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赋能科技创新,长三角加快构建产业新高地
来源:澎湃新闻·长三角日报 作者:潘洁 发表时间:07-14 08:15

如何以创新将长三角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

刚刚闭幕的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推动32个重大产业项目签约,项目投资总额288亿元,涉及算力、数据、大模型、硬件、软件等不同领域,展现了上海不断突破的创新策源力、不断凝聚的产业新动能。

几天前,由上海超级计算中心与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携手成立的长三角首个量超协同创新中心诞生;紫金山实验室日前正式开通全球首个广域确定性网络,为长三角一批高校院所、科技企业提供网络技术和应用创新试验服务……一批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让长三角创新能力表现更强。

今年初,《上海市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行动方案》强调,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集群,实施数字经济、元宇宙、智能终端等新赛道产业集群行动方案……抢抓新赛道、培育新动能已经成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城市、整合科创资源、提升创新产业能级的重中之重。

作为上海首个人工智能发展集聚区,上海徐汇在开辟科创新赛道上先行一步。

据悉,目前,徐汇区已有人工智能相关企业约710家,2017年至2021年人工智能相关产业总产出年均增长率约37%,2022年总产出705亿元,逆势增长18.4%。人工智能已从概念阶段逐渐演变为驱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浦东有‘张江数链’,浦西有‘元创未来’,不远的将来,上海的元宇宙产业空间将形成东西两极呼应,而‘元创未来’元宇宙特色产业园区就落子在漕河泾开发区。”谈到科创环境,趣加互动娱乐(上海)有限责任公司CTO伍涛很有底气,他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上海60%的游戏企业和行业产值都聚集于此,造就了强有力的创新生态和技术氛围。同时,游戏企业由于不断追求内容生产上的高质量表现,往往走在技术创新前沿,这也是为何游戏产业被认为是元宇宙入口的原因之一。

“在漕河泾开发区,遍地都是聚焦新赛道的科创企业。”魔珐(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谭宏冰对《国际金融报》记者直言,元宇宙最终会将个人、企业在虚拟世界中建立映射,虚拟人和虚拟内容制作构成了元宇宙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

记者在今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看到,公司将“魔珐有光”虚拟直播产品带到了展台,吸引不少观众前来打卡体验。同时,“魔珐有言”AIGC虚拟人视频生成的操作演示视频也在展位中心循环播放。这款产品能够一键生成各类主题虚拟人视频,帮助企业解决日常虚拟人视频制作难点。

AI大模型为城市赋能

当下,AI大模型正在成为科创生态体系中的关键。

记者获悉,接下来,上海即将出台的大模型创新发展政策,将围绕“创新能力、创新要素、创新应用、创新环境”四大方向,重点打造“3项计划+5大平台”。其中,“3项计划”专注破解发展瓶颈,即:大模型创新扶持计划、智能算力加速计划、示范应用推进计划,“5大平台”将打造基础支撑,分别为:大模型测试验证与协同创新中心、大模型语料数据联盟、智能算力调度平台、软硬件适配测评中心、大模型开源社区和协作平台。

AI大模型如何为城市“数实融合”发展提供可落地的动能?

日前,中国电子云发布城市级大模型行业智能平台——星智2.0,以创新的技术与产品加速人工智能行业实践。

“以“星智2.0”为核心的智算中心构建,形成城市数字化转型标配新基建。同时,以“智算中心”作为“云、数、智、运营”的物理承载体,形成城市数字化转型的落地新范式。”中国电子云副总裁常慧锋日前向《国际金融报》记者介绍,星智2.0通过统一底座、统筹调度、可信空间、全栈服务四大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出以城市级算法、模型、服务、生态一体化持续运营体系,完成城市智慧化动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驱动城市能力与价值的可持续、可成长升级。

科技资源均衡发展

如何以创新将长三角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日前,“高质量发展在申城”系列采访活动走进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记者了解到,位于上海浦东张江科学城的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简称“国创中心”),于2021年6月正式揭牌成立,是国家科技部批复、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牵头,联合江苏、浙江和安徽相关机构共建的综合类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

截至2023年7月1日,国创中心已在上海和江苏布局建设了94家专业研究所,拥有研发人员近15000多人,转移转化技术成果超9000项,服务企业累计超过2万家;与长三角地区335家细分领域龙头企业成立“企业联合创新中心”,解决企业技术需求超过460项,合同金额约14亿元;通过“拨投结合”方式培育孵化65个重大产业化技术创新项目,其中9个项目达成研发目标并实现A轮融资,加速技术向产业转化,推动技术实现自主可控。

江苏产研院副院长、长三角国创中心主任助理郜军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长三角科创一体化的关键是要推动创新资源实现更大范围流动,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我们正在有序对接长三角区域的需求,尤其是江苏和上海的需求,探索符合长三角发展实际的科技创新方式方法。”郜军透露。

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何建华表示,在打造科创共同体上,目前长三角的发展存在资源稀缺、同质化竞争、虹吸效应三方面问题。

在评估科创资源时,何建华认为,当前的城市资源存在不平衡现象,虽然有的城市在某一方面优势突出,但从全方位角度考察,没有一个城市集聚所有资源,需要对各地优势进行整合,来优化组合实现叠加效应。

此外,现在所谓的“未来产业”“高新产业”在各城市间基本雷同,进入了同质化竞争趋势。何建华认为,要破除这一问题,需要各城市明确定位优势,取长补短。

针对虹吸现象,何建华对《国际金融报》记者直言,“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是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不能虹吸自己兄弟的资源。尤其对长三角的上海、苏州、杭州,以及合肥、南京这样的头部城市来说是不应该的。”

那么,该如何解决虹吸效应?何建华表示,应按照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长三角国家战略来实现科技资源的均衡发展,把区域整体的、“四链融合”、创新发展上升到新高度,不断培育创新产品,以出链主城市整体参与国际对接,以头部企业的整合来打造产业链,整体提升长三角经济发展和财富创造能级。

记者 潘洁

【责任编辑:柳生】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