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打造科技创新共同体,长三角还有哪些短板要补?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马士群 吴大器 发表时间:08-28 08:50

中共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在2023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开发者大会上指出,一体化示范区要努力成为一座大的“创新场”和孵化器,在一体化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各主体协同创新方面持续用力,着力打造孵化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平台,当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先手棋和突破口。这是长三角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实践,也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之举,对长三角科技创新一体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长三角仍处于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的初级阶段

从长三角科技创新一体化实践效果来看,依据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共同发布的《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2022》,2021年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总指数达247.11,比上年增长20.06,较2011年基期增长了近1.5倍。其中5项一级指标中,成果共用、资源共享和创新合作等3个一级指标增幅较大,与之对应的研发投入强度、合作发明专利数量以及跨区域专利转移数量等二级指标已达到或超过《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中2025年的发展目标,表明长三角科技创新一体化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长三角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的短板,产业联动和环境支撑两个一级指标增速缓慢,表明长三角仍处于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的初级阶段,即跨区域科研合作阶段,作为科技创新一体化水平标志的产业一体化进展缓慢,跨区域协同创新的产业集群尚不成熟,支撑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的配套环境仍不完善,服务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的体制机制仍不健全。

世界主要科技创新中心一体化发展的启示

通过对世界主要科技创新中心一体化发展的经验进行梳理,可以发现不少有益经验,从而为优化长三角科技创新一体化的发展路径提供参考。

第一,区域一体化是科技创新一体化的基础。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实践经验表明,当今的科技创新活动早已突破单个城市的地理界限,呈现出区域创新一体化的显著特征。随着区域一体化的推进,科技创新要素跨区域流动的壁垒逐渐消除,科技创新资源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科技创新效率得到明显提升,这已成为世界科技创新中心一体化发展的共识。因此,区域一体化是科技创新一体化的基础,只有区域一体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消除或减弱了要素跨区域流动的壁垒,才能推动科技创新一体化。同时,科技创新一体化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旧金山、东京等世界主要科技创新中心就是通过科技创新的跨区域发展,实现了更高质量的区域一体化。

第二,产业一体化是科技创新一体化的根本。

与成果共用、资源共享等跨区域科研合作相比,产业一体化才是科技创新一体化的最终目标。产业一体化就是将科研—研发—量产—市场等全生命周期的科技创新活动一体化布局,区域内各方结合自身优势形成互补的产业集群,集群内部通过产品、知识、技术等要素的互动,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以纽约湾区为例,区域内各核心城市分工明确,纽约是金融贸易中心,波士顿重点发展高科技产业教育,费城定位于重工业化港口运输,华盛顿是政治金融中心,各核心城市内制造业和港口业、金融和保险、生物医药和纳米技术等很好地发挥了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协同效应;城市之间又通过资本、技术和人才等科技创新要素的串联形成深度融合的创新链,这种跨区域多元互补的产业结构大大增强了纽约湾区的产业一体化水平,成为纽约湾区科技创新一体化的重要基础。

第三,科创走廊是科技创新一体化的有效载体。

加州101公路、波士顿128号公路以及英国m4公路等这些公路原本只是普通的交通基础设施,但由于这些交通要道串联起多个科创节点城市,加之科创资源自身的空间集聚和地理黏性特征,越来越多的人才、信息、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在公路沿线流动、配置和集聚,从而形成了新兴产业集群发展、高端人才资源汇集、科技创新要素高度集聚的创新发展重点区域,即科创走廊。这种新型的科技创新组织形式不仅在配置全球科创资源、催生前沿科技和商业模式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还凭借其“走廊”优势成为推动区域创新一体化的重要载体。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呼之欲出,世界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各大国均将科创走廊视为培育科技创新“核爆点”的重要平台,争夺全球科技制高点的有力工具。

第四,金融协同赋能是科技创新一体化的关键。

金融是支撑科技创新的重要因素,在科技创新一体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体化的科技创新离不开一体化的金融服务,金融跨区域协同赋能是科技创新一体化的关键环节。纽约、旧金山等科创中心发达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保障了创新创业过程的持续推进,丰富的创业投资基金不受行政区划和区域的影响,为不同发展阶段和风险水平的科创企业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支持,众多中小型科创企业在风投机构的支持下不断发展壮大。例如,华尔街利用其资本优势为硅谷科技创新提供了稳定的资本支持,创造了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美国科技产业。金融赋能科技创新,既加速了优势金融资源与科创企业跨区域精准匹配,又带动了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推动了科技创新跨区域一体化。

第五,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是科技创新一体化的催化剂。

科技创新是投资大、风险高的综合活动,在整个创新周期中涉及大量专业性环节,很多创新主体并不具备科研—研发—量产—市场等全生命周期所需的专业技能。比如中小企业等创新主体的优势在实验室阶段,对于实验室之后的转化和量产等并不擅长,这一阶段不仅需要投资机构的资金支持,也需要科技中介的专业服务。与投资机构更靠近科技创新链后端相比,科技中介更靠近研发中心和中小科创企业,既熟悉科技创新活动,也了解市场端需求。例如旧金山湾区整合了管理信息咨询、人力资源、金融资本、技术转移、财务和法律等多种服务,创新主体并不需要自己掌握如此繁杂的专业技能,只要根据创新需要到市场上购买专业服务即可,这些服务整合大幅提高了旧金山湾区的科技创新的转化效率。

如何提升长三角科技创新一体化水平

一是消除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的政策壁垒。

由于行政壁垒和既有利益格局的影响,人才、技术、资本、信息等创新要素的跨区域流动仍然不够顺畅,同时各地之间挖人才、抢项目等不良竞争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创新要素配置不当的局面。为此,一方面要从根本上消除不同地区间科技创新合作的政策壁垒,建立要素合理流动的政策环境,促进区域创新要素高效配置。另一方面,要创新科技要素使用机制,大力推广人才柔性引进、项目制合作等要素配置方式,树立“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的创新要素投入理念,摒弃以往互挖人才、互抢要素等无序竞争的做法,建立统一的创新要素配置枢纽,引导科技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

二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集群。

长三角三省一市之间具有明显的互补优势,上海科技教育发达,江苏实体经济基础好,浙江市场活力强,安徽在新技术方面有后发优势,要结合各省市的互补优势,按照《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合作机制》的要求,共同梳理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链条,聚焦制约国家重点产业发展的关键领域,联合发布需求“榜单”,共同培育科技创新“核爆点”,加快提升区域科技企业的创新引领能力,以市场化方式联动产业链上下游,跨区域组建创新联合体,这样不仅能加强产业链协同,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还能更快带动企业的创新成果转化,带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进一步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集群。

三是更好发挥g60科创走廊的创新生态涵养功能。

g60科创走廊要充分借鉴加州101公路、波士顿128号公路以及英国m4公路等这些全球知名科创走廊在配置全球科创资源、催生前沿科技和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球科创走廊建设模式。要更好发挥g60区域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原始创新能力,通过人才合作和共建实验室等途径加强科研机构与科创园区的联系。要重点培育创新链链主等科创领军企业,发挥其科创走廊生态系统构建、创新平台领导、价值网络整合等功能,培育类似美国101号公路科创走廊中谷歌、苹果、英特尔等科技巨头,推动g60科创走廊的创新链整体向上攀升。同时,借鉴美国128号公路科创走廊税收优惠政策,给予以创新研究或者新产品开发为特征的科技型企业一定的税收减免,在税收优惠基础上推动g60科创走廊税收政策跨区域协同,提升科技创新支持政策一体化水平,更好支撑g60科创走廊发挥创新生态涵养功能。

四是探索多元立体的科技创新金融支持体系。

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资源丰富,创新氛围浓厚,但由于创新体制机制不完善,相关创新主体的积极性未能得到充分调动。因此,一方面要推进科研管理制度改革,对科研主体“松绑”,把科技创新活动从经费管理、项目评审等繁文缛节中解放出来,让科研主体集中精力谋创新。另一方面,要更好地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激励的作用,跨区域协调运用财政、税收和奖励等手段,进一步完善多元主体参与的资金投入机制,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作用,引导风险投资基金等向硬核科创企业流动,不断完善多元立体的科技创新金融支持体系。通过管理制度“松绑”和激励政策“加压”,逐步健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探索出一条有利于激发创新潜能和释放创新活力的新路子。

五是引入专业高效的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

长三角目前的科技创新中介主要是政府主导下成立的非营利机构,跟其他科创中心相比,在专业化程度、服务水平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为此,一方面要借鉴旧金山等科创中心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科技金融服务、人力资源服务、技术转移和转化服务等科技中介机构。另一方面要认真总结国内在产学研方面的成功经验,诸如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提出的“北斗七星”模式等,打通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科技中介等主体间的生态通道,构建在源头催化、在中途助力、在终端落地的全生命周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作者分别为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讲师;上海市人民政府原参事、上海金融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专职副主任)

题图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柳生】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