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三角城市都在布局发展未来产业,这很未来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 发表时间:01-03 16:40


培育未来产业,对于长三角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新质生产力非常重要,关系到长三角经济和产业的前景。

这两年,长三角在布局未来产业方面已经有了很多方案和行动。2022年10月,上海市政府发布了《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2023年2月,浙江发布《关于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指导意见》;2023年11月,江苏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指导意见》;2023年12月12日,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指导意见》……所谓新兴产业,实际上已经是现实的生产力,而未来产业属于生产力的胚胎,尚处于孕育阶段或者说处于实验室阶段。对于长三角来说,仅仅拥有强大的现有产业或现实生产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不断开发新的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才能保障经济发展的永不衰竭的动力。笔者曾经听一个大型企业的总工程师说,有些企业的研究院主要干两件事:第一,研究二十年之后干什么;第二,攻克该企业全球子公司分公司碰到的共同的技术难题,这是它的主要职能。还听有的企业家说过,企业新产品开发必须要有储备,必须吃在嘴里、拿在手里、想在心里。可见,国家、地区和企业一样,必须连续不断地开发、储存新动能,研发、培育二十年之后做什么,才能在未来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一般来说,地区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关注产业的侧重点就不同。对于追赶型地区,首先是侧重于要解决当下的经济发展问题,所以比较关注现实的、成熟的,能够增加GDP、就业、财税的成熟产业。对于赶超型地区,除了关注现成的大企业和成熟产业,还会重视布局新兴产业。对于引领型地区来说,除了上述产业外,还必须以战略眼光布局未来产业。只有重视培育未来产业,才能真正着眼于未来,去培育新的产业、新的业态和新的企业,进而实现新技术的突破、新应用场景的创造、新消费需求的开发。

让未来产业顺利降生、成长壮大,这是对长三角培育未来产业的重要考验,特别需要产学研多方的积极探索和尝试。江苏正引导苏州实验室、紫金山实验室、太湖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和高校院所自主布局未来产业基础研究。江苏昆山已提出“打造元宇宙产业看昆山、发展元宇宙产业来昆山”的产业创新集群品牌。这是一个县级市培育未来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雄心壮志。安徽将实施“4+N”未来产业培育计划,打造中国声谷、世界量子中心、科大硅谷、未来科技城等未来产业名片,培育一批领军企业。浙江支持杭州、嘉兴等地区在基因治疗、合成生物、核药等领域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

培育未来产业,需要很好的成长性思维,懂得成长性关怀,实施的方法和策略必须是过程对,才能结果对。培育未来产业,是在不确定中培育确定,在不稳定中找到稳定,这就是发现产业规律的过程,所以,这里有成长的烦恼,有等待的焦虑,这些都是对培育者的考验。政府有为,市场有效,才能培育未来产业。政府要有耐心和定力,不要过多干预未来产业的培育过程,要敬畏产业规律、敬畏市场规律、尊重专业人员。未来产业不是用来弯道超车的工具,而是保证直道领先的航船,培育未来产业很难做到又快又好,是需要埋头苦干而可能不是什么超越阶段、超越过程的“巧干”。

培育未来产业需要优秀的人才,但如何识别和管理人才,是一门很重要的功课。企业家任正非说:“人才不是华为的核心竞争力,对人才进行有效管理的能力,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未来产业培育孵化中,必然会积聚很多创新型人才,如果没有对创新型人才的有效管理,就很难发挥人才群体的核聚变效应,就可能“人才”变“人灾”。在培育未来产业的人才队伍时,还要区分学者、专家与教练。学者往往比较懂原理、机理,专家比较擅长产业推广的技术、战术,教练有实战的丰富技巧、技能。有的人才可以集学者、专家、教练于一身,但绝大部分的人才不能兼具三种角色,而未来产业从概念到产品、从产品到商品,从实验室到企业、从企业到市场,需要有学富五车的教授、精准实施产业策略的专家、培养产业实战队伍的教练。华为领导人任正非说,精英我们不要理解为仅仅是金字塔塔尖的一部分人,而是存在于每个阶层、每个类别,有工作的地方,就有精英。可见,只有培育未来产业的各个层面都有精英,才能保证未来产业的茁壮成长,因此,培育者需要有适应未来产业发展的新型人才观。

在培育未来产业的过程中,政府要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大胆谨慎地护卫未来产业的成长。比如,笔者观一财经节目,介绍脑机接口的具体做法,这项研究既是人类的福音,又给法律和伦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新技术本身没有问题,但如何运用,需要法律和伦理的引导或护卫和监管,否则新技术在带来“善”的同时,某些“恶”也得以传播。这里需要有对新产业新技术发展路径的敏感性,更需要对新技术新产业的包容性,而对包容性的考验有时来自社会对新技术不理解、不接受的压力。政府部门对待各类新业态、新模式要有“包容审慎”的态度,一些新鲜事物不先“看一看”“试一试”,就沿用老办法去管制,可能一些创新就不会出现。

(作者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

栏目主编:孔令君

文字编辑:陈抒怡

本文作者:徐根兴

题图来源: 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图片编辑:朱瓅

【责任编辑:柳生】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