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桓彝与泾县“主土之神”
来源:《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 作者: 发表时间:07-06 09:00

黄飞松

第1169期

中国普遍流行奉祀土地公,一般以自然村、街道为单位,老百姓自发建“土地庙”,每到岁尾年头或重大节日时,附近的住户多到土地庙前烧香,履行相应的礼敬与祭奠。也有的农家以每月的朔(初一)、望(十五)两天祭拜土地公。土地公又叫土地神、福德正神、社神、主土之神等,在中国道教神阶中排位最低,也是最接近百姓的神,除保一方安宁外,还主一方的婚丧嫁娶等。供奉的庙宇也是中国分布最广、密集度最高、占地最小的。《公羊传》《风俗通义》《礼记》等文献中都记载了其作用。

中国古代的五行学是集哲学、占卜算命、历法、中医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于一身的理论,初始的含义包括金、木、水、火、土,与其对应均有相应的神,这些神基本都有固定的造型,唯有各地的土地公非固定人选与造型,选拔的方式与对象也各不相同。与全国大多数土地公相比,泾县的土地公显得尤为特殊,最为特殊的是他身着官服的造型,明显区分于他地的土地公。主要原因是泾县土地公的人物原型为桓彝(276—328),为东晋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人,因他在泾县有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被古代泾县推为“主土之神”。

一、桓彝与泾县之缘

隋代以前,中国的门阀制度直接影响了政局。桓彝所在的桓氏家族是魏晋时期世家大族,桓彝能文善武,是东晋时期是朝廷重臣。晋惠帝时,他由州主簿进入仕途,拜骑都尉;晋元帝时,迁中书郎、尚书吏部郎。因王敦借助其兄王导拥戴晋元帝上位有功之势在朝中擅政而弃职。明帝上位后,下诏命桓彝为散骑常侍,讨伐并平定王敦之乱后被封为万宁县男。又因当时宣城境内社会治安不稳定,经举荐,桓彝补为宣城内史。宣城在他的治理下,百姓生活安定,并建成宣城有史以来第一座城池。

327年,历阳郡(今安徽和县)内史苏峻,联合占据寿春(今安徽寿县)的平西将军、豫州刺史祖约,领精兵万余人以讨伐权臣庾亮为名率兵反叛。桓彝闻讯,立刻“纠合义众,欲赴朝廷”,去保卫首都建康。其下属以“宣城兵弱,难以退敌”进行劝阻,桓彝慨然道:“今社稷危逼,义无晏然。”遂迅速率部挺进至芜湖,遭遇叛军的精锐部队而败退,叛军尾随其部追至宣城,鉴于宣城坚城不可守,桓彝便率部退据广德。在广德桓彝屡闻叛军击败朝廷军队的消息,他一边担心朝廷,一边为无力援助朝廷而“流涕”,于是便在叛军的追击下移师泾县。

而在此时,叛军攻占了首都建康。桓彝决定坚守泾县,以扼守首都上游之险驰援朝廷。其间,苏峻指使已投降的州郡刺史轮番到泾县劝降桓彝,均被桓彝严词拒绝。见此,苏峻派叛军悍将韩晃将泾城团团包围。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为安慰部下,桓彝说:“吾受国厚恩,义在致死,焉能忍垢蒙辱与丑逆通问!”桓彝坚志守城一年多后终于不敌,退据到县东乌溪一带,在乌溪岭修筑工事抵抗,终被叛军杀害,葬于乌溪。

泾县乌溪是个很小的地名,可能是桓彝的原因,较早地出现在历史文献中。《元和郡县志》第二十九卷介绍:“隋开皇九年,平陈改郡为宣州,移于今。理武德二年置总管府,七年改为宣城郡,乾元元年复为宣州,理城周封楚子熊绎于此,汉丹阳郡亦理此城,俗传晋桓彝所筑。” 据《大清一统志》第八十卷:“乌溪在泾县东三十五里,源出慈坑,入赏溪。又南香涧,在县东五十里,源出黄沙岭,西入乌溪。”《江南通志》第十六卷:“北冲山在泾县东三十里,两山相并,环以清溪,相近有巧坑,山多怪石,幕溪出此又东十里曰:慈坑、山坑口有观音洞,乌溪出此。”《江南通志》第三十四卷载“桓公城,旧通志云,在泾县东四十里乌溪岭南。《南畿志》云,在桓公岭下晋桓彝讨苏峻筑此……” 乌溪因桓彝的原因进入了人们视野。

二、桓彝事迹被后世颂扬

桓彝战死后,他的英雄事迹被后世持续颂扬,直至被泾县当地奉为“土主之神”。其主要做法,一是为纪念桓彝英勇抗敌的英雄气概,在他遇难处——乌溪修建了桓公墓。明朝正德年间又在墓侧山岭上建起一座桓公祠,此岭就此易名为桓公岭;二是泾县在县西五里湖山下(今湖山坑)修建一座神庙祭祀桓彝及其部将俞纵,后人将农历二月初二作为神诞日进行祭祀,前往拜谒者如有不敬,便遭报应。

明成化十二年(1476)编修的《泾县志》上载“宋湖山庙,像祀晋内史桓彝,邑人以仲春二日为神生辰,每岁届期,共迎神像至行祠,而城隍之神为宾,知县率其属迎拜道左至神宇奠焉。仲夏初吉则豫以水潦之害致祷,至秋则谢之,以为常送。绍熙间有县宰谒见之始与神对坐一揖,三酌而退,泛舟绝溪,雷雨随至。顷刻间,水深丈余,宰惧,拜祷备至,乃见神自庙所拥众来救,洪涛顿息。未几,县宰竟以罪去,自是而后莫不加敬焉。”此后重修的清乾隆十八年(1753)、嘉庆十一年(1806)的《泾县志》上,全部转引并注明了明确的出处。

见神不敬遭报应在各地民间都有传说,这不仅冠以了迷信色彩,反映了自古民众意愿,也体现了官方的倡导,这三点都集中在桓彝身上。

在后世的传颂和拜谒中,桓彝的历史地位被不断抬高,据嘉庆《泾县志》记载:宋代熙宁三年(1070),朝廷专门为湖山祭祀的桓彝庙赐名为“灵惠”,灵惠庙便由此得名。大观元年(1107),朝廷将桓彝封为“昭应侯”;五年,追封为“忠烈公”;宣和三年(1121)加封“忠显王”;绍兴十五年(1145),又追封为“忠显康济王”;绍兴二十二年,进一步追封为“忠显康济英烈王”。在宋代300多年的历史中,前后六次加封桓彝,从初期赐庙宇神座号,到最后一次七字王(字数越多的王,级别越高),除桓彝为坚守家园慷慨就义的事迹动人外,可能与整个宋代的历史背景有关。

在中国汉民族的统治史上,宋代的疆域面积只相当于汉、唐等时期的1/4左右,还不断遭受辽、西夏、金等国家的战火骚扰,北、南宋的300多年的历史,因不断被侵略而充满了屈辱与反抗,举国上下常因国弱受辱而呼唤保土安家的民族英雄。

三、结语

土地载万物,又生养万物,中国人历来尊天亲地奉祀土地,《礼记外传》称“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故建国君民,先命立社,地广谷多,不可遍祭,故于国城之内,立坛祀之”。《礼记》之《祭法》篇注称“大夫以下包士庶,成群聚而居,满百家以上,得立社”。《汉书五行志》称“旧制,二十五家为一社”。由此可见,所谓社,就是地方最小的行政单位。中国先民因“土地广博,不可遍敬,故封土为社而祀之,以报功也”。所以以社为单位立庙供奉的土地神又叫“社神”,与中国古代社会所祭“天、地、社、稷”中的社、稷之神有关。桓彝就是泾县的社神,主佑一方的安宁平静。他在当时没有强大的军队作支撑,为保一方安宁,能势小力微地与强大数倍的叛军周旋数年,被后世推举得很高,可见其事迹的教化意义。因其战亡于泾县,完全有理由被泾县推为土地神。

(作者系中国宣纸集团宣纸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宣城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

【责任编辑:zhanglingyan】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