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宣城上新村董氏家族和董氏宗祠
来源:《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 作者: 发表时间:03-24 14:37

董元昌  石  巍

微信版第1309期

水阳江和宛溪河在宣城城北一里交汇北流。这里就是有名的三叉河。北宋大诗人梅尧臣曾作诗吟咏:“三洲滩口急,两水渡头来。下过桓彝宅,上通严子台。潺湲泻寒月,晃漾照春梅。白鹭惊起处,鱼多见底回。”描绘的就是这里的景色。宛、句两水是宣城古城的经济命脉,大量的物资通过这里通江达海。而在此世代定居的董氏家族,已经有近千年历史了。据清光绪乙酉年(1885)《宛句楚城董氏宗谱》(八修家谱)载:唐梁州博士董仁琬十世孙、秘书郎董槐于北宋至道初年(995)奉使宣州,卒于此。其子太学生董弘基由直隶河间府(今河北省河间市)徙居宛句汇合处(今宣城市宣州区上新村)定居。董弘基之孙董志于宋元丰五年(1082)考中进士,任陕西巩昌府安定(今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知县,宦留未归。后裔屡经迁徙。元至正二年(1342),二十世孙、淮西副统制使董铎率全家由庐江再迁弘基公故里,自此永籍宣州。董氏所聚居的宛句交汇处,四面环水,有古城遗址,称楚王城,方圆十里,又有新城里、新村之称。“东带句水,北接昭亭,南联明镜,西倚文星,诚胜地也”。明清时代的行政区划属于射亭乡。从董氏宗谱中保留的清代村居图,我们能清晰的看到上新村昔日繁华的旧貌,以及改道前的句溪流向。

董氏历史名人

宛句楚城董氏枝繁叶茂,子孙兴盛。,代有闻人,科举蝉联,累朝不乏,为当地名门望族。谱牒统计获文武功名者达70人之多。

十三世祖董志,宋元丰五年(1082)进士。十五世祖董政,宣和辛丑年(1121)进士,御史佥事。十七世祖董伯雍,进士。十八世祖董瑾,固始县令。二十世祖董铎,淮西副统制使,因战乱复迁宛句楚城(今上新村)。二十二世董俊,恩贡生,任安庆府望江县学训导。清代董氏更为兴盛,自三十二世至三十七世,就有太学生、邑庠生、郡廪生、登仕郎、附贡生、武举、举人、进士累计达41人。三十五世董正暘,谱名允中,字宾谷,号信渠,道光二十六年丙午科(1846)举人。著有《敬亭山房诗集》。三十六世董廷杰,谱名世铭,邑庠生,执教董氏家塾。进士董绳焘在此受业。三十六世董毓兰(1835—?),谱名世敦,字玉荪,号春圃,号半樵。清光绪十七年辛卯科(1891)举人,任庐州府训导。著有《五经解略》十卷,《澡雪山房文集》二卷,《半樵山人诗集》十八卷,《诗牌雅集》一卷,《集陶》一卷,《蓬莱仙馆律赋试贴》六卷。敬亭山太白独坐楼内中柱楹联;“终古号名山,闲看众鸟孤云,仗剑狂吟,依旧引敬亭知己;中天悬皓月,俯瞰彩虹明镜,举杯痛饮,相邀话开宝当年。”就是董毓兰所作。长子润德出继弟世政为嗣。次子绳焘,考取进士。长女嫁泾县翟凤翔。翟凤翔,字展成,光绪十九年癸巳恩科(1893)举人。清末投身实业,亦重视文教,设置清华斋,捐资重印《宁国府志》《泾县志》等多部典籍。三十七世董绳焘(1870—?),谱名涵德。字巨卿,号筱圃,一号雨村。清光绪十七年辛卯科(1891年)举人,光绪甲辰科(1904年)进士,也是宣城县封建科举史上最后一名进士。

这些名人被后人以牌匾的形式悬挂在宗祠内,激励着董氏后人。有“昆仲荣登”的三十五世董润中(登仕郎),董兆中(副贡生);“叔侄中举”的三十五世董允中(正暘),道光丙午科(1846)举人,三十六世董世敦(毓兰)。“父子同科”三十六世董世敦;三十七世董涵德(绳焘),清光绪辛卯科(1891)举人。“进士及第”三十七世董涵德(绳焘),清光绪甲辰科(1904)进士。鉴于此,宣城北门流传的“小小宁国府,大大上新村”之说,可见一斑。进入近代,董氏族人追求民族解放事业,积极投身民主革命。董自由,出生成长于上新村(“德”字辈,生年和谱名不详,其名“自由”以口音音译)。他读过多年私塾,1927年当大革命风暴席卷中华大地而遭到失败后,董自由举起了反抗反动统治的革命大旗。受到占领宣城北伐军的革命影响,并与中国共产党有过接触(因史料遗失未能确认他何年加入共产党)。1930年12月10日,董自由参加由宣城县委发动的庙埠农民武装暴动,并在宣郎广地区寻机举行农民武装暴动。此后,转入地下开展革命活动,不幸在芜湖柳春园被捕,于南京雨花台就义,牺牲时不足40岁。因年代久远,史料遗失,证人难寻,董自由烈士申报工作无法进行,但他的英勇革命事迹在上新村老辈中,家喻户晓,世代传颂。(宣州市委党史办1995年11月版《乡镇史话》页32;2001年6月版《宣州革命史》)。董芷卿(淞德),1897年出生于上新村,少时随其父董世敏迁居溪口山区。1930年参加革命,1931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宣南红军游击队员。1934年5月19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宣城县城关,年仅37岁。1985年6月4日,国家民政部颁发“革命烈士”证书。(宣州市委党史办1995年11月版《乡镇史话》页365—366;1996年11月版《宣城县志》;2001年6月版《宣州革命史》)。董少三(1929—1998),1929年8月生。祖父涵德,父亲维翰。1949年5月参加革命工作。1951年1月入党。先后任宣城县财政科科员、芜湖地委组织部科长、宣城中学革委会主任、宣城县化肥厂革委会副主任,县革委会政工组副组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当涂县委副书记、地委党校副校长。1983年12月至1985年12月任中共宣城县委书记。楚城董氏从三十一世至三十五世统一字辈为:臣尚林邦中;清光绪乙酉续补三十六世至五十五世字辈:世德维昌大、高会启瑞祥、肇修承祖训、学士继醇良。现已传至四十二世“会”字辈。

董 氏 宗 祠

董氏宗祠始建于明代,位于村东头,坐东北面西南。清乾隆癸酉年(1753)增廓重修,至嘉庆乙丑年(1805)竣工。太平天国战争中,宗祠火毁,祠前仅遗存一方半亩砚形老池塘,寄寓家族品行方正,文脉兴盛。70年代初复修皖赣铁路时被填埋。

太平天国战后,董氏族人于光绪十一年(1875)易址重建宗祠。新宗祠位于村落中心,坐东朝西。三进五开间,占地面积330平方米。宗祠正门两侧有一对圆鼓形旗杆石,现仅存一杆,高55公分,直径76公分,为董氏后人收藏。宗祠正门前15米处有照壁墙一面。起遮挡视线、护佑风水之作用,更显宗祠庄严肃穆,恢宏壮观。宗祠规划严谨,错落有致,装饰丰富,特色鲜明。正门八字形墙体双层屋檐,两旁有耳房相衬。宗祠第一进为门厅,高悬“进士及第”“御史佥事”“副统制使”“儒学训导”匾额及祖训等,昭示后人勤奋求学,刻苦上进,立德树人。第二进报本堂,悬挂祖宗画像及“父子同科”“昆仲登榜”“武举”等多块匾额,第三进敦睦堂,陈列祖宗牌位、谱牒文献、碑刻碑记等。抗日战争中,上新村遭到日寇轰炸,宗祠前进被毁,抗战后进行了重建。解放初,宗祠保存完好。1958年宗祠被改造为公共大食堂,1961年下半年,食堂撤销,祠堂成为全村四个生产队的队屋。1970—1988年宗祠又被改造为上新村小学。此后至2018年为村民文化娱乐中心及东河高跷灯会场所。

现宗祠建筑残存最后一进敦睦堂,宽11米,进深8米,檐口高4.2米,正脊高6.8米,面积88平方米。墙体内还镶嵌有明清时期的历代董氏碑记数块。

董氏的家族文化

上新村董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上述历史名人,也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董氏因居住在宛、句两水之畔。据董氏后人回忆,上世纪60年代以前,宣城至芜湖乃至下江上航行的木帆船皆为董氏船工所造。董氏船工后成为宣城北门老船厂的技术骨干和生力军。此外还有入选宣城市级非遗名录的东河高跷灯,亦起源于董氏。据族谱载:“今新正月,元宵令节子姓宗人群集公祠观灯。大清乾隆十八年岁次癸酉(1753),嗣孙、郡廪生继昌(三十二世董尚泰)谨识。”据此史料,上新村高跷灯确由董氏兴起,距今至少已有260余年历史。

上新村方言属宣州吴语,宣城人俗称此地佬话。但在太平天国战争后,江淮官话逐渐取代宣州吴语,成为宣城城区的通用方言,而上新村保留的此地话也成为距离城区最近的吴语方言岛。目前,上新村70岁以上的居民仍能使用这种此地方言,传承着祖先的乡音。现存的光绪乙酉年(1885)《宛句楚城董氏宗谱》是董氏家族文献。全谱十卷,现存谱头一卷和世系二卷。卷4—9本为“世次”卷(年代先后);第10卷是“策、诗、赋、寿文、行状、传、赞、铭、碑文、旧跋、书后、新跋”,可惜已经佚失。 

对于一座城市而言,文化是独一无二的印记,文化是城市文明的精髓和灵魂。城市文化底蕴的厚度丰度决定了城市的内涵品位和发展活力。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弘扬宣文化”战略,是真知灼见、远见卓识之举。董氏宗祠是宣城主城区仅存的一座清代宗祠建筑。它是上新村地标性建筑,更是几代村民们的乡愁情怀。如今,在市建委、市文旅局、市征迁办、济川街道的多方协调和努力下,这座宗祠已被保护留存下来。据相关部门了解,规划中的董氏宗祠将作为东河绿地中的一处厚重的历史文化景点,完整的保留给宣城市民。旧宗祠将古为今用,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这不仅为弘扬宣文化,保留了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为城市景观增添一抹靓色,也将传承灿烂历史文明,赓续红色基因血脉,为宣城人留下血缘根脉和精神家园的记忆。(作者董元昌,系原宣城市羽绒厂副厂长、天羽公司支部书记,董氏三十九代孙;石巍系宣城市文物所副所长,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责任编辑:zhanglingyan】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