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我市上半年奋力推进“一地六县”产业合作区建设综述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08-14 16:36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苏皖合作示范区管委会以“追赶江浙、争先江淮”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暨‘一地六县’产业合作区建设专题会议”精神,切实把市委、市政府对“一号工程”的殷切期望转化为奋楫争先的强大动力,凝心聚力打造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强劲增长极。

一号工程凝聚 “向心力”

市苏皖合作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全体干部统一思想,坚定推进“一地六县”产业合作区建设,敢拼敢抢敢作为,始终围绕发展理念、创新举措、制度经验等方面不断长见识、增本领,始终狠抓党建党风廉政建设,深化“一改两为”转作风、促发展,为“追赶江浙、争先江淮”提供坚强保障。“今年以来,我们以‘一地六县’产业合作区建设为牵引,作为全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一号工程’,成效明显。”市苏皖合作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丁涛说。

成效,来源于全市上下拧成一股绳的拼劲——市县两级苏皖合作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成立后,全市形成了市级协调推进、郎广两县(市)主动作为、市直单位履职支持的良好格局。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我市各级各部门坚持把一体化制度创新和改革集成放在突出位置。为加深与省际毗邻地区的深度合作、等高对接,市苏皖合作示范区管委会频繁赴沪苏浙地区对接工作,着力构建“一地六县”市级层面常态化交流机制。

成效,离不开对上争取政策的显著成效——市苏皖合作示范区管委会梳理“一地六县”宣城区域需要省级层面支持的30个具体事项,经省推动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研究后,以《苏皖合作示范区和“一地六县”合作区建设2022年工作要点》形式印发,明确省直部门的牵头责任,凤凰山水库、长高高速、杭合高速宣城段等重大项目得以加快推进、提前开工。起草《提请两省(市)政协深化沪宣合作工作方案》,省政协以工作建议形式报送省委、省政府,年初获批示。1月11日,省委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长三角(宣城)航空航天科技产业园建设,将产业园列入省重大项目清单。

聚焦产业打造 “吸引力”

郎溪县梅渚镇与溧阳市社渚镇相邻,分别建设了苏皖合作示范区梅渚先导区和社渚先导区,两地探索打破行政区、共建经济区模式,携手打造苏皖合作示范区(社渚-梅渚)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产业示范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建共享。“我们今年年初建设,预计到今年11月初建设完成,正式投产后,预计年产值2亿元,年税收800万元左右。”在梅渚、社渚先导区,安徽正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的年产35台顶管机及相关配套产品的项目正在建设中,据公司生产经理高山介绍,项目选择落户这里,就是看中了合作发展的新机遇。

作为全省东向发展的“桥头堡”、全市“一地六县”的主成员,在产业合作中,郎溪和广德都在争当先锋、争做主角。

郎溪县现有334家规上工业企业,其中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154家,新材料、绿色食品两大特色产业110家,四大产业合计占比79%,“2+2”产业格局基本形成。作为“一地六县”产业合作区郎溪工业板块主平台,郎溪经开区东区绿色智能制造产业园重点承接上海、江苏等地区的智能制造产业和新兴产业。

广德经开区三期现已落户项目34个,总投资约内资193亿元,外资1.105亿美元,其中,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22个,10亿元以上项目7个,正在建设项目15个,投产项目6个。总投资百亿级制造业项目江苏众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广德。广德市本土民营企业安徽森泰木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成功上市。

大项目的投资引进来,好项目的名声打出去。在推进“一地六县”一体化发展进程中,我市紧盯主导产业,盯紧“招大引强”,致力打造承接产业转移加快高质量发展新高地。今年上半年,“一地六县”产业合作区宣城区域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28个,投资额927.1亿元;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28个,投资额317.8亿元。3月底,成功举办以“筑梦湾区 圆梦宣城”为主题的“一地六县”合作区招商(深圳)推介会,现场共签约项目16个,总投资额120亿元。

在“一地六县”产业合作区,开放协作、良性竞争的环境为产业发展营造了好的生态,激发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我市将继续深化协同协作,在“竞合”中加快产业发展。下一步,将谋划建设长三角(宣城)产业合作区,充分利用地理优势,打造省际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示范样板。谋划推动梅渚先导区建设,协调推动成立梅渚先导区投资发展公司。持续加大招商推介力度,力争再落户一批高端制造业项目。

项目加码锻造 “支撑力”

一体化协作发展,关键要落实到项目。

今年以来,我市大力推进一批把“产业合作”由理念落到实地的好项目,让“一地六县”产业合作区“有名”更“有实”。

建设白茅岭综合协调合作交流研讨中心。项目前期工作正在推进,计划三季度开工建设,将打造“一地六县”会务中心、展示中心和交流中心。

打造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在光明蓝莓基地和蛋鸡养殖项目基础上,谋划建设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集聚本地特色优势农产品,建设蔬菜生产加工基地,鼓励发展预制菜产业。

推进长三角(广德)航天科技产业园建设。上海航天八院下属的5个厂所与广德市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围绕外场试验验证基地建设、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等方面开展合作。航天科技六院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与广德市签订项目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建设空间动力系统试验中心。

打造生态绿色康养基地。主动与上海市光明集团沟通交流,全力谋划推进康养基地规划建设,同时,全面加强康养基地基础设施配套,郎源水库和涛源水厂改造工程、110千伏涛城输变电工程、涛城至白茅岭中压天然气管道工程、S338郎溪段(白茅岭-飞鲤)及白茅岭场域道路建设等水电气路项目有序推进,围绕大佛山养心谷、美迪花世界、石佛山天子湖等康养旅游节点谋划“1+N”康养布局。

惠企利民成就 “幸福力”

去年,宁宣杭高速高淳段、宁宣杭高速临安段、溧宁高速溧阳段三条省际“断头路”全部打通,解决了困扰全市多年的高速公路“内通外不畅”问题。今年,交通互通互联的辐射圈继续扩大。据了解,我市围绕打造长三角中心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先行区目标,正加密贯通高速公路,实现宣城至上海、杭州、南京等7个方向的高速公路全覆盖。

“虽然天目湖景区和我们只隔着一座山,但以前因为乘车不方便一直没去成,现在通了公交车,可以去山那边游玩了。”乘上直达江苏省溧阳市天目湖景区的公交车,凌笪镇居民李春兰开心地说。

这条于今年5月中旬开通的“凌笪至天目湖”省际毗邻旅游公交专线,是全省首条长三角旅游公交专线,既满足了两地群众的日常出行需求,也促进了两地经济文化交流和旅游业的发展。

随着“一地六县”产业合作区的建设,我市谋划把6个县的美丽公路连起来、把沿线景点串起来。目前已累计开通15条省际毗邻公交线路,数量居全省第一。

互联互通的交通,是推进一体化发展的“开路先锋”,也是一体化发展结下的“惠民果实”。

今年以来,“一地六县”产业合作区各地在区域合作方面不断深化,给群众带来更多触手可及、真实可感的实惠和便利。

文旅融合创造新看点。首届长三角慢生活旅游高峰论坛在广德举办。长三角“一地六县”文旅联盟建设全面展开,发布郎广溧精品“二日游”线路。成功举办2023安徽·广德文旅暨竹乡画廊招商(上海)推介会。

教体合作搭建新平台。充分发挥“胥河情”教育联盟作用,与长三角区域学校共同开展6次交流活动。召开“一地六县”职业教育交流会暨长三角品牌职校联盟大会。广德市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和科创城九年一贯制学校委托合作协议。顺利举办2023年长三角绿水青山运动会敬亭山登山比赛暨宣城市第16届全民健身登山比赛、2023广德笄山越野赛暨2023“一地六县”越野邀请赛、2023年安徽省龙舟公开赛(广德站)高校龙舟公开赛(广德站)暨长三角广德龙舟邀请赛等体育赛事。

生态共保开创新局面。开展跨界区域生态环保联席会议,执法联动6次。启动梅溧河生态清淤项目、梅溧河上游微站“四通一平”及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今年1至6月,梅溧河殷桥断面水质达标率100%。举办长三角区域森林防灭火联合督导座谈会、长三角市场监管综合协调会和长三角“一地六县”一体化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协作机制签约暨执法业务培训班等。

民生共享取得新成果。成立“一地六县”医疗急救联盟,郎溪县中医院与南京市第一医院、广德市第三人民医院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持续做好长三角跨省异地就医和门诊慢特病费用直接结算。在省内率先建立“收受分离”的异地办事模式,截至目前,市、县、乡三级服务大厅共设“异地代收代办”窗口109个,与沪苏浙等11省28地签订了跨区域“异地代收代办”合作协议,实现37类高频电子证照在长三角地区共享互认。目前,全市实现187项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126项场景应用长三角地区“一网通办”。(宣城市苏皖合作示范区管理委员会供稿)

【责任编辑:柳生】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