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宣城:以企为本 服务为先 切实优化营商环境
来源:中经社分析师 孙远 作者: 发表时间:02-27 11:24

安徽宣城:以企为本 服务为先 切实优化营商环境

■中经社分析师 孙远

近年来,安徽省宣城市针对政企沟通不够紧密、政策落地不够精准、部门协作不够紧密等营商环境中的普遍问题,坚持为企办事就是为自己办事、企业发展就是地方发展,有力提升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营造沃土,促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全省季度“赛马”中,全市经济运行、营商环境连续三个季度稳居前列。

启动政商恳谈面对面

承诺必践行

“政商恳谈会”是观察宣城营商环境、经济发展的绝佳窗口,是宣城市委、市政府为民营企业搭建的排忧解难的新平台,旨在以具体的支持、迅速的行动帮助企业解决困难,以企业高质量发展支撑全市高质量发展。

2023年初,宣城市建立“政商恳谈会”制度,坚持“做虚了就是形式主义,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久了就是竞争力”理念,为企业搭建畅所欲言、排忧解难平台。每月的第一个周六,宣城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都会邀请企业家们参加“政商恳谈会”,共同探讨经济发展、政策制定、营商环境改善等问题。参会企业,既有龙头企业,也有本土成长型企业、新落户招引企业;有重点工业企业,也有服务业、农业企业,既兼顾全局,又突出首位产业重点领域。

恳谈会实行“企业点单、政府接单、督查跟单、办结销单”闭环管理,建立“123”企业诉求督办反馈机制,即第1天反馈问题,第2天交办相关部门或县市区,第3天向企业反馈解决问题情况或解决方式、路径,原则上1个月内办结且能快则快,按季度跟踪回访办理情况,防止反弹。

恳谈会不设主席台,与会市领导和企业家们围坐内圈,有关市直、县(市、区)负责人则坐外圈;鼓励企业家们畅所欲言。每期“政商恳谈会”,第一项议程就通报上期反映问题办理情况,让企业的意见不白提。对反映的问题,列出任务清单、措施清单、时限清单、责任清单“四个清单”,当场能办的“当场办”,当场不能办的“马上办”,需要一定时间的“抓紧办”。评价标准就一个,“把企业感受当作第一评价,把企业满意当作第一标准”。

宣城市委书记李中主持每一期恳谈会时,都有一段大家耳熟能详的开场白:“表扬的话少讲,介绍的话简要讲,问题困难重点讲,欢迎提建议更欢迎向我们吐槽。”

在第一期“政商恳谈会”上,宣城发布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18条”,从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强化要素资源保障、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弘扬企业家精神等方面提出具体举措。后续,各部门配套出台一系列落实办法,形成“1+N”政策支撑体系。2023年全年12期政商恳谈会,宣城市委市政府现场办公纾困解难,市委书记场场不落,部分月份市委书记、市长双双出席。据统计,一年12次,共解决178家企业反应诉求247个,宣城践行了“只要是对企业承诺的事,我们都百分之百兑现”的承诺。

瀚寅(苏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建明对宣城投资环境作出了“四个最似江浙”的评价:“宣城的服务理念最似江浙,宣城的服务意识最似江浙,宣城的服务效率最似江浙,宣城的服务水平最似江浙。”

2023年,全市列入省级重点项目清单879个,投资完成率126.2%、开工率105%、竣工率144.1%;参加全省集中开工动员项目279个、总投资1882.6亿元,开工率98.2%、纳统率92.5%,分别居全省第4、第5位。

首创“政聘企培”引才模式

化解人才“引育用留”难题

2021年3月,宣州区在全省率先出台《事业单位储备人才引进和管理办法》,探索实行“政聘企培”引才模式,面向“双一流”高校公开引进急需紧缺专业毕业生,帮助企业解决人才“引育用留”难题。

围绕重点产业集群,宣州区制定出台《宣州区工业发展急需紧缺专业人才目录》等文件,明确人才引进的类型及扶持措施,计划3年内定向招引智能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等产业紧缺人才150名。建立“政聘企培”人才引进企业库,针对区内龙头企业高层次技术人才薄弱、管理人才缺乏的问题,加强与省内“双一流”建设高校对接,确立立讯精密、美诺华药业、朗盾建材等5家规上企业为派驻培养合作单位。并根据派驻培养企业人才专业需求,梳理出机械、自动化、电子信息等18类急需紧缺岗位,政企合作赴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高校举办双选会、推介会21场次,吸引2300名毕业生观摩咨询,为企业招引高素质人才搭建广阔平台。在实行人才与岗位双向选择的基础上,将引进人才纳入事业单位储备人才库管理,确定培养期3年。培养期间,采取“师带徒、传帮带”方式,学业务、练技能、强本领。培养期满后,鼓励人才优先留企,对愿意留在企业发展且表现优异的,培养企业承诺优先提拔、重点培养。

紧缺专业人才的引入,有效填补了企业发展规划、产品研发、物流管理等关键领域高层次人才缺口,为进一步革新技术、提高产能提供了有力支撑。如立讯精密依托“政聘企培”,引进专业技术人才18名、管理人才7名,“双一流”高校人才引进数超过企业投产以来历年总和。考生报名人数与考试人数连年增长,形成宣州独有的人才招引品牌。

分析师调研了解到,“政聘企培”引才模式已为宣州区5家重点企业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44人(其中硕士以上7人),该模式受到用人企业和毕业生的一致青睐,相关经验做法已被列入安徽省《2023年优化营商环境若干举措》《宣城市“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宣城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十八条举措”和在省市推广。

创新金融举措

优化服务效能

以链主企业为切入点,宣城市谋划建立“链主企业+链属企业+主办银行+主办投行”的“一链两行多企”对接模式,促进“资金链+产业链”融合发展。立足制造业企业发展需求,常态化邀请银行、投行等金融机构专家参加专场“金企面对面”对接活动,2023年,全市累计开展金企对接活动70余场次。全市着力加强数字金融创新,上线中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覆盖贷前、贷中、贷后全流程服务,有效解决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截至目前,市中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上线金融服务99项,入驻企业超20.73万家,解决企业融资需求18.18万项共计4111.87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宣城市打造“助企翱翔”特色培训品牌,在全省率先创新开展多层次资本市场资源普查工作,组织专业机构对全市2388家重点企业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资本市场“体检”和“诊断”,实现园区重点企业、规上工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性新兴企业普查“五个全覆盖”。

以企业和群众获得感为第一标准,宣城市突出服务特色,打造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场景。宣企快办,构建了覆盖全市的“免申即享”惠企服务综合平台,实现与“皖企通”、省财政厅涉企系统、省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全链路四网联通,目前上线各类惠企政策660项,免申即享政策578项,2023年兑付奖补资金3.94亿元,惠及企业1440家。换位体验,在全省政务服务系统率先建立“换位体验走流程”工作机制,多渠道扩面体验队伍,市、区两级公开选聘“政务服务体验官”,郎溪邀请“两代表一委员”,泾县组建“政务服务监督员”队伍,主动来找茬,推动服务提质增效。2023年以来,全市共组织6批次活动,2380人(次)参加体验活动,发现各类问题377个,解决364个。此做法在省对市二季度点评会上列为全市亮点工作。数据赋能“无感办”,推进城乡居民领取社保待遇和惠民政策补助资格“静默认证”改革,依托公安、民政、卫健等部门数据共享,构建以信息比对为主、远程自助认证和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的认证新模式,变群众“自主认证”为部门“数据认证”,实现资格认证“无感知、零打扰”。2023年超5万名退休人员通过“无感办”完成了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办不成事反映”,靠前解决办事难点。畅通皖事通“码上反映”及“办不成事”窗口等线上线下反映渠道,实现“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市、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全覆盖。设立“首席问题官”和“首席问题专员”,为企业群众在办事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杂症”提供跟踪服务。2023年以来,为企业群众解决“办不成”问题146件,消防备案审批手续交叉、企业“注销难”、异地职工养老待遇资格认证等问题得以有效解决。

【责任编辑:金苑】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