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伟大历程)三大战役和推翻国民党统治

(伟大历程)三大战役和推翻国民党统治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05-25 19:30

(伟大历程)天翻地覆慨而慷——记三大战役和推翻国民党统治

资料图片:1949年1月31日举行北平入城式。人民解放军在万众欢呼中进入前门大街。新华社发

资料图片:1948年10月,人民解放军争取长春国民党军10万人起义与投诚,长春市和平解放。图为国民党军队缴械后,我军司号员吹响胜利的号角。新华社发

………………………………………………………………………… 

  新华网南京5月24日电(记者梅世雄、霍小光)“142天歼灭国民党军队154万余人。”今年82岁的解放战争亲历者、军事科学院百科研究部原副部长王辅一说,“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使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毁,大大加快了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进程。”

  1948年9月12日至1949年1月31日,从辽沈大地到华北平原,从黄海之滨到淮河两岸,人民解放军在广袤的土地上同国民党军队展开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战略大决战。以三大战役为标志的战略决战的胜利,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史上的光辉里程碑。

  另一位战争亲历者、南京军区原司令员向守志说,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在战略决战中取得的伟大胜利,不但给中国,也给世界历史的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抉择。中国共产党代表全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争取通过和平的途径来建设一个独立、民主、富强的新民主主义中国。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统治集团,企图用内战的方式来抢夺抗战胜利果实,极力维持专制独裁的反动统治。

    “抗战刚结束,蒋介石立即发动内战还有许多困难,于是他就玩起了假和平的阴谋。”王辅一回忆,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应蒋介石电邀,偕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同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这充分显示中国共产党谋求和平的真诚愿望,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民主人士柳亚子赋诗称颂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亲赴重庆的行动是“弥天大勇”。

  经过43天复杂而艰难的谈判,国共双方于10月10日正式签署并公开发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国民党当局表示接受中共提出的“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等,共商和平建国大计。

  此后,中国一度露出和平曙光,召开了有各党派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政协协议。但国民党并没有放弃武力消灭共产党的打算,很快撕毁了政协协议。

  向守志说,国民党在完成内战准备后,悍然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扬言要在三五个月内消灭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队22万人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战争初期,双方力量对比悬殊。国民党军兵力达430万人,装备的是飞机坦克;解放军兵力120万人,装备的多数还是“小米加步枪”。

  中共中央审时度势指出:蒋介石的进攻不但必须打败,而且能够打败。毛泽东在与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极大地增强了全党和解放区军民的信心。同时,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放手发动群众,军事上坚持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

    全面内战爆发头8个月,人民解放军歼敌71万余人,挫败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蒋介石速战速决的企图成为泡影。

  1947年6月30日夜,刘邓大军12万人强渡黄河,发起鲁西南战役,揭开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同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公开提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赢得人民的热烈拥护和积极响应。到1947年底,国民党军队被迫由战略进攻转变为全面防御,标志着中国革命战争达到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科学地分析战争形势,以宏大的革命气魄和高超的指挥艺术,正确把握战略决战的时机,连续组织了一环扣一环、一个胜利接着一个胜利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构成中国革命战争史上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

  就在三大战役进行期间,国民党统治集团在美国支持和策划下,企图利用和平谈判的手段,达到“划江而治”的目的。

  1948年12月30日,毛泽东为新华社撰写新年献词,发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伟大号召。与此同时,为了迅速结束战争,

【责任编辑:】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