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宁国探索“六大模式”建设“美好乡村”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08-08 02:55

  近年来,宁国市以“美好乡村”建设为抓手,不断探索创新体制机制,打造了一大批特色鲜明、环境优美、自然和谐的美丽乡村,涌现了一大批社会认可、群众满意的“又美又富”美好乡村典型,形成了自然山水生产发展型、城郊结合生活富裕型、依托重大项目安置型、试点改革整村推进型、功能拓展文化旅游型和创意农业生态观光六大类型为主要内容的“宁国美好乡村”建设新模式。
 
  自然山水生产发展型。林木幽翠的峰峦,波光潋滟的山间平湖,炊烟袅袅的农家小灶……如今,“十里画廊”储家滩已经成为宁国美好乡村建设自然山水生产发展型的代表之一。自2011年龙阁村储家滩启动美好乡村建设后,储家滩利用其自身山美水秀的自然优势,打造着日益夺目的美丽新农村。而村里三分之一的农户也靠着旅游资源办起了农家乐。在该市,像储家滩这样在“美好乡村”建设中依托当地的自然山水景观,通过合理布局,微观改造而建设的新农村还有很多,宁墩镇吉宁村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条件进行塘坝扩建,修建环湖道路,形成了曲径通幽、独具魅力的村庄环境和山地人居。
 
  城郊结合生活富裕型。县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对促进城市周围农村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宁国市城郊结合部的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位于南山园区的万福村便是城郊结合生活富裕型的代表之一。被誉为“生态之乡,万福之地”的万福村大力实施“一村一品”发展战略,结合万福无公害西瓜产业,发展有机高效农业,构建以“竹报平安、花开富贵、红豆相思”为主题的江南农家庭院绿化模式,积极开展“绿色家庭”、“清洁家庭”、“环保家庭”等6种家庭评选活动,实现了由近郊传统型农业村庄向复合型新区的转变转型!
 
  依托重大项目安置型。西津街道凤形山村依托城郊和自然生态特征,配合城市发展规划,让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建设交相呼应,在尊重民意的的基础上,以“六统一”(“统一户型、统一高度、统一色调、统一大小、统一规划、统一围栏”)的要求指导农民统一建房,同时,按照“完善功能、提升形象、打造品牌”的整体思路,硬化集中安置区区间道路,建设公共绿地、中心超市、幼儿园、托儿所、社区卫生服务站、文体活动中心、集贸市场、公厕、垃圾站等配套设施,提高了村庄品位,极大地改善了居住环境。经过几年发展,凤形村实现了“人人和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村庄里也建立了农村社区一站式服务平台、为民服务代办点和村级卫生医疗室,2011年,村人均收入10800元。在该市,西津街道凤形村、梅林镇沙埠村、河沥溪街道平兴村等村庄依托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重大项目安置进行美好乡村建设,打造了一派新农村发展的新景象。
 
  文化旅游生态观光型。优美的自然生态景观、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是进行美好乡村建设的重要载体。作为我省唯一的畲族村,云梯畲族乡千秋村不仅有优美的风景,更有特色鲜明的畲族文化。自2011年进行美好乡村创建后,千秋村累计投入建设资金达2800余万元,建成了独具特色的畲族文化园,成为苏浙沪游客皖南重要旅游目的地,走出了一条新农村与乡村旅游开发及畲族文化特色相结合的新路子!境内古树参天、柳树成荫的“国家3A级景区”——汪溪街道落花荡村年接待游客万余人次,仅农家乐一项总收入超百万元。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兴旺,加速了宁国生态观光游向休闲复合型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2011年,全市接待游客350.8万人次,增长28%;实现旅游收入16.1亿元,增长25.1%。
 
  城郊农业功能拓展型。河沥溪街道畈村村湖南自然村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打造集体验农耕文化、感受田园风光、享受生态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工程“太阳谷低碳休闲农业示范园”,在融合最新建筑技术、式样别致的“低碳体验房”内,游客处处能体验到节能环保的新感受。“开心农场”里,蔬菜瓜果一律采用传统有机肥种植和电脑喷灌技术,市民和游客可以在其中认领一块土地,利用休息时间来种地,既能从中体验农耕的乐趣,又能缓解一下工作压力;河道内,一堆堆“生态球”净化着河水,户外照明由风光互补的小型发电系统供电……游客们在这里体验农耕文化、感受农村生活、享受生态休闲,当地农民则通过土地流转,进入农场当工人,人均年收入达万余元。
 
  试点改革整村推进型。作为宁国市统筹城乡土地使用制度综合改革示范项目区,河沥溪街道畈村村营盘自然村通过土地置换、与大企业联合经营等方式改变传统的农业耕作模式,改变农民的生活面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目前,河沥溪街道畈村村与太阳禽业合作,共同实施畈村水库上游营盘村的新农村建设与现代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

【责任编辑:】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