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新四军的战备粮“云岭锅巴”
来源:《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 作者: 发表时间:09-15 18:40

陈志宏

第1208期


引 言

安徽省泾县云岭村,山高林密,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盛产大米。自古以来百姓习惯将米饭制作成锅巴,以备充饥。新四军驻扎云岭期间,锅巴是广大指战员平时的口粮、战时的干粮、危难时的活命粮,为新四军训练、作战、突围发挥了巨大作用。“北有黄桥烧饼,南有云岭锅巴”成为当时新四军对锅巴的美赞。


老战士的情缘

2001年1月,新四军老战士、开国少将、原昆明军区司令员、中顾委委员张铚秀来泾县参加皖南事变60周年纪念活动。闲暇时,他不经意流露出一番话:我们当年在云岭老乡家经常吃锅巴,训练打仗时也随身带着当战备干粮,充饥顶饱,好多战士在战斗断粮时靠它活命,取得胜利。皖南事变突围后60年再也没吃过那样地道的锅巴了。听了老将军饱含深情的话语,望着他满头白发和期盼的神态,我们非常感动,立即驱车前往云岭乡,在乡干部带领下来到汀潭村一姓王的农户家。我们向主人说明来意,他听说新四军老战士回来了,立即从厨房捧出一罐锅巴交给我们,我们问,多少钱?主人顿时就埋怨道:新四军是我们的亲人,别说是这点锅巴,就是再贵重的东西我也不会收钱的。

带着锅巴和云岭老乡的心意回到泾川宾馆,正值吃晚饭,我们将锅巴递到张铚秀桌前,他异常激动,立即从罐里取出几片闻了一下说,好香!由于年老牙口不好,张铚秀拿碗盛上用开水冲泡,一会儿就津津有味地吃起来,边吃边称赞,好吃,清香酥脆,是当年的味道,谢谢你们,谢谢云岭乡亲!

20年过去了,老将军已驾鹤西去,而笔者始终难忘那次的情景。恰逢皖南事变80周年纪念活动,笔者就 “新四军的战备粮云岭锅巴”一事做了一些纪实性的考证与探究。


锅巴溯源

1978年泾县公路管理站维修泾县至云岭公路,在距县城20公里处的云岭乡瑶庄发现了一处古遗址。考古人员挖掘出大批陶片和石斧、石铲、玉璧、石锛等陶石器,经研究确定为五千至一万年前新石器时代遗址。从陶片上看到有一层较薄的粒状物,明显不是陶器本身附着物,是什么呢?专家推断:是人们将谷物加水投入陶器中煮饭时产生的焦黄干巴物,即皖语中所说的锅巴。学者李知文《锅巴考源》中写到,唐宋时人们用锅巴作肴馔,而在泾县发现的锅巴则早了几千年。“锅巴”起源于皖南,因为皖南山区树多林密,人们用木柴烧饭,明火后木柴成为炭火,较长时间不熄,锅底的一层饭经慢火温烤自然剥离形成了焦脆香酥的锅巴。而北方少林,缺木柴,人们煮饭多用茅柴、稻草、作物茎、干牛粪等,饭熟后灶膛里没有余火,故形成不了锅巴,偶尔锅底出现一层焦黄饭,但不是锅巴,而是焦饭。上世纪90年代底,河南济沅文物所卢化南在黄河小浪底发现四千多年前一陶鬲上有一层熟食遗物,称之为锅巴的化石,应该就是“焦饭”了。

泾县云岭地处长江南岸平原与皖南山区交接地带,既有丰富的山林资源,又有优质水稻种植条件。人们选择“麻稻”“小红稻”等品种,产出的大米堪为米中上品,煮出的饭清香爽口,糯而不粘,一家人围桌吃饭,没有菜也能吃好几碗。饭这么好吃,可想而知,用文火慢烤出来的锅巴是何等的酥脆香甜,美味可口!

将军锅

清代康乾盛世年间,云岭汀潭村是泾县通往九华山、安庆府的官道,汀潭为当时繁华的集市。王氏是汀潭的望族,祖传武术,以镖局、武馆和经营蚕丝为业。据传汀潭鼎盛时期仅豆腐店就有36家,可谓富甲一方。全村有男丁(16-55岁的男性)一万多人,每年农历七月初六至初十,王氏家族在村里举办庆祝丰收活动,俗称“过会”。他们建一口十丈大锅(直径1.5米),煮饭或粥施舍群众和过往的客人,将饭后的锅巴收集起来留着给困难群众当口粮,老百姓称之为“积德锅”。王氏家族用这种方式接济四邻八方,大大提升了其威望。清末太平天国残余途经汀潭,洗劫一空,“过会”施舍随之中断。而王氏的善举流传于后人,用锅巴等食物施舍困难群众的故事更为后人之美谈。1938年8月2日,新四军军部进驻云岭,在新四军抗日统一战线政策感召下,云岭地区群众纷纷成立了各种抗日组织。青抗会会长、王氏家族族长王丽泉建议将汀潭的“积德锅”修复启用,以此积聚人心,组织宣传抗日活动。此建议得到新四军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等军首长的赞同和支持,命令战地服务团负责帮助修复。老百姓热烈拥护,军民联手很快就把“积德锅”重新建起来了。

除规定的每年七月初六至初十举办的施舍外,平时经常以此聚会开展军民联欢,叶挺、项英等首长亲自参与,宣传中国共产党和新四军的抗日救国政策,许多青壮年积极参军,投身抗战。当地群众为感恩叶挺、项英,把“积德锅”改名为“将军锅”,用这口锅制作的锅巴作为新四军储备干粮。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国民党反动派搞清乡,群众抗日团体纷纷解散,进步群众被捕被杀,“将军锅”同样也难逃一劫,被彻底销毁。

7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将军锅”早已不见踪影,但新四军的铁军精神犹存,叶挺、项英和指战员的风范还在,新四军与老百姓的鱼水情谊永恒。2017年,当年“将军锅”发起人王丽泉的嫡长孙王静华不负众望,按照长辈们回忆当时的场景,经多方收集资料,拜访请教能工巧匠,选好地址,按原样放大十倍重建,架起了现在的“将军锅”,再现当年“将军锅”的光辉历史。


平时的口粮

新四军军部于1937年12月25日在武汉成立,不到八个月驻地就换了五个地方,移动频繁,驻扎时间很短,说明那些地方不适宜,不利于生存与发展。1938年8月2日进驻泾县云岭,1941年1月离开,时间长达两年半,这在抗战初期极其艰难险峻的环境里是罕见的。两年半,新四军得到长足的发展壮大,从一万余人发展到九万多人,各项组建工作也得到完善。两年半,军部指挥华中各战场新四军部队与日伪军大小战斗1346次,重要战斗几十次,共击毙击伤日伪军23317人,俘日军164人,伪军2349人,牵制日军主力十几万人。新四军为什么选择云岭,云岭为什么能使新四军得以发展壮大并取得优异的抗日战绩,除了厚重的群众基础和独特的地形地貌,那就是具有丰富的物产资源,云岭地区境内竹、木、茶、桑及矿产遍布,野生动物繁多。而最为主要的是由青弋江、虎狼涧、叶子河贯穿着一马平川的大平原,滋润着十几万亩的农田,土地肥沃,旱涝保收,素称泾县的“粮仓”,盛产水稻,大米是当地群众的主要粮食。新四军住在群众家里,与群众同甘共苦,关系十分融洽,指战员们平时军训、工作之余,积极主动帮助群众挑水、搞卫生、干农活,主人则报以招待。忙的时候来不及煮饭,主人就将家中储存的锅巴拿出来当饭,指战员们习惯先干嚼几片,满口跑香,然后用一只大碗盛上,放点盐、酱,有条件的加上一点猪油,用开水一泡,以香菜、豆腐乳当菜,吃起来香脆爽口,顶饱管用,精神倍增,干活、训练有力气。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平时能吃上香喷喷的锅巴就很不错了,战士们对锅巴情有独钟,编了一首顺口溜:“云岭锅巴香又脆,吃进嘴里真得味,储存携带又方便,我们的口粮好宝贝。”和还有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云岭锅巴脆又香,锅巴能做战备粮;锅巴粉,锅巴汤,锅巴能养战士伤;吃锅巴,士气昂,打的鬼子哭爹娘。”新四军副参谋长周子昆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每天工作到晚上十一二点钟,警卫员特地存了一大罐锅巴,当首长深夜饿时,泡上一碗送到案头,周子昆吃过后又继续投入工作。在教导队,有时有的同志开会晚了,周子昆便热情留宿,没有别的东西就用锅巴招待,大家欢聚一堂,吃得十分开心。1939年6月的一天,新四军政治部副主任邓子恢率民运部的几位同志因工作在云岭村一农户家吃饭,饭是一罐锅巴,菜是一碗腌菜,主人用开水给每人泡上一大碗锅巴,加上一点猪油,顿时香味满溢,大家吃得非常带劲(津津有味)。邓子恢说,老百姓视我们为亲人,我们一定要和他们同甘共苦,血肉相连,为他们谋幸福。

云岭老百姓知道新四军训练辛苦,工作劳累,将家里的锅巴存起来用布袋子装好送到部队,指战员们训练、劳动时饿了,吃起来非常方便,充饥顶饱,增添干劲,


战时的干粮

毛泽东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是“小米加步枪”而取得胜利的,所说的“小米”,其直接意思就是吃饭的问题,人不吃饭则一事无成。新四军以简陋的装备在抗日战争中取得光辉战绩,除了执行党中央、毛主席的正确军事路线和奋勇拼搏的意志,靠人民群众支持,靠灵活机动的战术也是很重要的因素。1940年10月上旬,日军混成步、骑、炮、空诸兵种近万人(含部分伪军)气势汹汹对云岭军部和驻皖南新四军部队进行大扫荡,而当时驻云岭附近的新四军战斗部队仅有4000多人,敌强我弱,情况十分危急。叶挺、项英等领导决定不可硬拼,只能采取节节袭扰,层层埋伏,诱敌深入的游击战术,消耗疲惫敌人,最后一举歼灭。可其中最大的问题是,战线和时间拉得长,鏖战中不能生火做饭。敌人有罐头、面包、压缩饼干,我军没有这些高档食品,吃什么?怎么办?叶挺、项英当即决定,大量收购老百姓家的锅巴当干粮,以解决战斗时的吃饭问题。听说要打日本鬼子,云岭地区家家户户纷纷主动拿出家中所有的锅巴,无偿捐献给新四军,妇抗会会长张素莲组织几百名妇女赶缝了几千条布袋子,装上锅巴让战士们捆在腰间。

从草鞋店、汀潭、小岭、泾县城到西峰山,战线长达100多里,历经七昼夜,日军用的是飞机、大炮,吃的是罐头、面包,我军用的是步枪、手榴弹,吃的是锅巴、山芋干。在七昼夜中为了不暴露目标,实战中也没有条件,新四军基本没烧过饭,指战员饿了就吃锅巴、山芋干,充饥顶饱,恢复体力,以顽强的意志与日军搏杀,共歼灭日伪军3000余人,取得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胜利。战争结束后,指战员们说,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云岭锅巴是我们的战备干粮。


危难时的活命粮

皖南事变中,新四军九千将士与八万多国民党军队拼搏七天七夜,浴血茂林,弹尽粮绝。将士们同仇敌忾,舍命拼杀,在挑战生命极限、绝处求生的生死关头,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就是维持生命的食物。据李元、马长炎、杨明、毛维青等新四军老战士回忆,1941年1月4日出发时,除了武器弹药、背包外,大家身上系着一个布袋,里面装着大米、锅巴、盐、香菜等食物。开始还吃了几顿饭,战斗打响后就不能生火做饭了。翻山越岭,时而遇敌交火,人困马乏,肚中无食,饥饿袭来,全身发软,眼冒金星,指战员们基本靠布袋里的锅巴填肚,吃了就能恢复点元气,继续与敌周旋拼杀。三纵五团二营副营长马长炎于1月12日下午率剩下的战士从东流山顺山沟突出重围,白天隐蔽,晚上摸索。所带的锅巴吃光了,生米也嚼完了,山上的野菜、野果和植物根也弄不到了,饥饿寒冷和伤痛威胁着大家。在九死一生绝境中,突然听到山腰处有狗叫声,马长炎判断有人家,他们踉踉跄跄来到这家老乡的门前,不一会,走出一位30多岁的老乡,他一见到马长炎等人胳膊上“抗敌”袖章,就把大家领进屋,见大家已经饿得说不出话了,赶紧让妻子从里间搬出一坛香喷喷的锅巴,用开水给每位亲人泡上一碗,大家狼吞虎咽吃了下去,很快恢复了精神。马长炎他们后来突围成功,渡江到达无为。

1月下旬,项英与周子昆、李志高、谢忠良等突围转移到濂坑。2月下旬,在濂坑石牛窝地下党员姜岳凡引导下,项、周等搬到赤坑山蜜蜂洞隐藏,军部参谋刘奎通过姜岳凡弄到了一麻袋锅巴作为他们的干粮,项、周靠这袋锅巴维持了好多天。民运部长夏征农、总兵站站长张元寿、侦察科长陈铁君、参谋贾波、女机要员周临冰在突围中相遇,他们一道隐蔽山林,几天未进食,饿得走不动路。恰好地方干部陈爱曦发现了他们,相互搀扶着走到大坑王一农户家,老乡拿出一罐锅巴救了他们的命。1月14日,新四军阵地基本失守,东流山四面火光冲天,女兵队长史红娟带领六名女战士隐蔽在西侧陡峭山顶石缝中。他们脚穿草鞋,衣衫褴褛,浑身血迹,冻饿和疲劳袭扰着她们嫩弱的身躯。她们相互依偎着,史红娟将衣兜里最后一点锅巴分给大家吃了。顽军知道她们弹尽粮绝,狂笑着往上冲,七位女战士在“宁可跳崖绝不当俘虏”的信念中手拉手纵身跳下高高的悬崖。

皖南事变后,留在泾县地区的新四军胡明、尹德光、李建春、洪林、刘奎等和地方中共地下党员在濂坑建立了第一支皖南新四军游击队,开展了长期的国统区游击战争。他们隐蔽山林,不能生火做饭,多数时间靠锅巴等干粮维持。泾县地区三支新四军游击队在党的领导下,依靠人民群众,一直坚持到1949年解放。

(作者系原泾县党史办主任、泾县新研会学术委员会主任)

【责任编辑:zhanglingyan】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