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奚本金著文谈宛溪河的历史、过去和未来 图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01-04 23:24


宛溪河的过去(奚本金摄于20世纪80年代)

宛溪河现状

宛溪河整治规划

  宛溪名称已无从考证,宣城古名“宛陵”,是以宛溪之滨,陵阳之麓,含山水首字定名。从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69)至粱承圣元年(552)共721年是“宛陵”之称。
  宛溪河原为城外河,系水阳江支流,又称澄江(德喜河)。隋开皇年间(约591年左右)济南公王选出任宣州刺史(相当于知府),认为宣城城池过小,遂大兴土木扩筑宣城城池,西北开拓至敬亭山附近,东过宛溪河,跨河建济川和凤凰二桥,以防入侵并建有二水门,这样不仅便利了交通,而且点缀了宣城的风光。至唐天宝十二年(753)李白来宣后才有“双桥落彩虹”的诗句。唐垂拱元年又建有宛水桥(明时改政通桥,建国后更名为南门大桥)。现在宛溪河上已有八座大桥,即新村铁桥、济川桥、凤凰桥、鳌峰桥、南门大桥、宛溪河大桥(其中铁桥和南门大桥为双桥)。
  宛溪河在五十年代初,河面两旁木竹排相连数里,河中船只来往如梭,一片繁忙景象。凡宣城人不会忘记,那时人们饮用水绝大部分来自宛溪河,盛夏时节,皓月当空,沿河万户捣衣声,连绵不绝。每逢端午佳节,都有数十只龙舟竞渡,两岸欢呼人群,数以万计,河中大船户用竹杆挑起数条红布段作为奖励发给竟渡优胜者。正是“敬亭山前阳江头,两岸欢呼争上游。城乡一派升平乐,端午佳币赛龙舟。”
  宛溪河沿岸景致,已占宣城古十景之三,即其一鳌峰赤壁,位于城区东南隅,东麓滨临宛溪河,中有一段赤土峰壁,势甚峻峭,犹如一座朱红屏风矗立于宛溪之滨,春日轻舟荡漾于赤壁之下,犹置身于桃浪之上,别具一番情趣。其二澄江夜月,位于县城北街头,为宛句两水汇合之处。宋时建有“澄江亭”,古人常夜饮赏月于此。当晚烟初散、繁星点点之际,新上的明月倒映在澄江之中,似玉轮、银盘,烁烁生辉。其三句溪塔影,溪水清澈、溪心可见城中开元古塔倒影,如砥柱插入水晶盘中,置身于奇景幽境,使人俗虑尽销。另有响山赤壁及严公钩台等绝胜佳地,曾引来隐士严子陵来此下钓,仙人窦子明来此钓走了“白龙”,给响山这一名胜,渲染了一层浪漫的色彩。
  与宛溪河相关的知县张果,为救市民免遭洪水淹没之灾,抱万民册在济川桥投河的民间故事,自南宋建炎(1151)始,历代均建庙祀之直流传至今,现柏庄小区将张果墓列为小区公园,建议筑浮雕故事墙流传于后世。
  如今由于公路运输的兴起,水道渐渐退出了经营范筹,八十年代城镇居住环境的改变,新的小区开始出现,宛溪河的水质开始慢慢的变质,其主要原因是小区的化粪池污水直排宛溪河,使得宛溪河三天不下雨,河水即墨绿色,连洗涤都无法使用,再加沿岸居民废物垃圾不断抛向河边,致使宛溪河不堪入目,已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
  现时宛溪河整治工作亦已开始,到时三大主体公园:响山泛舟公园,鳌峰赤壁文化公园和阳江生态公园及六处辅助性游园,宛溪、济川桥、凤凰桥、南门大桥、鳄城外滩、响山公园的建成,更是岸柳成行,春天一片桃红柳绿,夏季里绿树成荫,秋光桂香四溢,冬梅绽放异彩,大有洛阳之盛。
  在主题公园,提议建有王选和罗汝芳塑像,供人瞻仰。其罗汝芳是明嘉靖年间宁国府知府,为官清廉,注重教化,发挥正学,风动六邑。于宣城城内陵阳第三峰,始创“志学书院”,为宣城历代最早最大的书院,他常亲自讲学、慕名远来游学者数百人,士人感其政德,于“宛陵精舍”内立罗公生祠祀之。他在任期内,曾遍游宣城山川景胜,或吟赋、或留题,深为民戴,至今三天洞,柏枧崖壁等处,仍可见其亲笔摩崖及碑刻。
  我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有广大市民的积极配合与支持,宛溪河综合治理的美丽梦想即将实现。

【责任编辑:】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