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宣城首位度下降原因浅析
来源:《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 作者: 发表时间:03-16 11:14

石  巍

微信版第1303期

安徽宣城,是一座古老的文化名城,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它一直是皖南区域的中心城市,有着毋庸置疑的首位度。然而到了近代,这座城市却屡遭劫难,风光不再。是什么原因使得宣城成为皖南地区的中心城市,又是什么原因使得它的地位下降呢?笔者不揣浅陋,试为大家分析之。

01

宣城之辉煌


1、水路贸易催生聚落兴起

宣城形成城市聚落的最早记载,始于战国时期的国宝级文物鄂君启节。根据这件青铜竹节上的铭文记载,早在战国中后期,宣城的前身爰陵古邑就已经是东楚地区的一大贸易型聚落,因为据节铭记载有着150艘船只的楚国官方贸易商队水路运输东线的终点就是爰陵。历史地理学者考证,爰陵就是宛陵,是宣城的古名。而宣城城市的中心一直在宛溪河畔,未曾移动,这在中国城市史上也是很少见的。秦灭六国,爰陵为县,先属会稽郡,再属鄣郡。直到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成为新设立的丹阳郡的治所,开启了属于皖南区域中心辉煌历史新的一页。

2、汉丹阳郡治

丹阳郡是元狩二年(前121)改鄣郡所设。丹阳,汉晋都写作丹杨,隋代因避讳改作丹阳。鄣郡郡治在故鄣县,位置在今浙江安吉县境内,在郡域范围内过于偏远,为了统治的方便,汉武帝时期将郡治迁到丹阳县,即位于今当涂县和江宁区交界处的丹阳镇,因汉代郡名即首县名的命名原则,改名丹阳郡。然而不久之后,郡治便从丹阳迁到宛陵,也就是战国时期的爰陵邑。丹阳郡治为何最终选定在宛陵,笔者认为原因有二:一是宛陵位于整个郡域的中心,地处山区和平原的过渡区,到郡内各县的距离都不太远。二是宛陵是一处临水的高地。宛溪和句溪是长江支流,水势平稳,来自山区和水乡的物产都可在此汇聚,因此车船辐辏,汉书记载宛陵县西南有彭泽聚,应该即是一处贸易聚落。此时长江沿岸尚未开发,两岸林莽湖沼密布,水势浩淼汹涌,行船艰险,远不是今天的黄金航线。因此宛陵当之无愧的成为丹阳郡的行政和经济中心。

丹阳郡直辖中央,最高长官为太守,官秩二千石。下属有郡丞、都尉,均官六百石。汉代丹阳郡辖境广大,下辖17个县,范围包括今天苏南西部,皖南和浙西北的安吉、于潜、淳安等地。宛陵作为丹阳郡治延续三百多年,一直到三国时期,孙吴政权定都建业,才将郡治迁移。汉代时期,南方地区尚未得到有效开发,西汉元始二年(2年)丹阳郡有户十万七千五百四十一,口四十万五千一百七十,到东汉永和五年(141年)增长至户十三万六千五百一十八,口六十三万五百四十五。汉代丹阳郡经济人口均远逊于北方,大量山区的土著越人未纳入户籍。但由于这里盛产铜矿,冶炼工业发达,全国唯一的铜官就设在这里,因此在全国州郡中还是有其特殊地位的。

3、六朝宣城郡治

东汉末年,孙吴政权割据江东,随着北方人士的南迁和土著越人被纳入户籍,孙吴在丹阳郡新设置了一批县,如宁国、怀安、广德、安吴等。建安十三年(208)又在丹阳郡南部的新安江流域设置了新都郡,后改名新安,成为后来徽州和严州的前身。而丹阳郡北部的秣陵县,因地理位置绝佳,在建安十七年(212)被孙氏政权作为其统治的中心,更名为建业,建安二十六年(221),又将丹阳郡治迁址至此。晋灭吴后,太康二年(281),以宛陵为郡治,分丹阳郡南部的十一个县设置了新的宣城郡,宛陵重新成为郡治。东晋南朝时期,随着北方人南迁,政府在这一地区又侨置了许多郡县,如淮南郡、南陵郡、当涂县、繁昌县、襄垣县、逡遒县等都是北方侨置于此的郡县。宣城郡和宛陵县的辖境都有所缩小,侨置郡县与本土郡县版图混乱交错。但宛陵作为郡治所在,又毗邻都城建康,成为畿辅要地,非亲贵不能在此担任太守。因此地位显赫。南朝宋孝武 年宣城郡有户一万一百二十,口四万七千九百九十二。淮南郡有户五千三百六十二,口二万五千八百四十。南朝时期户籍统计水分很大,比汉代时人口少了许多,与南方得到开发,增设郡县的实际情况不符,这与当时的世家大族隐匿了大量奴僮、佃客、部曲、门吏,不入国家户籍有关。

4、隋唐宣州治

南京大学六朝史专家胡阿祥教授曾表述过宣城和南京的关系,叫作“此消彼长”。当南京地位高时,宣城地位下降,而当南京衰落时,宣城则地位提升。隋灭陈后,为打压江南的王气,下令平毁六朝都城建康城。将原丹阳郡区域分属宣州和润州。隋代改革南方的混乱区划,拆并侨置州郡县。在今皖南地区就撤销了侨置的南豫州、北江州、南陵郡、陈德郡,所有这一地区改置宣州。而宛陵县则合并了宣城、逡遒、宁国、怀安等县,更名宣城,成为宣州的治所。《隋书·地理志》记载:“宣城,川泽沃衍,有海陆之珍,珍异所聚,故商贾并凑。”开皇年间,刺史王选,修筑罗城,城池广轮至三十里,宛溪贯其中。嘉靖《宁国府志》记载:“旧城址见存,东至滩子门抵下寨,西止城子门,南起南堤,截出上南门,北骆驼山山洪为界,城中裹宛溪,溪之南北列二桥,各有水门。”隋唐宣州城是宣城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池,一直延用至唐末。

隋唐时期也是宣州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宣州地域广大,领导人位高权重。这里先后作为宣州总管府、宣歙观察史和宁国军节度使的治地。安史之乱后,天下财富仰仗东南,宣州刺史兼宣歙观察史,正三品,位高权重,许多都做过朝廷要员。地位极高。“宣城重镇,陪京之南,制天险之津梁,据三楚之襟带,境环千里,邑聚万民,我朝以来,戎寄尤切”。元稹也说:“宣城重地,缴缗之数,岁不下百余万。” 隋至唐安史之乱前,宣州人口一直在稳步增长,《隋书·地理志》记载,大业年间,宣城郡户一万九千九百七十九,到贞观年间,宣州户口二万二千五百三十七,口九万五千七百五十三,到天宝元年,宣州户十二万一千二百四,口八十八万四千九百八十五。人口总数居全国州郡第六位,是东南人口最多的州郡。

注:唐安史之乱以前,北方人口密集,全国人口前十名的州郡南方只有成都和宣城。魏州,今河北大名,宋州,今河南商丘。

注:元代,北方人口稀少,全国人口前十名的路全在南方。饶州路,今江西上饶,因为景德镇瓷器贸易人口全国第一。平江路,今江苏苏州;龙兴路,今江西南昌;静江路,今广西桂林;澧州路,今湖南常德;天临路,今湖南长沙;集庆路,今江苏南京。

02

宣城之衰落


1、唐末战乱

唐末战乱给宣州带来的影响极大。先是政府军与起义军的连年战争,再是各地军阀之间的混战,以至城垣尽毁,百姓相食。从乾符五年(878),黄巢起义军首次攻入宣州,到天复三年(903)杨行密评定田頵叛乱。二十余年来,农民军以及秦彦、赵锽、杨行密、孙儒等各路军阀再此鏖战,宣州被反复争夺,最终杨吴政权取得了胜利。此后继承杨吴的南唐政权定都金陵,南京再次崛起,残破不堪的宣城经济逐渐恢复。乾德元年(963年),南唐宁国军节度使林仁肇役军夫二千修筑了宣州新城。襟山带溪,得势之便,肖龟为形,城池共长一十里一百九十三步,范围比隋唐罗城大为缩小,一直沿用至民国时期。

2、辖境分割

宋代是宣州和宣城地域定型的时期。先是,南唐时期,南京崛起,宣州的地位再次下降,北部的当涂、溧水、溧阳三县划属昇州(今南京)。当涂、池州、歙州均相继单独设立节度使,宁国军节度使仅辖宣州一州。而宣州的版图再次分割,相继析分出太平州和广德军。到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宣州版图最终定型,下辖宣城、南陵、泾县、宁国、旌德、太平六县,这样的格局一直延续至清末,长达900余年。

3、地位动摇

乾道六年(1166),宣州以宋孝宗潜邸升格为宁国府,成为江南东路第二个升府的州。宋代,虽然宣州的辖境变小,但在整个皖南区域的首要地位仍然是非常明显的。首先,宣州是皖南乃至安徽境内第一个升格为府的。再次,宣州的田赋和人口远远超过徽州、池州、太平府和广德州。据《宋史·地理志》记载,北宋崇宁年间,宣州户十四万七千四十,口四十七万七百四十九。《元史·地理志》元至元年间,宁国路户二十三万二千五百三十八,口一百一十六万二千六百九十,人口数居全国第八位。但是宋代以后,宣城的科举文教已不及徽州。据宁国府志统计宋代宣州籍进士229人,而徽州府志统计的宋代徽州籍进士则高达509人。明清时期,宁国府仍然是皖南第一大府,首县宣城仍然是当之无愧的皖南第一大县,其土地赋税人口的首位度一直保持到清末。明代至清道光年间,宁国府和宣城县的人口一直稳步增长,特别是雍正摊丁入亩以后,人口赢来爆发式增长,至嘉庆十年,宁国府户数562145人口达到3001657人,嘉庆十一年,宣城县户数254052,人口达到1076160,成为皖南人口第一大府和第一大县。但是政治和经济地位却有所动摇了。我们来看一下明清时期宁国府地方志中的排名。在明《南畿志》中,宁国府虽然土地人口均远超太平府,但却位列太平府之后,这是因为太平府是朱明王朝渡江所占第一城,是太子朱标的出生地,有着重要的政治意义,就像中都凤阳府作为陪都排在南京应天府之后一样。到了清代,这种排序重新洗牌了。在清《江南通志》中,凤阳府排在十八府中的最后一位。宁国府则排在徽州府之后。凤阳府排名最后有打压朱明王气的意味,而宁国府排在徽州府后,则更多的应该是经济的原因,徽州府此时因为徽商的原因,在江南乃至全国已经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了。

03

首位度的失去


1、文教首位度的丧失

宣城文化中心的地位最早丧失。明代宁国府进士数155人,宣城县进士数69人,而徽州府进士数已达409人,歙县进士数167人。清代宁国府进士数163人,宣城县进士35人,泾县进士62人。宣城县道光以后进士仅2人,而清代徽州府进士数245人,歙县进士115人,休宁县进士60人。明代宣城县进士数在皖南地区尚能排名第三,到了清代则降至第五位了。明末清初,宣城文化迎来了一次高峰,这一时期文化名人辈出,产生了宣城诗派、宣城画派、宣城数学派等在全国有声誉影响的文化科技流派。然而在乾隆以后,宣城文化则迅速衰落,优势不再。究其原因,我认为是,清初,宣城作为阳明心学的重要传播地,一批思想开化的士人受到朝廷的打压,明代先贤的书籍大部遭到禁毁。如詹沂、梅鼎祚、梅守箕、沈寿民、吴肃公的著作被禁,麻三衡、吴超公、杨昌祚、沈寿峣、沈寿国、昝质等士人因抗清或文字狱被杀。这也间接导致了一批传统士人心灰意冷,无心于科举。而徽州是程朱理学的传播地,程朱理学作为儒学的正统受到统治者推崇。徽州商人又以其雄厚的经济财力给予教育以极大的资本,始得徽州科举持续数百年而不衰。不过虽然清代中期以后宣城县科举衰落了,而宁国府南部泾、旌、太三县的科举则崛起了,随着三县商人为代表的宁国府商帮的崛起,在与徽商的合作竞争中分得了一杯羹。三县的科举教育也蒸蒸日上,蔚为可观。

2、经济首位度的失去

宣城和整个皖南地区的人口在太平天国前夕达到极致。嘉庆十年,宁国府人口达到3001657人,次年,宣城县人口达到107万人,是整个皖南人口第一巨县。可是物极必反,太平天国战争后,江南一带民户凋零,十不存一。皖南四府一州中,受害最惨最重的是宁国府和广德州,人口损失在90%左右。相对好一些的是地处山区的徽州府。战后,清政府组织了移民,虽然一定程度上恢复了经济,却也带了一定的社会问题和矛盾。清末,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通商口岸的开辟,芜湖这个沿江巨埠所蕴含的潜力日益凸显。芜湖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扼南京上游之咽喉,又处在皖南青弋江中江口和宛北裕溪河裕溪口的交汇处,商贾云集,逐渐代替宣城成为皖南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

同治八年当涂县数据是丁(成年男子)

3、政治中心的均分

明清时期,皖南地区的行政格局是徽州、宁国、太平、池州四府和广德直隶州一州,之上则是省里派驻的加按察使衔的徽宁道。道属监察机构,始设于嘉靖三十四年,明代曾驻扎于广德、旌德、宣城,清代先后驻扎于宣城、旌德、歙县,雍正十一年(1734)以后常期驻扎在芜湖(太平天国时期曾移驻宣城、祁门),民间习惯称之芜湖道。雍正三年,增设安徽学政一名,驻太平府,管辖安徽全省学政。咸丰五年(1855),由于军务需要,又增设了皖南镇总兵,驻宣城,统一管理皖南地区的绿营军队。同治元年(1862)又设置长江水师提督,巡守长江江面及沿江河湖,以护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五省江防。提督衙署设于安徽太平府,并于湖南岳州府设行署,各以半年轮驻,每年于所辖五省江面巡阅。所以清代时期,皖南地区形成了宣城、当涂和芜湖三个政治中心。其中宁国府宣城县驻徽宁道(1645-1649,1855-1860)和皖南镇总兵(1855-1911),太平府当涂县驻安徽学政(1725-1906)和长江水师提督(1868-1911),芜湖县驻徽宁道(1734-1855)和皖南道(1865-1911)。

04

宣城在艰难中发展


1、政治

中华民国伊始,废府存县,县由省政府直辖。宣城被安徽省定为一等县。享有“金宣城银阜阳” “南宣北合”之美誉。县长之地位亦高于他县。民国时期,宣城先设首席县长,再为第九行政区专员公署治地,公署专员兼任县长。解放后,皖南政区仍然沿用清代四府格局。四府所在地分别是四个专署的治地。随后进行了调整。1950年5月,芜当专区撤销,1952年,宣城专区与巢湖专区撤并为芜湖专区。专区公署驻芜湖市,宣城遂失去地位。一直到1982年,芜湖地区更名为宣城地区,专员公署搬迁至宣城县。1987年宣城县升设宣州市。2001年成立地级宣城市,是安徽省最晚设立地级市的城市之一。

2、经济

1933年,江南铁路通车至宣城县孙家埠。在宣城设北站和东站。与其同时,宣城工矿业也兴起,周王和水东煤矿的开采,水阳江东西两岸分别建设了运输煤矿的小轨铁路。铁路的运行使得城市再度繁华。然而随后的日军侵华战争。1937年11月对宣城狂轰滥炸。国民政府的黄金十年宣告结束,北门东门的繁华区被夷为瓦砾。县政府搬迁至南乡周王镇,县城成为沦陷区,城市再一次遭到劫难,元气大伤。直至抗战胜利,县政府迁回才渐渐恢复。改革开发初期,宣城县的经济实力在皖南已屈居芜湖、当涂之后。据1978年芜湖地区国民经济统计资料统计,该年农业总产值当涂县13608万元,宣城县9043万元。工业总产值当涂县10382万元,宣城县8766万元。宣城工农业总产值均不及当涂,屈居第二,当涂遂在改革开放后号称为“皖南第一县”。

3、文教

教育方面,清末废科举兴学校,宁国府学改革为中学堂,各县县学改革为官立高等小学堂。兴办新式教育,与世界接轨。民国时期,宣城文教事业也蒸蒸日上,城内先后有省立第四师范,省立第八中学、宁属六邑联立中学、私立皖南中学、培英中学,宣城女子中学等中等学校,还有崇正小学、奉公街小学等一批小学校。培养了一批近代人才。文化方面,20-30年代,电影院、图书馆、报社等新型文化设施出现。虽然不及芜湖安庆等沿江城市发展迅速,却也使这座传统古老的城市也沐浴到现代文明的春风。解放后,宣城中学、宣城师范均在同类学校中走在前列。1965-1989年的安徽劳动大学和皖南农学院、2002年成立的宣城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投入使用的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使宣城在近现代拥有了高等院校。

05

宣城首位度下降的原因分析


1、战争和瘟疫。

19世纪50-60年代的太平天国和清朝的拉锯战,在宣城持续十余年,战争之后又爆发了瘟疫,导致十室九空,人口损失严重。关于这一事件,陆再奇先生在《宣城社会经济文化由昌盛至断崖式衰落原因分析》一文中有比较详细的分析。

2、版图大幅削疆。

中唐以后,宣州版图开始缩小,永泰元年(765),以宣州秋浦县复立池州。五代杨吴时期(920),北部的当涂、溧水、溧阳三县划属江宁府以后,宣州遂不再临长江,沟通芜湖和苏州的中江水道亦不属于宣州所有,宣州彻底丧失了长江这条黄金水道的优势。北宋初年,广德县独立建军,宣州再一次削疆,下辖六县的格局遂定型。作为皖南面积最大的县,建国以后,宣城县也被削疆。1971年,宣城县八乡二镇30330户127184人划归芜湖县,使得宣城县丧失了近四分之一的面积和人口。经济实力大为减弱。此后,1982年,宣城地区和芜湖市分设后,南陵县这个一直属于宁国府的县也划归芜湖,使得宣城县在宣城地区的位置偏西北,不再具有中心地位。

3、水患频仍。

汉代以来,随着农业开发,人口的增长,土地利用率趋于饱和。大片的湖沼被围垦成圩田,山区大面积的坡地被棚民耕种。一方面土地承载力大大提升,一方面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却大为下降。宋代以前,宣城的自然灾害少见记载,宋代以后,洪水干旱等灾害在地方志上记载频繁。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为抬高南京秦淮河上游水位,在高淳县的胥河上建造可启闭的石闸,命名为广通镇坝,又称洪武石闸,永乐元年(1403年),改为土坝,史称东坝。明正德七年(1512年),东坝被加高三丈。阻止皖南山洪对太湖流域的冲击,成为苏、锡、常的防洪屏障,但却淹没了宣城、当涂、高淳、芜湖四县的许多粮田。宁国和太平两府士绅屡上奏疏要求毁东坝,未能允行。宣城最大的圩口金宝圩,明清时期先后溃破四次,其中道光年间就有三次,道光二十九年(1849),宣城圩民邀集高淳圩民私自掘开东坝,放水东流,朝廷降罪,东坝由土坝改为石坝。到了清末民国,洪涝更加频繁,达到最多五年就有一次洪灾的记录。如据《申报》记载:光绪元年六月,“宁国府城近城大灾,水浸城垣,几于楼堞相齐,满城漂流,死者无算”。宣统二年“五月十八至二十四日,连雨八昼夜,城内街巷几可行舟。东门城墙崩倒二十余丈。”

4、风水格局受损。

文教艰难曲折。宣城风水极佳,山环而风萃,水曲而气结。所以人文辈出。清代以来风水屡遭破坏。时人将科第不兴,人才不出归罪于风水影响,也做了补救措施。如禁止私自挖煤破坏山体,禁止填埋北门护城河,禁止堵塞城内水道等。但这些措施均屡禁不止,未能从根本上把破坏的山体恢复、水系疏通。

06

重振宣城雄风的几点意见

宣城地处南京杭州两大都市圈之间,是安徽省内唯一一个既与江苏也与浙江接壤的城市,也是唯一一个与南京和杭州都接壤的城市。区域优势得天独厚。宣城的县域经济优势明显,广德市、宁国市都是经济强县,郎溪县经济也在迅速崛起。为此,如何重振宣城雄风,提升宣城首位度已是迫在眉睫之事。

1、西连芜湖,东接广德。

宣城芜湖近代以来本为一体,湾沚区更是与宣城渊源极深,芜宣两市共建机场于交界地带,同城化已是大势所趋。广德州自宋代以来成为直隶州,今已成为三省交界处的经济增长极,发展势头强劲,理应成为宣城市的副中心城市。宣城应该以老318国道线和即将建造的宁杭高铁二通道为发展轴,努力发展成为南京和杭州都市圈中的新兴城市。

2、生态立市,工业强市。

在古代,宣城以其山水清丽甲于江南,受到历代文人雅士的青睐。今天,宣城以其生态优良,水质好,森林覆盖率高,受到苏浙沪发达地区的喜爱。因此,生态绿色这一牌子宣城不能丢,应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环保产业,生态产业,向苏浙沪地区推广,提升宣城本土农产品和深加工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

3、科技兴市、广聚英才。

当今社会,生产力的竞争说到底还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人才对于科技的发展不可或缺。近代以来,宣城在高等教育发展中走了弯路,当前,更应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要创造条件,使宣城培育得了人才,更能留的住人才。从而实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作者系宣城市文物所副所长、宣城民盟市直总支副主委、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责任编辑:zhanglingyan】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