商标,实现三界种粮大队从卖谷到卖米的转型,增加种粮户的收益。然而,由于种粮户们分布相对分散,习惯了单打独斗,类似的设想比较难实现。

不过,在陈月中等人看来,“以后谁来种地”就不是个难题。

对他们来说,抛荒田更多意味着机遇,稳定的土地承包是他们外出种粮的前提。他们也并不担心“接班”的问题。这些年,“三界种粮大队”的接力棒逐渐交到了下一代手中。

陈月中的儿子陈贤负责起了合作社的财务和合同保险等专业问题,还通过相关培训等学会了无人机飞防施肥等专业技能。下一步,陈贤希望学习更多农业技术,成为专业的科技“新农人”。郑洪均的儿子郑益峰购置了4台施肥机和1台无人机等新设备,一家3口就能管好2000亩田。“我爸爸他们年纪大了,有点力不从心,无人机之类的新科技,需要我们年轻人来学习和操作。买来的农机,还要经自己改装过。现在国家的政策好,我们种粮有更大的信心。”郑益峰说。

栏目主编:孔令君

文字编辑:孔令君

本文作者:朱凌君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邵竞

【责任编辑:柳生】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