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近代宣城戏曲与移民
来源:《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 作者: 发表时间:09-07 14:40

石 巍

第1013期

宣城地区原属吴语和徽语区,晚清以来,随着大量外地移民的迁移,土客杂处,使得宣城成为全国方言分布最复杂的地区之一。操不同口音的移民也带来了多种民间戏曲形式,与本土戏曲互相影响,共同发展,形成了千姿百态的戏曲种类。这些戏曲有的经久不衰,流传至今,有的已经消亡或濒临消亡。戏曲的流行区域与移民的分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将试为分析之。

太平天国前宣城戏曲的发展情况

中国戏曲从南宋开始形成,到元代日渐成熟,有杂剧和南戏两个系统。杂剧主要流行于北方,由一人主唱,明显地有着说唱文学的痕迹,这固然能使主角尽情发挥,能较透彻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但其他角色只能作为陪衬,限制了作家的发挥,往往到第四折多成强弩之末。

宣城在元代诞生了一位有史可考的杂剧作家赵熊。赵熊,字子祥,宣城人。曾为某县典史、池州路小吏(参见孙楷第《元曲家考略》、宋濂《故陈夫人赵氏石表辞》),作有《崔和担生》《风月害夫人》《太祖夜斩石守信》三种杂剧(见钟嗣成《录鬼簿》卷上),可惜今天我们都不能见到了。

南戏又称传奇,到明代在东南沿海各地广为传播,由于各地方言的不同,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南曲声腔,如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宜黄腔、昆山腔、青阳腔等。明朝时期,各种唱腔都有在皖南演出的记载。如崇祯十二年(1639),福建人曾异撰至宣城访宣城知县余赓之,就曾看过演出屠隆的《昙花记》。明代晚期,宣城或许已建有专门的戏园,如尚书徐元太家的青林堂;一些官宦人家拥有自己的私人戏班。

梅鼎祚是明朝的重要剧作家,曾作有传奇《玉合记》《长命缕》和杂剧《昆仑奴》等,影响广泛。梅家的戏班应该是唱昆腔的。一是因为宣城属于吴语区,方言与吴越地区相通;二是梅氏本人与昆曲作家张伯起、梁伯龙有交往切磋。三是从屠隆《仙人好居楼为梅禹金》一诗中“陌上红楼新部精,江东白苎旧知名”分析,所谓“新部”,指的是当时的吴越新声,即由魏良辅、梁伯龙改革的昆腔,《江东白苎》是梁伯龙创作的散曲,用老昆腔演唱。著名戏曲家汤显祖与梅鼎祚交往密切,万历四十二年(1614)汤显祖还曾送江西宜黄腔戏班到梅鼎祚家演出。综上,我们可知,明代南戏的腔调主要分江西调和吴越调两种,宣城一带均有流布,但以昆曲最为流行,由于江南富足经济的支撑,昆曲也成为全国代表性的曲艺形式。

到了清朝前期,皖南地区盛行昆曲、徽剧、滩簧和目连戏、斋堂戏。徽剧是京戏的主要源头,由于徽商雄厚的经济势力,徽剧在长江下游和运河沿线地区风行。乾隆时期,随着四大徽班进京,京剧逐渐形成,并成为全国性的剧种。直至今天,老徽州地区仍然保留着徽剧。绩溪县伏岭镇是徽剧发源地之一。自明朝中叶以来的几百年,伏岭邵姓家族上、中、下三门每年春节,竞演徽剧,一直延续至今。据家族文献记载,道光十年(1830)至今,共演出720多场次,时间之长、影响之广全国罕见。徽剧班戏衣已积累十几大箱,盔头数百个,道具一应俱全,至今还保存完整。现存徽剧服装最早为光绪二年,宣统年间的还有一百多件,其他皆为民国初年购置。舞台场面不断更新和戏衣道具的完善,增加了徽剧的观赏性。

滩簧是吴地的地方曲艺形式,形成于清中期,分支很多,今天江浙地区的锡剧、苏剧、湖剧、瓯剧、杭剧和皖南芜湖地区的梨簧戏和安庆地区的文南词都是由滩簧发展演变而来。早期滩簧主要分为南词滩簧和花鼓滩簧。南词滩簧以太平调为基本唱腔,花鼓滩簧使用簧调为主要唱腔,广泛流传在长三角地区。清政府曾立碑禁止:“花鼓滩簧,多系男女亵狎情事,忘廉丧耻,长恶导淫,尤为风俗人心大害,节经示谕严禁不许演唱在案。”童达清先生在《皖南花鼓戏的起源》一文认为,乾隆时期,湖北湖南花鼓戏已传播至江浙地区,实际上,该文中引用的几个史料中的花鼓戏均指的是花鼓滩簧,是吴地土生土长的戏曲。在当时,尚未有大规模移民的情况下,楚地花鼓戏是不会过早深入吴地的。

目连戏以演出《目连劝善救母戏文》得名,这是宣扬因果报应的佛教变文。讲述了目连的母亲因生前贪吃开荤,死后被打入地狱受苦,目连为救母脱离苦海,历经种种考验,但因其母罪孽深重,仍不能走出鬼道。后听从佛陀开示,于中元节建盂兰盆会,借十方僧众之力让母吃饱,又连诵七天七夜佛经,送母进入了天堂。宋代时就在盂兰盆节前后演出的习俗。明代徽州祁门人郑之珍搜集整理各地流传的目连剧本,编纂了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分上中下三本,成为今日所见各地目连戏演出的底本和框架,推动了目连戏的传播和繁荣。明代全国各地都有目连戏的风俗,但各地因方言不同,唱腔各异。皖南地区流传的目连戏有徽州目连戏和宣州目连戏两种。徽州目连起源于祁门,流行在黄山以南的徽州府六县,宣州目连起源于南陵县,流行在黄山以北的古宣州地区。《江南通志》中有“目连伶人多为南陵人”的记载。

斋堂戏又叫社戏,是由地方宗族组织在重大节日和祭祀活动中上演的戏曲,涵盖地方上的目连戏、滩簧、木偶戏、皮影戏等剧种,明清时期,宁国府、广德州城乡各地普遍建有固定的演出场所“万年台”和临时搭建的“草台”。据相关文献记载,旌德县朱旺村的露天戏台就可容纳五千人看戏,使得“旌阳戏子”声名远扬。

太平天国后移民剧种的发展流布

太平天国以后,宣城本土人口锐减,大量外籍人口迁入,极大地改变了当地的风俗和文化面貌。在宣城、郎溪、广德、宁国四县,移民人口已数倍于土著。移民中以湖北籍最多,本省庐州府、和州、安庆府人次之,河南光山、罗山人又次之,其他还有湖南、浙江、江西、广西等地的移民。移民人口的多少和各类戏曲的流行程度密切相关。湖北移民分布广,人数多,以湖北方言融合各地口音形成的皖南花鼓戏成为宣城地区的代表剧种。此外,安庆移民带来的黄梅戏、江北(特指庐州、和州)移民带来的庐剧,浙江移民带来的越剧等也在民间有很高的欢迎度。国剧京剧和其源头之一的徽剧在各大城镇也非常流行。

皖南花鼓戏是今日宣城最有影响的剧种,由湖北“花鼓调”和河南“灯曲子”融合皖南民间歌舞而形成的,解放前称为楚剧。其唱腔高亢粗犷,表演歌舞兼备,伴以锣鼓伴奏、人声帮腔,舞台气氛热烈。初以演出生活小戏为主,后逐步上演传统和现代连台本戏。皖南花鼓戏流行区域与湖北、河南移民区基本吻合。在宣城市流行于宣州区、郎溪县、广德、宁国四县,在毗邻的江苏高淳、溧阳、宜兴,浙江的长兴、安吉亦有影响。清末民国时期,皖南花鼓戏剧班社活跃于苏浙皖三省毗邻地区的城乡舞台,曾一度被官方诬为“淫戏”而禁演。

建国后,宣城、郎溪、宁国、广德四县均成立了皖南花鼓剧团,对表演程式、道具进行改革,新编了许多剧目。郎溪县大众楚剧团是皖南第一个国营花鼓剧团,1952年6月正式成立。同年9月,宁国县成立了人民楚剧团,1953年5月易名宁国县花鼓戏剧团。1953年,广德县花鼓剧团成立。1955年7月,宣城县皖南花鼓戏剧团成立。1958年9月,芜湖专区从宣城、郎溪、广德、宁国4县花鼓戏剧团选调优秀演员组建了芜湖地区皖南花鼓戏剧团。80年代后,国营剧团逐渐撤销。但花鼓戏仍然在境内城乡兴盛不衰。

越剧解放前称绍兴戏,清末就传入宣城,因曲调优美,吴越口音与宣城本土吴语口音接近,因此流行也很广泛。解放后,宣城、泾县、旌德、绩溪等县都成立了国营越剧团。其中旌德县群众越剧团影响最大,在一些大型展演中屡获奖项。80年代后,国营剧团逐渐撤销,但越剧在境内城镇仍有较大影响力。

黄梅戏源自本省安庆,清末随安庆移民进入宣城地区。黄梅戏的唱腔圆润,成为安徽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戏。解放前,境内宣城、宁国、广德、泾县均活跃着黄梅戏班。解放后,除泾县成立了国营戏班外,其他各县均有民间黄梅戏班,活跃城乡,深受欢迎。

庐剧,又叫倒七戏,源自于江北合肥、巢湖一带,乡土气息较浓,边歌边舞,生动活泼。解放前随江北移民进入宣城地区。由于庐剧唱腔乡土味浓厚,没有以上三种剧种流传广泛,仅限在一些江北移民聚居较多的地方流行。解放后也没有建立国营戏班。

京剧被称为国剧,形成于乾隆年间徽班进京之时,因此与皖南徽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民国初年,宣城水阳孙彪戏班在县内城镇售票演出或应邀赴庙会演出,盛极一时。并经常流动至上海、南京等城市演出。1920年,绩溪县伏岭下邵观义导演京剧《长坂坡》等戏。1925年,邵运美、邵茂进、邵之岩等18人组成“鸡鸣清音社”,专唱京戏。次年,南观花朝会上,伏岭下舞回班京剧与徽班对台,压倒“阳春班”。自此,境内掀起“京剧热”。

1930年,宣城文教界人士组建怡社票房,先后延聘常州京剧艺人张毓林、芜湖著名票友高士林等传授技艺,排练剧目。怡社票房一般不经常售票演出,多应邀赴堂会作清唱,有时也赴邻县串演。泾县在解放前先后有下坊木偶京剧班、季家京剧班、汀潭徽剧班、富贵堂京剧班、庆福堂京剧班等活跃在城乡。宣城县人孙化成(1879-1957),爱好京剧艺术,学得文武名剧百余出,尤以《击鼓骂曹》一剧,唱做俱臻妙境,被誉为“半把鼓槌”。抗日战争期间,他旅居重庆,抗战胜利后仍回宣城创办业余京剧研究社,并为办“化成中学”筹募基金,七十高龄,仍登台义演。1949年底去上海,应荀慧生邀请客串演出全本《失空斩》。1951年在中国京剧院任教。解放后,京剧徽剧仍然在宣城各地流行不衰。

太平天国后本土剧种逐渐消亡

相比于外来戏剧的兴盛,宣城本土的剧种却逐渐式微。比如目连戏,这种戏长期留行于本地土著居民的聚居区,但建国后,特别是文革以后,目连戏被视为迷信剧种而禁演。太平天国后,宁国西南部土著居民较多的庄村、东岸、上坦、宁墩等地仍流行目连,其中庄村一地曾组建有9个目连戏班,规模大一点的是邹家墚班,有演员12人。民国《宁国县志》载:“乡间每隔10年大演目连戏一次,或三日,或七日,辄数百金不惜。”主要剧目有《目连救母》《六殿》《买首》《斋僧》等正目连,也有《耿氏上吊》《王婆买鸡》《马寡妇开店》《尼姑下山》等花目连。

建国后,仅在五六十年代演出两次。泾县小坑目莲戏班民国23年由蔡村乡小坑人组建,班头王来祥,演员20余人。1956年以其中折子剧目《小尼姑下山》《老驮少》参加全县会演。徐村目莲戏班由南陵县人在黄田乡徐村组建,不久即散,时装道具悉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民国时期,绩溪县洪上塘有目莲会,仁里、伏岭、荆州等地均演过目连戏。1921年11月,仁里“十赛会”,日演徽剧,夜演目莲,十昼夜不息。荆州从清初起,逢鼠岁延昌化、淳安班演目连戏,上节方家湾、中节上胡家、下节坞口为演出地点。中节村大财兴,演三天四夜。1948年(鼠年),因故改为1949年农历十月补演,演到中节,即被制止,是县内最后一次目连戏演出。由于带有因果报应的迷信色彩,目连戏在建国后被禁演。目前,我市已无目连戏班。

锡剧,源自常州、无锡一带曲艺“滩簧”,以男女对口坐唱形式的曲艺“滩黄”、又称“对子戏”。民国初年,始称“常锡文戏”或叫“常锡剧”,郎溪县梅渚、定埠一带与常州、无锡同属太湖片毗陵小片吴语区,因此也是锡剧的诞生地之一。1952年,这种剧正式易名为锡剧。基本曲调有簧调、大陆调、玲玲调、紫竹调、三角板等。伴奏乐器以高胡、月琴、琵琶、扬琴、箫为主。锡剧流行于郎溪县北部土著居民聚居的梅渚、定埠、下湖等地。解放前,民间流动班社,经常在定埠、梅渚、东夏等乡镇演出。1949年5月,江苏金坛、宜兴等地民间流散艺人自由组合流动班社,取名“群艺锡剧团”。同年下半年,该团在郎溪县城关和梅渚等地演出颇受欢迎。

1952年经县政府许可,正式在县内落户,更名为“郎溪县群艺锡剧团”。1956年上半年,登记注册定名为“郎溪县锡剧团”。1956年7月,该团出席安徽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杨碧霞演出传统小戏《秋香送茶》获荣誉奖。该团于“文化大革命”期间撤销,1979年5月恢复。1984年10月,应邀参加江苏第一届锡剧节,演出古装戏《鸳鸯镜》,共获13个单项奖。1986年11月,撤销锡剧团。目前,锡剧在我市的传播和影响力仅限郎溪北乡,且呈减弱趋势,多年未有剧团上演。

明清时,本地大姓宗族在宗族活动中组织戏班子上演的斋堂戏,宣城北乡圩区曾经流行的滩簧戏,如今均消亡不传。其中斋堂戏戏班子已经逐渐演变为在农村红白喜事中从事吹拉弹唱的乐队。

(作者系宣城市文物所副所长,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责任编辑:zhanglingyan】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